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4年11月1日青岛崂山3.6级震群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1月1日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境内发生3.6级震群,震中区强烈有感,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崂山区、青岛市区大部分区域震感明显。本文从震群监测、地震影响、地质构造、序列时空特征及趋势判定、地震应急等方面概述该震群。  相似文献   
32.
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青岛地震台体应变观测数据年漂移量明显小于往年同期变化,基于周边监测环境、同场地其他观测手段、气象因素、其他台站测项数据、青岛GPS观测站数据、潮汐因子和超限率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台站附近小学建设地下车库进行基坑开挖,有可能对体应变观测造成影响;(2)体应变异常为地下应变的真实反映;(3)体应变年漂移量减小非气象因素所致,且非区域性变化;(4)经小波分析,表明钻孔体应变数据变化趋势正常。采用midas GTS软件,基于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基坑开挖对体应变的影响量,结果显示,体应变仪探头处体应变变化量约为-1.7×10-5,而实际漂移量差值约为-0.53×10-5,二者量级一致,仅数值稍有差别。综合判定认为,青岛地震台体应变年漂移量变小与台站附近地下车库的基坑开挖有关。  相似文献   
33.
青岛即墨温泉盆地第四纪以来活断层及其地质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和第四系的断错,在青岛即墨温泉盆地发现第四纪以来活断层。笔者在阐述了温泉盆地第四纪以来活断层的几何特征、构造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活断层产生的地质背景。用地震预测整体观的视角,认为盆地中第四纪以来活断层是与沧口—温泉活动断裂、温泉地热异常、地震异常、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4.
雪峰山西麓中生代盆地属性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雪峰山西侧发育一系列的中生代盆地,它们的形成与后期变形是华南地区晚三叠世以来板内变形的响应。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雪峰山地区由于桃江-安化-溆浦断裂的左行压剪作用,在雪峰山西北侧形成早期沅麻前陆盆地,而在雪峰山中南段由于走滑作用形成拉分盆地,雪峰山西侧印支期并不存在统一的前陆盆地,其印支期造山规模很有限,为陆内造山。从白垩纪开始,雪峰山西麓盆地进入不同的构造体制环境,总体上经历了三期主要的盆地形成和改造事件。白垩纪早期沅麻盆地进入区域伸展阶段,该期的盆地并不是前人认为的前陆盆地,古水流表明物源为东西两侧的雪峰山和武陵山,而中期沅麻盆地继承早期的伸展体制,生长地层、地堑、地垒结构发育,古水流指示物源依旧是两侧山地,该期伸展可能与整个华南同期的伸展一样受控于同样的机制。进入新生代,雪峰山西麓盆地经历了两期重要的变形改造阶段,早期由于桃江-安化-溆浦的右行走滑,产生了北东向的主压应力,在沅麻盆地中产生了北东走向的张节理,这些节理在后期往往发育成正断层,造成这期变形的原因是由于55~25Ma之间,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在整个东亚地区产生的一系列右行走滑断裂所致。新生代后期变形体现在北西—南东向挤压,在沅麻盆地以及天柱盆地东缘形成了一系列的逆冲构造,古生界以及元古界逆冲于中生界之上,这期挤压在盆地中形成了稳定分布的一组共轭节理。这期变形与整个东部中新世变形可能有同一的构造背景,其原因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无关,而与菲律宾海板块于中新世左右由南向北运移并与华南大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青岛市防震减灾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起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青岛市的防震减灾宣传实践为例,总结了近几年来青岛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特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36.
概述了青岛市地震前兆观测系统,提出青岛市地震前兆系统发展建议,以期对青岛市地震监测、预测预报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概述了青岛市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结合1992年以来青岛周边地区发生的4次Ms≥5.0地震分析了前兆观测的映震能力,以期对青岛市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青岛市数字遥测台网是地方地震台网。台网2003年建成伊始,即经受了2003年6月发生在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境内的4级震群,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快速了解震情、震情趋势判定、政府应急决策、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科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本文从台网概况、台网设计和建设、台网运行和管理、地震监控能力、监测效能等方面介绍了该台网。  相似文献   
39.
黄海及邻区莫霍面起伏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壳构造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在广泛收集区域地质、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等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对重力数据进行了数字化、坐标、重力公式、投影方式和比例尺的统一化处理,进而进行了网格化处理.为将区域异常和局部异常分离开来,以便以对深部构造的系统研究,笔者选取趋势分析法分别对研究区内预处理后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Δg)进行了三维多项式迭代拟合计算,得到了区域布格重力异常二阶、五阶、十阶趋势分析结果.继而,利用二级近似公式迭代法对布格重力异常五阶趋势分析区域异常数据进行了三维运算处理,得到了黄海及周边地区的莫霍面埋深值.分析了黄海及邻区莫霍面起伏特征,并进行了深部构造区划,探讨了深部断裂构造与莫霍面起伏间的成因联系,为深部构造和活动断裂演化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0.
青岛马山-王哥庄断裂带构造活动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构造地质学、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青岛及邻区的地质构造背景,阐述了青岛马山—王哥庄断裂带的构造活动特征,分析了青岛地区的地震活动性.通过分析2003年6月和2004年11月的崂山震群活动特征,进一步确定了马山—王哥庄断裂带的构造活动性.受来自南黄海的区域构造应力作用,该断裂带尤其是其东南段表现出较强的构造活动性,具有引发有感乃至中等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