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31篇
大气科学   182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60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如何提高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对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而污染治理的手段既与工程排污特征有关,也随时在发展变化,本文仅对高炉出铁场无组织排放烟气的成熟治理技术进行介绍,以便提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加快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估的速度。  相似文献   
92.
文章在分析当前住房公积金管理和核算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模块、用PADADOX数据库系统和Delphi语言开发完成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方便,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3.
王吉易  宋贯一  平建军  范雪芳 《地震》2002,22(4):140-148
依据地下流体存在趋势性异常和短临异常的基本观测事实, 提出“应力-应变效应说与水诱发异常说并重”的地下流体地震预报研究的科学思路。按照这一思路, 对地震地下流体观测的布网与选井原则提出了新的补充意见; 认为降水及其相关的地表水、地下水及大范围抽水等是地形变、地应变、地应力、水化及地电阻率等多种前兆异常产生的调制与诱发因素, 因而需要对原来的干扰因素的内涵作修正; 对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做了新定义及主要特征的归纳; 对于今后的工作, 提出了加强对地下流体短临前兆异常重现性的研究、加强对浅层地下流体的调制与诱发作用的研究以及积极促进地震地下流体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94.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技术应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地球信息科学融合技术进行土壤侵蚀快速调查 ,是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有益尝试 ,这是地球信息科学融合技术在水土保持中应用研究的前沿。本文在总结历次遥感侵蚀调查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存在的有关技术问题 ,如信息源、土地利用定性参考层及技术路线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5.
近30a山西不同相态降水的统计特征及概念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西省1981~2010年108站的地面降水观测数据,以降水量≥0.1 mm的日数为指标,对山西108个县市不同相态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寨(山西西北部)和陵川(山西东南部)平均降雨日数、平均降雪日数、平均雨夹雪日数都位于全省之首;30 a间山西的降雨日数和降雪日数分别以3.333 d/10 a和1.529 d/10 a的趋势减少,而雨夹雪日数则以0.34 d/10 a的趋势增多;山西区域降雪和降雨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都具有西部减少趋势高于东部的特征,雨夹雪日数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则具有东部增多趋势高于西部增多趋势的特征;朔州和忻州西部是降雪日数减少趋势最强的区域,运城是降雨日数减少趋势最强的区域,晋城是雨夹雪日数增多趋势最强的区域。应用328个多相态降水过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侵入导致中低空温度下降,0℃层高度降低是降水相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3℃和0℃是山西中南部降水相态转变时850 hPa和925 hPa的临界值;3.5℃则是山西北部和高海拔地区降水相态发生转变时850 hPa温度的临界值;西北路冷空气侵入多相态降水过程,地面冷锋是降水相态的分界线,东路冷空气侵入多相态降水过程,低空切变线则是降水相态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96.
作为地理信息资源的测绘资料档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实现测绘资料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大势所趋.本文以山西测绘档案资料馆为例,简要阐述和分析了<测绘资料档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7.
湖北浠水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德栗  陈正洪  靳宁  郭渠 《气象科技》2011,39(4):520-524
根据湖北省浠水核电站周边300 km×300 km区域范围内1964—2007年龙卷风资料,对龙卷风的时间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卷风有明显的时间分布,一年之中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秋、冬季无龙卷风发生,以7月最多;一天之中,午后至傍晚最多,集中在16:00—18:59之间,龙卷风平均持续时间27 min。近44年,21世纪头7年中龙卷风出现最为频繁。龙卷风出现时,蒲福风力等级一般在10级以上,集中出现在12级;富士达风力等级集中出现在F0、F1级,F2级以上出现的几率较小。龙卷风多以自西向东方向移动,影响宽度平均1.20 km,平均带长21.66 km。龙卷风灾害主要是风灾,往往伴有冰雹、暴雨、雷击,破坏力极强。  相似文献   
98.
广东地区后汛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广东省23个台站1961—2006年后汛期(7—9月)逐候的降水资料,计算了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并讨论了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能够表征降水量在时空场上的变化,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EOF的第1特征向量表现出一致的上升趋势,呈现东北—西南向分布,第2特征向量变化特征呈东西向反向分布。广东地区后汛期降水集中度呈逐年微弱下降趋势,并在年代际和年季尺度上存在不同的周期变化。广东地区降水集中度分布不均,在广东中部多水年的集中度大于少水年,多水年集中期要小于少水年。环流场的分析表明,集中度的高值年,1000 hPa5、00 hPa上我国北方均易受高压控制,存在高度场的正距平中心,同时高压易于南伸,与南方暖湿空气交汇,容易导致强降水。  相似文献   
99.
山西侯马台记录到的强远震前兆波特征浅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在2001-2002年3月国内外发生的4次强震前,山西候马台水管倾斜仪的波形记录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这些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强震前的预滑移可能产生这种长周期的形变波,它们对大震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利用山西108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1979—2018年日降水量资料,采用百分位法定义极端降水事件,应用气候趋势系数、Mann-Kendall (M-K)检验等方法,研究山西极端降水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山西极端降水出现在3—10月之间,发生频次呈现“山区多、盆地少”的特点,平均强度表现为“北中部小、南部大”的空间分布特征。(2)山西极端降水持续时间以1 d为主,局地性特征明显,发生大范围极端降水事件的概率较低。(3)近40年,山西极端降水事件呈明显增多趋势,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强度略有增强,没有突变发生。各区域极端降水的长期变化差异较大;北部强度显著增强,范围明显扩大且在1986年发生突变;中部极端降水日数和强度显著增多增强,并分别在2001、1992年发生突变;南部极端降水变化趋势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