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76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Three models were examined to predict C aromaticity (fa) of biochars based on either their elemental composition (C, H, N and O) or fixed C (FC) content. Values of fa from solid state 13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alysis with Bloch-decay (BD) or direct polarisation (DP) techniques, concentrations of total C, H, N, and organic O, and contents of FC of 60 biochars were either compiled from the literature (dataset 1, n = 52) or generated in this study (dataset 2, n = 8). Models were first calibrated with dataset 1 and then validated with dataset 2. All models were able to fit dataset 1 when atomic H to C ratio (H/C) < 1 (except two ash rich biochars) and to estimate fa of HF treated biochars (H/C < 1). Model 1, which was based on values of H/C only and calibrated with a root mean square of error (RMSE) of 0.04 fa-unit (n = 41), could predict the experimental data with a RMSE = 0.02 fa-unit (n = 6). Model 2, which was based on biochar elemental composition data, showed the most accurate prediction, with a RMSE of 0.03 fa-unit (n = 41) for the calibration data, and of 0.02 fa-unit (n = 6, H/C < 1) for the validation data. Model 3, which was based on contents of FC and C, and modified with a correction factor of 0.96, displayed the highest RMSE (0.06 fa-unit, n = 19) among the three models. Models 1 and 2 did not work properly for samples having either an H/C ratio > 1,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ate or high inorganic H. These models need to be further tested with a wider range of biochars before they can be recommended for classification of biochar stability.  相似文献   
42.
严俊 《测绘学报》2019,48(3):400-400
正多波束声呐和侧扫声呐分别是目前获取海底地形与地貌图像最为有效的设备。多波束声呐可以同时获得海底测深地形与分辨率较低的海底图像,侧扫声呐可以获取高分辨率但位置精度较低的海底图像。为了准确获取海底精细的地形地貌信息,本文分别从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多波束声呐图像处理、侧扫声呐图像处理、测深地形与侧扫声呐图像的叠加4个方面开展研究,最终得到  相似文献   
43.
基于MapX控件技术的电子地图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地图的制作方式有多种.介绍了在MapInfo平台上利用MapX控件技术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基于GIS的电子地图查询系统的制作.本系统以合肥工业大学校园模型,成功地开发了校园电子地图.系统包括了合工大校园的平面图、建筑物信息、道路信息及其他基础设施等地理信息,除了一般电子地图的浏览功能外,还具有地物及其属性的多种查询功能.此外,还提供了折线的长度量测和多边形的面积量算的功能.  相似文献   
44.
刘咏  张琪  钱家忠  吴盾  张文永 《地学前缘》2022,29(3):248-255
采用图像分析法确定溶质浓度,以硫酸铜和EDTA二钠作为双分子反应物,在多孔介质模型中开展了不同粒径(1.52.0,2.53.0,3.54.0 mm)和流量(1.0,1.5,2.0 mL/s)下反应性溶质运移实验,探讨了应用不完全混合的对流弥散模型(IM-ADRE)对双分子反应溶质运移的模拟和预测,并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图像分析法可准确获取多孔介质中显色反应性溶质的浓度,灰度值与浓度的决定系数R2大于0.96;用IM-ADRE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双分子反应性溶质硫酸铜和EDTA二钠在3种不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过程,误差低于3.71%;实验条件的改变对IM-ADRE模型参数Dmβ0的影响显著,说明模型参数依赖于环境条件,其变化规律需要根据实际环境条件进一步率定,便于IM-ADRE模型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5.
Wu  Meng  Cai  Guojun  Liu  Lulu  Jiang  Zhen  Wang  Caijin  Sun  Zongjun 《Acta Geotechnica》2022,17(6):2553-2571
Acta Geotechnica - Cutoff wall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a barrier to prevent the migration of contaminants in aquifers. Hydraulic impermeability and homogeneity should be ensured before operation....  相似文献   
46.
Chen  Ruifeng  Congress  Surya Sarat Chandra  Cai  Guojun  Zhou  Ruixian  Xu  Jingmin  Duan  Wei  Liu  Songyu 《Acta Geotechnica》2023,18(2):1039-1056
Acta Geotechnica - Soft clay generally cannot be directly used as subgrade material due to its poor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The application of rice husk ash (RHA) for the solidification of...  相似文献   
47.
RGB-T目标跟踪是基于RGB目标跟踪问题发展而来的.为了提高复杂环境下的目标跟踪性能,学者们提出结合可见光和热红外的信息来克服单一成像受限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RGB-T目标跟踪的研究背景,并指出该任务所面临的挑战,然后归纳并介绍了目前已有的RGB-T目标跟踪的几类方法,包括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最后,本文对现有的RGB-T数据集、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指出RGB-T跟踪中值得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48.
云服务可提供大量的存储空间,但是单一的云环境无法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和共享.而医疗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共享是保证医疗数据安全的重要内容.公开审计技术保护存储在云中的数据不被篡改,从而实现医疗数据的安全存储.区块链的可公开访问及其上数据不可篡改,实现了医疗数据的安全共享.本文使用公开审计技术,提出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云存储共享方案,为医疗数据提供安全有效的存储和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49.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旅游流网络结构研究,是旅游流深化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论文基于网络爬虫技术抓取携程旅行网上的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线路相关数据,构建城市群旅游流网络,进一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密度、节点结构特征、网络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特征、结构洞等方面揭示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主要结论有:中国东部沿海5大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结构具有层级性和位序—规模特征;各凝聚子群内部联系较为紧密,但各子群之间的互动较少;核心区均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节点对边缘节点的“涓滴效应”有限;北京、厦门、青岛、广州、中山、杭州等城市在旅游流网络中的结构洞优势较为明显。大数据视角下的旅游流空间网络结构特征的揭示,对于深入认知“流空间”的内涵以及优化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庄德林  刘雨晨  王帅 《地理科学进展》2021,40(10):1626-1638
为探究高铁通车对中国城市创业投资网络的影响,论文以2001—2017年间投资于中国大陆的41692件跨城市创业投资事件为样本,研究高铁通车对城市创业投资网络集聚力、辐射力和联系中介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渐进DID模型)分析表明,高铁通车可以提高城市可达性,降低创业投资活动主体的综合交易成本,促进创新创业要素资源跨区流动,对创业投资网络集聚力、辐射力和联系中介力产生正向影响。中心城市的创业投资网络受高铁通车带来的正向影响更强。同时,高铁通车对创业投资网络最优作用范围依投资中心呈环形分布,投资中心辐射半径100~200 km的地区,创业投资网络集聚力、辐射力和联系中介力受高铁通车正向影响要明显强于100 km以内和200 km以外地区。此外,风险性低、回报稳定和市场化程度更高的扩张期和成熟期阶段的创业投资网络集聚力、辐射力和联系中介力受高铁通车影响较种子期和初创期阶段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