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73篇
测绘学   79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446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东段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及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斑岩- 矽卡岩矿床,完整地保存了矽卡岩矿床形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前人研究多集中于矽卡岩的水平分带,而对于矽卡岩矿物垂直分带以及其与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等方面研究薄弱。本文重点对甲玛3000 m科学深钻中矽卡岩矿体进行了精细的矿物学研究,系统揭示了矽卡岩矿体的矿物学空间分带特征以及与金属矿化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矽卡岩从浅部至深部具有清晰的分带现象,即矽卡岩化角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硅灰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石榴子石硅灰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矽卡岩化大理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透辉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内矽卡岩(含石榴子石花岗闪长斑岩)。金属矿物组合从浅部向深部,变化为辉钼矿±黄铜矿→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硫铋铜矿±辉钼矿→辉钼矿±黄铜矿,对应成矿元素变化为Mo±Cu±Au±Ag→Cu(Mo)±Au±Ag→Mo±Cu±Au±Ag。研究表明,侵入岩及围岩的空间位置、构造环境、多期次热液流体叠加是控制矽卡岩矿物分带的重要因素。同时,矿物学特征表明,矽卡岩中高品位金的富集与斑铜矿等铜硫化物密切相关,也可能与多期次流体叠加和富金岩浆源区有关。  相似文献   
612.
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城市网络结构韧性,找到结构薄弱环节,调整网络结构和优化区域资源配置,对促使区域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成渝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年与2018年的公路、铁路客运班次数据和百度指数大数据分别构建交通和信息联系网络,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借助Ucinet网络分析工具从网络整体完备度、网络结构特征、网络聚集性3个方面,网络密度、平均路径长度、度分布曲线斜率、“核心-边缘”结构拟合度、局部聚类系数和平均聚类系数6个指标对城市群网络韧性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交通联系网络的初始韧性弱于信息联系网络,后期韧性能力有所提高并强于信息联系网络,网络结构由松散、单极的弱连接状态演化为联系紧密、均衡复杂的稳定状态;信息联系网络的韧性能力相对于2014年大幅减弱,网络完备度下降,核心区域封闭性加剧,信息流传输路径单一,网络联系分布不均衡,网络结构抗干扰性弱;成渝城市群网络整体仍处于发展阶段,网络化程度较弱,韧性能力不足。最后对成渝城市群网络韧性现状进行了讨论,进而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13.
614.
纳米(矿物)颗粒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其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的潜在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纳米金属、纳米氧化物、纳米硫及其化合物、无机盐类纳米颗粒及无机纳米复合颗粒的部分生物活性及细胞毒性的研究现状,包括纳米颗粒微生物活性;纳米颗粒引起的细胞毒性、细胞凋亡等。纳米颗粒(矿物)的这些生物活性及细胞毒性的机理人们目前尚无法完全了解。因此,今后应从纳米颗粒学、矿物学、材料学、生物毒理学、环境安全暴露评价等方面展开多学科联合研究。  相似文献   
615.
以西宁降尘为研究对象,探讨柠檬酸溶解2 d过程中体系的pH及电导率变化,借助XRD、FTIR、SEM和ICP等表征手段,对降尘经酸处理后的残余固体及上清液进行分析。降尘加入柠檬酸的前4 h,反应溶液pH迅速上升;电导率从初始的4.31 ms/cm迅速升高到5.61 ms/cm,然后缓慢下降;8 h后,pH和电导率基本达到稳定。根据XRD分析,白云石特征峰(d=0.2886 nm、0.2190 nm等)和方解石特征峰(d=0.3031nm、0.2282 nm等)完全消失;根据红外分析,代表碳酸盐矿物的特征峰(1430 cm-1和877 cm-1)也消失,结合XRD结果可以得出方解石和白云石在柠檬酸作用2 d后完全溶解。柠檬酸溶出了降尘中大量的Ca2+,K+,Mg2+,Fe3+,Al3+,Si等元素,其中Ca2+的溶出量达到711.63 mg/L。柠檬酸对不同元素溶出的促进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FeAlSiCaMgK。在柠檬酸的作用下,降尘中的矿物被全部或部分溶解,其中碳酸盐矿物几乎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616.
高光谱成像与拉曼光谱都是无损检测分析方法。高光谱成像技术不仅可以获取影像每个像元的连续光谱,而且具有成像的优势。本文分别利用拉曼光谱、可见光高光谱与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古画颜料成分光谱成像,通过最小噪声分离、纯净像元提取、光谱特征拟合方法,与标准波谱库匹配,识别出该彩绘艺术画颜料成分主要由朱砂、石青、雌黄、白云母等组成,与拉曼光谱检验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不但保存了物质成分波谱信息,而且保存了图像信息,具有"图谱"合一的优势。  相似文献   
617.
摘要:研究柱浸条件下黄钾铁矾类矿物生成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浸提废旧印刷线路板金属铜的浸出影响,结果表明:柱浸体系中黄钾铁矾类矿物生成是影响浸铜效率的主要因素;pH值在2.20时可以保持浸出体系中一定的Fe3+量与较高的ORP值;黄钾铁矾类矿物在有细菌作用时生成;加酸维持低pH值(pH2.50)可减少黄钾铁矾类矿物的生成,浸出反应能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618.
为了确定岩石材料在SHPB实验中的真实应变率效应,需要去除实验中的横向惯性效应和端面摩擦效应作用引起的动态抗压强度增量。本文假定材料的真实应变率效应、横向惯性效应和端面摩擦效应三者不相关,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岩石材料的横向惯性效应和端面摩擦效应。将从SHPB实验中得到的动态抗压强度数据减去分别由横向惯性效应和端面摩擦效应引起的动态压缩强度增强量,即可获得岩石类材料在SHPB实验中的真实应变率效应。  相似文献   
619.
以"应用矿物学未来和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国际应用矿物学大会于2013年7月8~10日在绵阳召开,会议发表的技术报告内容涉及环境与医用矿物学、工业矿物、生物矿物学与生物材料、先进材料、工艺矿物学、矿业与冶金、矿物结构与表面、矿物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9个方面。  相似文献   
620.
针对自然降尘、工业区降尘及人工粉尘进行的物相、成分、表面形貌、元素含量和粒度分析表明降尘均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要物相成分,SiO2、CaO含量较高,K2O、Na2O含量低。自然降尘为无规则颗粒,大颗粒表面上带有微小颗粒团聚;工业区降尘形貌呈球形、团状;人工粉尘呈柱状或纤维状。降尘粒度在0.3~5μm内集中分布,小于5μm的粉尘比例均超过99%。在模拟人体温度37℃条件下,进行了32 h内粉尘在谷氨酸水溶液中的溶出行为和电化学作用的对比研究。各粉尘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变化趋势相似,8 h前各粉尘样品的pH值电导率随时间增加缓慢上升,8 h到32 h间pH值上升速度明显加快。元素K、Ca、Na、Mg的溶出离子总量为35.4~429 mg/L,其中Ca元素的溶出量最大为20~334 mg/L,重金属离子Fe、Zn、Mn、Pb、Ba的离子溶出总量为0.18~5.59 mg/L,Al、Si离子溶出总量为3.0~21.7 mg/L。粉尘中各元素主要在前16 h溶出较快。各粉尘在酸性谷氨酸水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由大到小为:硅灰石蛇纹石海泡石;水泥厂降尘自然降尘电厂降尘。CaO含量高的水泥厂降尘和硅灰石人工粉尘溶解程度最大,表明其在酸性谷氨酸环境中耐腐蚀性较差,表现出较低的生物持久性。SiO2含量高的电厂降尘和海泡石人工粉尘溶解程度最小,具有较强耐蚀能力和较高生物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