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74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Using the axial symmetry results of marker and cell (MAC) method as initial value in this paper, two numerical calculating methods are presented for the late wavemaking response induced by explosion in harbour. One of the methods is the superposition method of the vibration mode based on fluid slosh in container. Another one is the joining method of the MAC results with the shallow wave theory calculation in time domain. As a practical example, it is conducted to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about 1000 ton TNT equivalent explosion within touch of water surf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can be rationally described with the methods to the wavemaking progress and character.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identical with the observed scene on the spot experiment. The methods are simple and applicable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相似文献   
102.
The impact force on retaining structure, which is caused by granular flow comprised of dry particles originated from shallow landslide failure, still lacks systematic studies.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potential design requirement of structure used to resist this kind of impact, a series of dry granular impact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on one rigid barrier model. According to parametric analysis results, one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 is proposed to correlate total normal impact force at critical time (Fcr) with its influential parameters. Further, we complete a systematic statistics analysis and obtain a subsequent optimum regression equation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According to experience and dimension balance, the equation is modified and finally transformed into one non-dimensional equation, which shows good agreement between predicted and observed results.  相似文献   
103.
挤扩支盘桩与DX桩承力盘挤扩机理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挤扩支盘桩与DX桩是从普通的灌注桩衍生而来的一种新桩型,与普通混凝土灌注桩相比,单桩竖向承载力、单方混凝土承载能力都有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通过对两种挤扩设备(单向挤压设备和双向挤压设备)的挤扩原理分析对比,说明双向挤压设备形成的支盘其承载性能明显好于单向挤压设备所形成的支盘。在对两种挤扩设备挤压土体形成支盘的过程及运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确定承力盘轮廓线的方法,并推导出承力盘体积的计算公式,为其承载力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以麻柳林滑坡为例,选取了内摩擦角、粘聚力、渗透系数、浸没率、库水位下降速率及降雨量等6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进行了稳定性敏感分析.结果表明,滑坡稳定性及其变化率主要由内因决定,库水和降雨对其影响较小.滑坡稳定性对内摩擦角最敏感,其次依次为渗透系数、粘聚力和浸没率.滑坡初始稳定性主要由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决定.滑坡稳定性随浸没率的降低而逐步增加,但增幅较小;渗透系数对滑坡稳定系数变化率的影响最大,并存在临界值K_0,渗透系数大于K_0时,滑坡稳定性随渗透系数的增加而增加,渗透系数小于K_0时,滑坡稳定性随渗透系数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5.
高玉峰  童瑞铭  黎冰  王庶懋  丰土根 《岩土力学》2008,29(12):3271-3276
在以干密度控制配比的原则下,对砂土与EPS颗粒混合轻质土(LSES)和其原料土砂土进行了动力变形特性对比试验研究。试验表明,LSES与纯砂的动弹性模量具有同样的随应变的增大而减小的性质,不同EPS颗粒体积含量和水泥掺入比的LSES动弹性模量普遍高于纯砂的动弹性模量。LSES与纯砂均显示出动弹性模量随围压的增大而增大的特性,围压对LSES的动弹性模量影响与纯砂相比相对较大。LSES与纯砂的等效阻尼比在整体上具有同样的随应变的增大而增大的性质。水泥掺入比较小时,LSES的等效阻尼比与纯砂相近;在高水泥掺入比下,不同EPS颗粒体积含量的LSES等效阻尼比均低于纯砂的等效阻尼比。LSES与纯砂均显示出等效阻尼比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的特性。围压对纯砂与LSES等效阻尼比的影响程度相近。  相似文献   
106.
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概率分布类型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概率分布的类型,影响着风险评价和可靠度分析的结果。通过收集整理的多个水利工程中丰富的长序列的抗剪强度试验资料,在此基础上利用K-S法对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概率分布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一般情况下抗剪强度指标均可以接受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而选择对数正态分布能够避免出现物理量为负的现象,在许多情况下这样处理更为合理、简便。  相似文献   
107.
考虑椭圆化地层变形影响的浅埋隧道弹性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浅埋隧道周围地层最终变形的计算问题,提出了考虑椭圆化变形影响的计算模型和浅埋隧道位移边界条件,并利用Airy应力函数得到了该问题弹性解析解。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分析了椭圆化变形对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椭圆化变形对水平位移的影响远大于竖向位移。  相似文献   
108.
风积沙地基斜柱基础上拔水平力组合荷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不同埋深、不同底板宽度和不同露头高度的风积沙地基斜柱式扩展基础,在上拔与水平力组合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变形特性、基础底板与风积沙地基之间的接触压力变化规律开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风积沙地基的散体结构特性,上拔与水平力组合荷载作用下斜柱式扩展基础的强度机理可概括为:风积沙地基被压缩挤密-塑性区出现和发展-整体上拔破坏的渐进破坏过程,地基破裂面具有不对称性。水平荷载大小、深宽比及嵌固程度是决定斜柱式扩展基础抗拔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增加基础深宽比及嵌固程度可有效提高基础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9.
MM油田位于南美洲哥伦比亚境内亚诺斯前陆盆地东部斜坡带,远离西部烃源灶,以微幅度、小规模岩性-构造油藏为主。本文通过研究亚诺斯盆地构造演化史并充分结合研究区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总结出MM油田具有"远源复合输导,断层遮挡式成藏"的油气成藏规律,油气远源输导控制油藏丰度,构造位置控制油气聚集,断层侧向封闭控制油藏分布,圈闭大小及储层物性条件直接影响油藏规模。在研究区,卡沃内拉组C7段储层为油气侧向运移主要载体,断层为油气垂向运移主要通道,断层断距与盖层厚度之间的匹配关系及圈闭条件共同控制MM油田成藏模式,形成了断鼻、岩性-断层及断层-岩性等3种油藏类型。  相似文献   
110.
申犁帆  王烨  张纯  姜冬睿  李赫 《地理学报》2018,73(12):2423-2439
轨道站点步行可达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潜在通勤者的角度出发,划定轨道站点的合理步行可达范围,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利用大数据方法从“宜出行”程序中提取站点合理步行范围内的相对人口数据,结合2017年9月10个工作日早高峰时段的轨道站点刷卡数据得到该站点的相对乘车率。基于数据的非正态分布特征构建GARCH模型,分析早高峰站点合理步行范围内建成环境因素与站点相对乘车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始发轨道站点与站点乘车率存在显著正向关系,而站点所在线路的换乘概率与站点乘车率具有非常明显的负相关性;② 轨道站点的出入口数量与乘车率显著正相关;③ 小区—站点的路径转折数和步行范围内的交叉路口数等可步行性特征对轨道交通通勤行为无显著影响,步行范围的公交车站密度与站点乘车率正相关;④ 合理步行范围内的用地混合度与乘车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⑤ 合理步行范围内的路网密度以及早高峰拥堵道路比与乘车率之间在不同程度上呈现正向关系;⑥ 共享单车订单数与轨道交通通勤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⑦ 相比手机信令数据,“宜出行”定位数据的精度更高,适用于分析微观尺度下的实时人口分布及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