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1.
影响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两大主因是经济政策和能源政策,显然,经济因素是外因,能源供应结构和能源效率才是影响的内在因子。本文基于碳排放的完全分解分析模型——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LMDI)系统分析了影响1995~2010年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关键因子和贡献率,分解因子包括四种,即经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碳强度效应。指数分解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这四种效应对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率是不同的,1995—2010年对碳排放增加影响最大的因子是经济发展(贡献率155%)和产业结构改变(贡献率10.6%),而碳排放量的减少主要是由能源强度下降贡献的(贡献率-63.7%),碳强度效应影响很小。但最近几年碳排放量的增加除了经济规模这个主要因子,碳强度的改变(贡献率4%)、产业结构调整(贡献率1.3%)都促进了碳排放量的增加,只有能源强度的下降起到了抑制碳排放量增加的作用(贡献率-73.5%)。模型的这种分解结果提示我们需要对这一时期内的产业政策、能源发展措施等方面进行反思,未来还要加强“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加强低碳能源技术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12.
随着GIS产业的建立和数字化信息产品在全世界的普及,GIS已然发展成为一个以领域应用为主的信息产业。纵观现今GIS技术的科研应用领域,大多数领域的应用都集中在具有很强空间属性的自然科学范畴中,而在同样需要时空属性支持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却为数不多。因此,为了增强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中与时空属性相关的支持,研究GIS技术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本文从社科领域GIS技术应用的现状研究着手,详细分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所特有的丰富资源基础,阐述了中国社会科学综合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目标和主要功能提供,并进行了系统的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3.
Food production in China is a fundamental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driver of agricultural policy. Sustaining and increasing output to meet growing demand face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cluding climate change, increasing population, agricultural land loss and competing demands for water. Recent warming in China is projected to accelerate by climate models with associated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and frequency of extreme events. How changes in cereal production and water availability due to climate change will interact with other socio-economic pressures is poorly understood. By linking crop and water simulation models and two scenarios of climate (derived from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 PRECIS) and socio-economic change (downscaled from IPCC SRES A2 and B2) we demonstrate that by the 2040s the absolut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re relatively modest.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other drivers are negative, leading to decreases in total production of ?18% (A2) and ?9% (B2). Outcomes are highly dependent on climate scenari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athway and the effects of CO2 fertilization on crop yields which may almost totally offset the decreases in production. We find that water availability plays a significant limiting role on future cereal production,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higher crop water requirement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ing demand for non-agricultural use of water (due to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out adaptation, per capita cereal production falls in all cases, by up to 40% of the current baseline.By simulat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adaptation scenarios we show that for these future scenarios China is able to maintain per capita cereal production, given reasonable assumptions about policies on land and water management and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Our results are optimistic because PRECIS simulates much wetter conditions than a multi-model average, the CO2 crop yield response function is highly uncertain and the effects of extreme events on crop growth and water availability are likely to be underestimated.  相似文献   
14.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正耀 《地球学报》2003,24(6):548-551
应用Pb同位素示踪方法对中国青铜时代考古遗址出土青铜器进行研究,在商代青铜器中发现很多器物含有十分罕见的高放射成因铅;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出土含高放射成因铅青铜器的这些商代遗址串联起来,可以得到一条“青铜之路”——青铜业所需金属原料以及青铜制品的流通路线。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对国内外的碳排放状况、中国减缓碳排放的技术潜力、中国减缓碳排放的宏观影响、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公平性与国际合作行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估。提出了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思路与对策,指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要积极适应国际政治、经济及贸易格局变动的趋势,将减缓气候变化对策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之中,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过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史学考据的方法之一"二重证据法",从历史时期不同阶段进行纵向比较和从同一时期不同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入手,参考放射性碳素断代法(即14C测定法)对太阳墓遗址、楼兰遗址进行断代测定的结果,结合应用空间遥感技术,对楼兰故城上游地质滑坡形成堰塞湖卫星图像的解读数据,分析新疆楼兰古城消亡的原因和罗布泊地区环境演变的过程.结果显示,历史时期罗布泊地区的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土地掠夺性开垦,水资源的超常规开采,植物种群的大面积采伐都是造成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对水土资源的的超常规开采和过度使用,也是导致楼兰故城废弃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没有证据可以直接证明,滑坡崩塌形成堰塞湖使孔雀河突然断流,导致楼兰城供水突然中断.  相似文献   
17.
圣保罗案文的基本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BASIC项目的巴西课题组推出了一个后京都国际气候制度的全面设计方案,简称圣保罗案文。概括介绍了该案文的设计思路和基本要点,包括全球中长期目标、附件I和非附件I国家的不同义务、市场机制、适应问题、技术研发和转让,以及议定书的审评和遵约机制等。在此基础上,简要比较了圣保罗案文与巴西案文的不同特点,客观评价了圣保罗案文在政治阻力和技术难度上存在的内在缺陷。  相似文献   
18.
19.
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林甫 《地理研究》1998,17(2):193-200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了1.5万个地名,其中对1052处地名作了渊源解释,既涉及到自然地理部门的因山为名、因水为名等十项种类,也包含了人文地理部门的人物地名、史迹地名等十四项类别,不仅引录了前人的规律性认识,而且还进一步归纳了一系列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精辟见解,有些论述已上升到地名学理论的高度,并且还在多处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对于地名的音、形也有独到的看法.它的地名渊源解释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一千,在种类上多于以往着作,在质量上也胜过前人,并且引述地名文献丰富,体现了中国传统地名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斯特恩报告及其对后京都谈判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6年10月正式发布的斯特恩报告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文章概述和分析了该报告出台的国际背景、主要特点和关键结论,综合评述了包括各国政府、学术界、企业界及环境非政府组织等各方对该报告的不同观点,研究探讨了斯特恩报告对后京都谈判的可能影响。该报告尽管肯定了中国气候变化政策的积极贡献,但其提出的排放情景和基于市场的政策处方并不能满足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也忽视了资金来源、技术转让、适应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