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威宁鹿房稀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训华 《贵州地质》1997,14(4):328-333
贵州威宁鹿房稀土矿产于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含矿岩石为高岭石硬质粘土岩,矿体呈似层状及少量楔状透镜体。矿物赋存状态三种可能,一是离子吸附型,二是胶态附着型;三是离子胶态混合型。矿床类型属陆相沉稷的轻稀土富集型。  相似文献   
12.
贵州二叠纪——三叠纪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南君亚  周德全 《矿物学报》1998,18(2):239-249
通过对贵州二叠纪和三叠纪地层沉积岩相、古生物组合、稀土元素、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综合研究,发现贵州二叠纪、早一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三个地质时期古气候和古海洋环境有明显差别。其中二叠纪为潮湿的热带海洋性气候,海水相对氧化,盐度正常,平均温度为53℃;早一中三叠世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海水相对还原,盐度较高,平均温度为38℃;晚三叠世又转变为潮湿的气候,海水相对氧化,盐度正常,平均温度为44℃。,结合泛大陆演化特征,讨论了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试论“威宁—紫云”北西向构造带变形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程国繁  徐安全 《贵州地质》1998,15(4):311-320
在贵州西部威宁,赫章,六盘水,关岭,紫云,望谟一带,发育一条长逾380kgm,宽15-30km的NW向构造带,即省内著名的“紫云-垭都”深断裂带。该构造带的生成和发展对贵州西部地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沉积格局2和热液菱铁矿,铅锌矿等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厚国 《贵州地质》2000,17(4):266-268,272
湾寨硫铁矿矿体产于中泥盆统蟒山组上部、,分上、下两个矿层、顶、底板均为石英砂岩。其中,下矿层为主矿层(富矿层),厚度0.5-1.5m,矿石品位最高含硫40.91%,最低含硫28.93%,平均含硫品位达35%左右。湾寨地区硫铁矿资源量已近大型规模,且其外围显示较好的找矿前景,本文简述了矿区地质特征及其外围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关岭生物群产出地层的岩石微相和环境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岭生物群产于中国贵州关岭县新铺乡,在贵州省会贵阳以西约188km的晚三叠世早期地层小凹组底部。化石群主要门类有海生爬行类(鱼龙、海龙、鳍龙、盾齿龙等)、海百合、菊石、双壳、腕足、牙形刺、鱼类和植物。以保存完整精美、数量巨大的海生爬行类和棘皮动物海百合为标志。化石产出地层岩石为(微含泥质)含生物屑泥晶灰岩,其上下地层的岩石还有(含泥质)含粉砂质不等晶灰岩和含生物屑泥晶灰岩。根据岩石组成、结构、构造、微相特征提出关岭生物群生活环境离岸较近、沉积作用以悬浮方式为主,少牵引流影响、水体总体比较安静。  相似文献   
16.
贵州发现珍稀古生物化石--鱼龙类卵胎生的新例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龙类为适应在水中生活而四肢特化,不能登陆产卵,生殖方式改为卵胎生。通过对一些鱼龙类化石的观察和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其母体内保存有数具尚未发育完全的小幼体的鱼龙标本,这些化石的发现,为鱼龙类的生殖方式是卵胎生提供了新例证。  相似文献   
17.
新疆云雾岭地区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为高钾钙碱性偏铝质—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是巴颜喀拉地体抬升阶段早中期(侏罗纪)岩浆作用的产物。构造环境判别为POG型花岗岩,是大陆地壳后造山阶段向板內阶段转换时期的物质反映。  相似文献   
18.
黄芳 《贵州地质》2004,21(2):129-132
以汇交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为例,阐述了按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编制符合汇交格式的区域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文件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并且还讨论了一些在汇交中出现的某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贵州兴义大际山地区茅台组砾岩的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贵州兴义大际山地区的茅台组砾岩系首次发现和圈定,该砾岩及其下伏地层受喜早山期构造变动影响,产生断裂,褶曲及大面积的硅化蚀变带.在硅化黄铁矿化砾岩、角砾岩中,有钼铀矿及汞矿等内生热液矿产出.据此,首次确认我省存在喜山期成矿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需高度重视喜山期构造活动及其成矿作用,开阔视野,适时调整找矿思路和方向,以扩展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贵州中三叠世拉丁晚期扬子台地边缘地表暴露带,经历的时间长,约1Ma(233~232Ma);形成的厚度大(一般100~150m左右,最厚可达180m左右)。暴露特征清楚,渗流豆石、窗格(鸟眼)构造、中-大型帐篷构造、喀斯特化角砾岩非常发育,这显然是潮湿-半潮湿气候条件下,在古隆起区形成的钙质风化壳。暴露带裂隙中的微型钟乳石,有覆水石、滴水石、流水石3种类型。其^18O同位素组成一般在-10%(PDB)左右,^13C的同位素组成一般在1.5‰~2‰(PDB)左右。^18O同位素组成表明,钟乳石是淡水成因的,但^13C的同位素组成为略高于淡水成因的沉积物的值,这可能是不饱和的大气降水溶解了基岩,而获得^13C的缘故。上述3种形态的微型钟乳石的岩石学特征也表明,是典型的淡水成因形成。由此可见,暴露带裂隙中的微型钟乳石为淡水成因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