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谢忠俍 《东北测绘》2012,(1):154-155
在运用全站仪进行高边坡放样时,由于通视、边桩定向困难等原因,放样精度及效率较低。文章介绍了一种应用RTK快速放样高边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2.
杨柳 《测绘工程》2012,21(6):8-12
全文检索是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强大工具,也是现代信息搜索引擎的核心技术之一。介绍全文检索技术,对其发展以及优缺点进行简单概括;继而在分析全文检索无法直接应用于空间数据搜索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地理编码的空间数据全文检索方法;最后应用Oracle Text结合ArcEngine空间数据引擎对该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23.
在缺乏重力资料的情况下,应用几何方法进行高程异常拟合计算是一种常用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曲面拟合原理,总结精度评定方法;然后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对模型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根据测区地形、控制点分布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型进行GPS/水准拟合可满足一般性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324.
应用高空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秦巴山区2006年9月22—30日连阴雨天气过程的动力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欧亚中高纬度长波系统的稳定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少动.是形成秦岭山地连阴雨天气的主要环流特征;秦岭山地连阴雨天气的水汽输送主要依靠700hPa高原东南侧的偏南风气流和副高外围的偏南气流。  相似文献   
325.
洛惠渠灌区地下水化学性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惠春莉  罗三强  郭军 《地下水》2001,23(4):180-181
洛惠渠灌区从北洛河引水 ,灌溉面积 77.6万亩。多年来 ,由于河源来水不足 ,灌区年缺水约 70 0 0万 m3,需要开采地下水作为灌溉水源。因此研究分析地下水化学性质 ,对利用地下水灌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26.
汉江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仙  武麦凤 《气象科学》2007,27(Z1):52-56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 NCEP 格点资料,对 2005 年出现在汉江上游和渭河流域秋季连阴雨中一次致洪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是西风槽、低涡切变和副高.水汽条件中,700 hPa 水汽通量大值中心和其散度的辐合中心与暴雨落 区基本重叠,强降水出现在高层峰值与低层谷值之间的时段内,说明比湿高层峰值和低层谷值的出现对暴雨的开始和结束有重要的预报意义.θse 分析表明致洪暴雨出现在 550 hPa 以下能量锋区中,与陕西秋季暴雨一般出现在低层稳定层结中有一定区别.强降水时段内,高层辐散、中低层强辐合,使垂直上升运动发展强烈至对流层顶,这是本次致洪暴雨动力场结构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27.
河南三门峡勘探区地质构造复杂,小断层多,岩石倾角大,其上部马头山砂岩层及下部泥岩、页岩层,极易发生孔壁坍塌掉块事故。在钻进施工中,根据发生坍塌掉块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粘泥护孔、水泥护孔和泥浆护孔等处理方法,并采取相应钻进技术措施。经生产实践验证,该地区的施工处理方法及技术措施可有效预防孔内事故,提高钻效。  相似文献   
328.
利用渭南市1998—2005年的711雷达观测资料和实况资料,运用统计和对比的方法,对渭南市冰雹天气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源于黄龙山一带生成的对流单体,合并加强后沿合阳、澄城县交界北段入侵渭南,如果其移动路径为西北—东南—西南时必为强冰雹云;在RH I上依据回波顶高度h与45 dB z回波顶高h45的差距识别冰雹云,当h-h45≤1.5 km时,为强冰雹云,当1.5 km3.0 km,为雷雨云。  相似文献   
329.
陕西冰雹实例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5年5月30日和8月1—3日陕西4次冰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产品中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QV IL)资料,分析了14个回波中心与实况对应关系,初步得到降雹的QV IL指标:在多普勒雷达回波图上,雷达探测范围50~150 km内,QV IL≥50 kg/m2会出现降雹,QV IL≥60 kg/m2时可出现大冰雹,QV IL最大可达80 kg/m2;降雹前后,QV IL值一般都较大;QV IL大值区对冰雹落区及强度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分析还发现距离雷达50 km以内、150~200 km的范围,雷达回波对QV IL值估计过低,这些区域QV IL≥25 kg/m2时,就有可能产生冰雹,应用时要注意订正。  相似文献   
330.
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值预报业务体系的建立及预报信息量的增加,传统的天气预报作业流程和以天气图加经验分析为主的作业方式,已不能适应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大效益地发挥气象部门的现代化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中国气象局的天气预报技术路线,建立了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完善了渭南的预报业务系统,使预报业务和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动化、规范化和制度化。1 系统基本结构渭南市气象台“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包括:预报工作流程、预报制作向导、预报会商及分发、预报管理及监控、系统维护及帮助5部分内容。系统中还建立了天气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