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99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与验潮站技术相比,岸基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干涉反射技术(GNSS-IR)海面测高成本较低,且其观测量不受地壳沉降的影响,并可利用目前已有的沿海岸GNSS固定站提供的数据反演海面高度。目前常用观测量为大地测量型GNSS接收机给出的信噪比(SNR)值,然而,早期很多GNSS设备的输出文件中都不包含该值,导致无法利用它们研究海面高度长期变化趋势。但经典的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中,同样包含着GNSS-IR测高信息。本文分别引入单频码伪距和单频载波相位的组合,以及单频码伪距和双频载波相位的组合GNSS两种观测值的组合实现了岸基海面测高。本文采用模拟数据证明了基于前一组合的GNSS-IR测高精度受到电离层延迟残差的影响,而后一种组合可避免该误差项的影响。为验证两种组合方法的有效性,在山东威海一海上栈桥上开展了试验,采集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观测数据,并处理得到了海面测高信息。最后,将反演结果与26 GHz雷达高度计的观测值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均优于85%。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码伪距和载波相位组合法均可用于GNSS-IR测高。另外,由于当前GNSS-IR测高受多种误差项影响,导致反演精度较低,使得后一种组合在避免电离层延迟残差方面的优越性并没有明显体现。本文组合方法的引入,增加了海面高度反演方法的多样性,提升了GNSS-IR测高技术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2.
陇东地区黄土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陇东位于黄土高原腹地,是典型的黄土地层发育区,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结合长庆油田建设项目,根据该区地形地貌及其黄土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将该地区分为董志塬区(Ⅰ)、蒲茹马莲区(Ⅱ)、泾川环柔区(Ⅲ)和合道川北区(Ⅳ)4个工程地质区。董志塬区(Ⅰ)主要包括合道川、悦乐以南的广大黄土塬地区,由13个小的黄土塬组成,发育有厚250m左右的完整黄土地层,塬顶地势平坦开阔,是陇东地区的主要工程建设区,为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Ⅱ~Ⅲ级;蒲茹马莲区(Ⅱ)主要为蒲河、茹河和马莲河的Ⅱ级阶地及阶地与塬间的斜坡地带,该区Ⅰ级阶地不发育,Ⅱ级阶地主要发育晚更新世以来的黄土地层,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Ⅱ级,地域狭窄,城市发展空间有限;泾川环柔区(Ⅲ)为泾河、环江和柔远河Ⅰ级阶地,该区Ⅱ级阶地不发育,沉积有全新世的新近堆积黄土,为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Ⅰ~Ⅱ级,地域狭窄,城市发展空间有限;合道川北区(Ⅳ)为合道川、悦乐以北的广大黄土梁峁区及白于山前缘地带,工程建设条件较差,难以从事大面积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33.
BIM技术以其强大的可视化及信息化功能在多领域内得到应用,但在道路勘测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为适应行业未来的发展并培养专业人才,高校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模式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采用新兴的测设技术和设计平台,充分发挥倾斜摄影优势,利用实景建模技术以及高校资源,提出了BIM技术应用于高校道路勘测设计实习的模式,探索BIM技在道路勘测领域方面的应用.同时以虚拟漫游体验成果的方式,增加实习趣味性和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符合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4.
将移动端增强现实(AR)技术引入海洋地貌可视化中,从海洋洋体和海底地貌两个方面探讨了海洋地貌AR可视化应用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方案。首先将某一海域的海底地貌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Blender建立海洋三维地貌模型;再基于Unity设计实现面向移动端的海洋地貌AR可视化交互系统,突破了目标识别、跟踪注册、坐标转换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放大、缩小、旋转、视角变换以及海洋洋体与海底地貌模型属性修改等人机交互功能,将真实海洋世界与虚拟海洋世界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5.
任立夫 《测绘通报》2021,(2):149-152
伴随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的敷设也更为密集,因此将会导致各种安全隐患,随时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目前的城市管理基本是基于二维手段满足后期建设及运维管理的需求,这种方式制约了管线数据成果的准确度,无法保证二维管线数据与实际情况的统一性。地下工程引进并掌握BIM技术,可以为管理者提供三维可视化、信息化服务,可以更加便捷地解决城市生活保障的问题。本文以某实际工程项目为例,介绍关于BIM技术在地下管线工程中的应用,发挥BIM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价值,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6.
BDS-3双频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BDS-2、BDS-3、BDS-2/BDS-3不同双频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性能差异,本文分析了BDS-3中7种不同双频组合的PPP精度,并与BDS-2、BDS-2/BDS-3相同频率双频组合PPP精度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BDS-2和BDS-3相同频率双频组合PPP精度与首次收敛时间相当,其中B2I/B3I组合的PPP精度与首次收敛时间最差,BDS-2/BDS-3组合的定位精度和首次收敛时间相比单一情况有了较大改善。在BDS-3双频组合的PPP方面,B2b/B3I组合的PPP精度和首次收敛时间是BDS-3中7种双频组合PPP精度中最差的,其他6种双频组合PPP定位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37.
目前,对自然灾害的研究早已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课题,世界范围内的灾害研究机构数量众多,但在减灾机构综合信息表达方面存在不易搜索和难以查询的问题。利用可视化技术在信息表达方面的巨大优势,针对国际减灾机构信息的特点,从研究范围与研究灾种类型2个角度,进行了机构对象的符号设计研究,并结合C#与ArcGIS Engine构建了国际减灾机构信息可视化系统,将有关国际减灾机构的非直观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图像形式,以提高国际减灾机构信息的易读性和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38.
泾阳台地磁资料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加卸载、差值、斜率法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陕西各地磁台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地区较大范围内的地磁场变化稳定;泾阳台、乾陵台的地磁场,在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前存在异常现象,且对省内近期发生的ML4.0以上地震有前兆反映。  相似文献   
139.
径流量是水资源规划、利用、管理、调度的重要依据。根据石羊河流域的实测径流资料统计分析得到: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15.52×108 m3;流域各代表站出山径流的CV值在0.15~0.35之间,年极值比在1.77~14.20之间,呈现出从西向东逐渐增大的空间分布特性。运用加法模型对石羊河流域径流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4年内为丰水年。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介绍了应用"形状贴近度"分析法估算黄土塬区潜水补给时间,阐述了方法的建立,并以实例叙述了方法运用的正确性。为黄土塬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及黄土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