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11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论南方海相层系有效供烃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烃源条件和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动力学分析,从高有机质丰度海相碎屑岩层段发育、构造沉积类型特征、高—过成熟阶段烃源灶性质演变形成的气源接替效应以及生烃强度与非构造性散失强度(速率)在地质历史中数量关系等若干方面,探讨了影响中国南方海相层系天然气成藏的有效供烃能力的主要地质-地球化学因素。指出有效供烃效率是烃源岩性质、构造-沉积类型、烃源灶类型及其叠合、生烃强度历史演化和天然气散失速率诸控制要素的综合效应。提出烃源条件分级评价指标,并对南方海相层系的有效供烃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2.
应用化学动力学法评价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生气潜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西北部叠合盆地普遍存在沥青,而目前尚无沥青生气定量评价方法。针对这一问题,从沥青生气机理出发,将成功应用于有机质成油、成气及油成气生成量评价的化学动力学方法应用到沥青成气的评价中。建立了沥青成气及氯仿沥青"A"族组成成气动力学模型,并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志留系沥青砂为靶区,根据标定的动力学参数和靶区地热史进行地质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区非烃成气进程相对较早,在埋深3 500 m左右转化率明显升高,其次为沥青质成气,饱和烃成气进程最晚,大约在埋深4 200 m处成气转化率显著升高。应用建立的模型计算研究区沥青砂生气结果显示,饱和烃成气、芳香烃成气、非烃成气和沥青质成气总量分别为8 160.68×108m3、6 573.21×108m3、9 719.3×108m3和5 926.82×108m3,累计生气总量达30 377.97×108m3。  相似文献   
33.
采用电法勘探对陕西旬阳地区大黑山、小水河和葫芦沟地区铅锌矿做地质探讨评价,通过对该地区成矿背景和电性规律研究,成功探明大黑山1、2号矿体产状、走向和规模,圈定小水河和葫芦沟地区多处有找矿意义的异常,同时总结出该地区铅锌矿电性突出,具有"高视电阻率、高视极化率"特征。  相似文献   
34.
自生绿泥石对砂岩储层孔隙的保护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生绿泥石可以抑制石英的胶结作用,但其抑制机制目前尚无定论.根据自生绿泥石的产状、性质及其与伴生成岩矿物的关系,综合分析了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后期成岩环境的影响,系统研究了自生绿泥石在整个成岩演化过程中对储层孔隙发育的作用.认为对储层有建设意义的是早期形成的孔隙衬里绿泥石,它通过占据石英的结晶基底并保持孔隙流体和颗粒表面的碱性条件来抑制石英颗粒的自生加大,但不能抑制自生石英雏晶的生长,只有与高孔渗的开放环境相配合,流体运移频繁,硅质能被及时带出,自生石英雏晶的生长才能得到有效抑制.孔隙衬里绿泥石常与浊沸石伴生并不表明绿泥石的生成是产生浊沸石的条件,而是说明孔隙衬里绿泥石和浊沸石具有相似的形成条件,适量孔隙衬里绿泥石的存在具有指示并维持高孔渗的碱性成岩环境的意义,并预示浊沸石可能出现,而浊沸石的形成对压实作用的抑制和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近30年时间,层序地层学理论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石油、煤矿等矿产领域获得了应用,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层序地层学理论自身不断完善的同时,其突出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流派众多,多家层序地层学流派对层序的级次、划分方案乃至层序的界线理解各异;不同流派层序地层学者对同一问题看法分歧较大,缺乏广适性;不易制定操作规范;各流派相互融合贯通研究较少。在复杂陆相地层研究中,这些问题尤为突出,并且日益暴露出单一层序地层学流派的不足。由此,决定探讨一种方法思路,力求吸取各家之长,总结出一套陆相地层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分析认为,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研究的深度及系统性上、应用的广泛性上比较突出。对两种层序地层学理论基础、层序级次、层序界面等特征分析表明,这两种层序地层学理论上具有相互结合的可能性。为此,以冀东高尚堡深层Es32 3油藏为例,采用经典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从层序的宏观特征和微观特征出发,建立了工区精细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构造格局与沉积特征、生产实践均表明,该地层格架较为合理。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表明,在陆相地层研究中,将经典层序地层学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相结合,是提高理论研究的科学性与实际应用效率的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本文通过101口井的试油和产量数据统计分析.总结了陕北斜坡东部李家岔探区油藏含水率的平面和纵向变化规律,并探讨了其高含水原因。研究区含水率有北部高、南部低,中间低、东西高的特征;含水率在纵向上有从下往上变低的趋势。通过烃源岩条件、物性条件及与相邻油田的对比分析,认为油源不足是李家岔探区油藏高含水的最主要原因,运移条件差是高含水的重要原因,低孔、低渗的储层条件也是高含水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运用LA-ICP-MS U-Pb法,对位于东准噶尔卡姆斯特北部10 km处有争议的海相碎屑岩样品进行了U-Pb年龄测定,共测试碎屑锆石100颗,其中有效年龄数据点共90个。测试结果表明:(1)该套岩层的形成年龄可能为早石炭世。因为最年轻的谐和年龄为333.2 Ma,限定了该岩层的沉积下限。(2)该套岩层有多个物源区。碎屑锆石定年结果与区域岩浆热事件对比结果表明:早寒武世碎屑锆石(523.1 Ma、535.1 Ma)可能来自前人所述的准噶尔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但有待进一步研究;中—晚奥陶世碎屑锆石(440.0 Ma、460.9 Ma)来自荒草坡群火山碎屑岩;早志留世碎屑锆石(429.3 Ma)可能来源于周边地区沉积的下志留统;中泥盆世碎屑锆石((371.5±2.5)Ma)来自卓木巴斯套组和乌鲁苏巴斯套组地层;早石炭世碎屑锆石((336.4±0.8)~(353.5±0.7)Ma)来自南明水组。(3)在测试的碎屑锆石中,有一颗锆石年龄为2 676.2 Ma,谐和度为99%,为可能存在前寒武纪古老结晶基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有待更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38.
综合应用测井资料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粒度分析等资料,对志丹油田永宁探区长6储层的特低渗透成因和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储层特低渗透成因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双重影响,主要表现为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水下分流河道砂层的物性好于河口坝沉积砂体,河口坝沉积砂体的物性好于分流间湾砂体沉积;成岩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得储层物性变差,成岩溶蚀及蚀变作用和成岩缝的产生对储层的特低渗物性的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9.
时保宏  赵靖舟  张艳 《西北地质》2011,44(1):130-135
依据英南2井天然气组分特征、碳同位素特征及成藏时间等方面的研究,对英南2气藏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英南2气藏为一经后期调整的次生气藏.天然气为奥陶纪晚期一志留纪早期生成并保存在志留系和奥陶系上部储层中的凝析气、原油伴生气和加里东末期生成的干气的混合气,也可能有一些原油裂解气的混入.石油伴生气和凝析气是英南2井天然气高氮、...  相似文献   
40.
庄一鹏  郭西峰  付斌 《西北地质》2011,44(2):133-140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盐池--定边地区延长组长8时期沉积特征多变,区内物源、沉积体系等系统研究程度较低,给该地区油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探明其物源状况,揭示该地区沉积体系的分布格局,通过常规矿物成分、重矿物、岩屑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盐定地区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