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2篇
  免费   4006篇
  国内免费   5157篇
测绘学   300篇
大气科学   6952篇
地球物理   3542篇
地质学   3100篇
海洋学   805篇
天文学   54篇
综合类   235篇
自然地理   597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508篇
  2021年   624篇
  2020年   557篇
  2019年   658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557篇
  2015年   673篇
  2014年   866篇
  2013年   897篇
  2012年   991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737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715篇
  2006年   772篇
  2005年   467篇
  2004年   340篇
  2003年   336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88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渤海、北黄海海冰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渤海和北黄海的冰情随着历年冬季气候差异而不同.暖冬海冰覆盖范围不足海域的15%,而寒冬可覆盖海域80%以上.概述了海冰监测及资料来源.冰覆盖面积、外缘线位置和冰况等级等被作为反映结冰海域冰情的指标.用大连和营口站的气温表示渤海、北黄海海域的局地气候.用1952~2000年大连的月平均气温描述冰情的变化.给出冰情指数由1952/1953年到1999/2000年随大连站月平均气温变化.影响渤海和北黄海冰情和气候的因子很多,诸如大气环流的演变和太阳活动等.分析了多种因子与冰情的滞后相关,指出20世纪90年代渤海冰情持续偏轻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当一致;渤海和北黄海冰情的年际变化与El-Nino现象以及太阳活动周期有关;讨论了海冰季节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
神舟四号高度计波形数据预处理和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舟四号(SZ-4)高度计在国内首次提供了星载雷达高度计回波波形数据.本文中作者分析了SZ-4高度计回波波形的特点,完成波形数据的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初步的信息提取.在数据预处理方面,通过SZ-4高度计水陆边界处波形的特点,提出了波形最大幅度控制的方法,筛选回波波形.在波形归一化处理过程中,发现SZ-4高度计波形中存在双峰现象,并指出第二个峰为异常波形区.在波形信息提取方面,利用波形重新跟踪得到的半功率点计算出SZ-4高度计高度跟踪补偿误差,并根据高度计天线指向角和回波波形下降沿斜率之间的关系,从波形后沿提取天线指向角信息.分析结果表明,SZ-4高度计天线指向比较平稳,而跟踪补偿由于变化较大,在计算海面高度时,应作为一项误差源被考虑到.  相似文献   
23.
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建立了一个地震海啸数值模式,模式包含越洋海啸传播部分和近岸海啸变形部分,在越洋海啸传播部分中采用线性浅水方程,使用蛙跃格式求解,并且选择合适的空间步长与时间步长,使差分格式中产生的数值频散与包辛尼斯克方程中的物理频散一致,这样在不影响海啸数值计算精度的前提下,节省了计算机的机时与内存.在近岸海啸变形部分的计算中,考虑了非线性对流项与海底摩擦项.同时该模式采用了多重网格嵌套技术,提高了所关心地区的计算精度.利用这个地震海啸模式模拟了1994年发生在台湾海峡的一次地震海啸,结果与观测记录较吻合.这个模型已用于我国沿海核电站可能最大地震海啸的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24.
I~IOXSea fog is a kind of dangerous weather. Chinese sea fog experts, Wang Binhua (1983),Hu Ruijin and Zhou Faxiu (1998) and Hu Jifu et al. (1996) studied sea fog rather Systematically. FOreign Experts also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sea fog. Ernlnons and Montgomery(1974), chipper (1994) and Rayrnond et al. (1989) have studied sea fog thorOUghly.HOwever, studies on Arctic sea ice have rarely been carried Out becauSe of the sever environment and less htnnan activity in the region. There …  相似文献   
25.
INTRODUCTIONTheSMSRPSisstalledontheshipnavigatingovertheseaandreceivessatellitecloudmapsatanytimetoprovidereliablereal-timedataofmeteorologyandocean.Itisanimportantequipmentforsafeguardofshipnavigation.Chinahasthousandsofoceanicships.Butalmostallships,withonlyveryfewexception,arenotstalledbySMSRPS.Thecausesareasfollows:1.Thetechniqueisverycomplicated.2.Thedevelopmentcostisveryhigh.3.Ifweintroduceforeignequipment,thecostistooexpensive.4.Foreignequipmentanditssoftwarearecompletelyclo…  相似文献   
26.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of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CO2 (PCO2)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otal dissolved CO2(TCO2) in surface water during the expeditions in Nov.-Dec. 1991, the 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 (WOCE) and Oct. 1992-Mar. 1993, the tropical ocean-global atmosphere coupled ocean-atmosphere response experiment (TOGA COARE) in the western tropical Pacific and of the comparison with data from 1986 to 1990 TOGA expeditions and that from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the response of CO2 in surface water to ENSO event is proved. The CO2 signals indicated that the air-sea system in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tropical Pacific from 1991 to 1993, except for a short period in autumn of 1992, was in a strong state of ENSO.
The change of CO2 in the floating stations near 2°S, 155°E from Nov. 1992 to Mar. 1993 reflected the change of currents, water mass and its thermal and salt content during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of ENSO.  相似文献   
27.
孙凌  张杰 《海洋学报》2007,29(3):137-145
卫星传感器接收到的辐射能量不仅受到大气中分子和气溶胶散射的影响,还受到气体分子吸收的影响.对于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水色遥感,吸收气体主要是臭氧、水汽和氧气,因此若传感器的光谱范围包含了这些气体的吸收波段,则应该在数据处理——计算瑞利、气溶胶反射率和透过率时予以考虑.波段光谱宽度为20 nm(两个近红外波段为40nm)的SeaWiFS在数据处理时主要考虑了臭氧和水汽的影响,并在计算气溶胶反射率时对受氧气吸收影响的波段进行了单独修正[1].由于“HY-1A”CCD的四个波段的光谱宽度均超过100 nm,覆盖了三种主要吸收气体的部分吸收线,因此它受到的气体影响会更大.  相似文献   
28.
太平洋海域海气热通量地理分布和时间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美国宇航局Goddard地球观测系统四维资料同化系统计算和分析了太平洋海域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地理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西北部海域热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余海域这种现象不明显.在太平洋海域总是存在潜热通量最高值区域,而感热通量除冬季20°N以北海域数值稍高外,其余海域数值都很小,没有出现最高值区域.纬度不同热通量随经度的变化规律不同,经度不同,热通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也不同,同时各断面热通量随纬度的分布趋势随季节而改变.  相似文献   
29.
Study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marineboundarylayerintheEquatorialPacific¥ZhangZiyuandZhouMingyu(ReceivedAugust21,1993;accepted...  相似文献   
30.
卫星高度计海上定标场及定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有广  林明森 《海洋通报》2007,26(3):87-92,116
介绍了卫星高度计定标中海面高度和后向散射系数的定标方法。在后向散射系数的定标中介绍了利用有源定标器和微波辐射计定标两种方法。结合卫星高度计的特点,提出了海上定标场选取所需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目前比较成功的几个定标场及其定标结果,旨在为我国今后发射的卫星高度计绝对定标和定标场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