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对红石岗矿段的Ⅰ-1,Ⅰ-2号银铅锌共生矿体利用详查、补充详查工作部分坑道、钻探工程样品的副样进行了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其中的Ga和Cd元素超过了伴生组分要求,其分布与主组分分布基本一致,利用spss软件对各元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Ga元素和Ge元素,Cd元素和Zn元素极强相关;Tl元素和Ga元素,In元素和Fe元素,Cd元素和Pb元素强相关。Zn/Cd比值显示该矿床为中低温矿床,这与前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In主要赋存在黄铁矿中,Cd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方铅矿次之,Tl和Ga具有较强的共生关系。闪锌矿中Cd可能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2.
WebGIS是地理信息服务发展的初级阶段,目前网络地理信息应用已从WebGIS发展到WebService.WebService的出现,使传统的数据集中存储、紧密耦合的系统架构开始向数据分布存储、松散耦合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地理信息服务的内容体系,提出了基于地理信息服务的城市市情系统构建框架,最后采用NewMa PSe...  相似文献   
43.
氢化物发生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锡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根据锡元素特性,研究利用氢化物发生法测定地质样品中锡含量。该方法简便、快捷,不用分离干扰元素,大大提高了分析测试速度,且通过国家一级标样的分析能够满足0.001%~1.00%含量的锡矿石的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4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临沂市兰山区的分析,在对"挂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挂钩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在挂钩政策下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并依此提出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使其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5.
杏山峪矿段是七宝山铜多金属矿床主要的铅锌矿段之一,发育脉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化,矿体主要产于七宝山次火山杂岩体中。为研究该矿段铅锌矿化富集规律,本文选取杏山峪矿段Ⅰ号铅锌矿脉,利用OPIS软件对该脉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及控矿断裂面产状等进行趋势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Ⅰ号脉进行了深部成矿预测。结果表明,该矿脉HB23线以西深部-430 m标高以下及HB9至HB11线-330~-430 m标高处位仍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6.
对赛坝沟英云闪长岩进行了 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试及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英云闪长岩的形成年龄为(470.4±5.2)Ma,属中奥陶世.英云闪长岩SiO2含量为62.46%~64.19%,平均为63.20%,Al2O3含量为14.39%~15.01%,平均为14.71%,全碱含量(K2O+Na2O)...  相似文献   
47.
刘加召  王琳  吕有成 《山东地质》2013,(10):107-108,112
利用泡沫塑料对地质样品中微量金进行富集,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富集方法。常量金经过泡沫塑料吸附后,用硫脲脱附原子吸收测定也是近几年许多实验室常用的方法。而用等离子体光谱仪测定常量金鲜有报道,该方法简单、快捷,通过对国家一级标样的分析试验,对于金含量为0.05-50.00g/t的样品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48.
爆破地震作用下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是地震工程和结构抗震的重要研究内容,但目前对爆破地震作用下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由桩尖输入实测爆破地震波,取得了良好的计算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后,群桩基础中每个桩的位移、加速度和剪应力幅值均呈桩顶大、桩尖小的倒三角分布,桩与承台的接合部比较容易受到损坏;桩-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爆破地震波冲击后,还会发生几次振动,但是这些振动产生的影响要小于爆破地震产生的影响,这与实测结果相符合;爆破地震波冲击下,群桩基础中,角桩顶部表面的桩土接触压力较大,但在爆破地震波冲击后,中心桩顶部表面的桩土接触压力较大,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直至衰减为零。  相似文献   
49.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types of natural gas flow zones in China, and then divided all provinces into four flow types: non-flow zones, output centers, input centers and exchanging centers. Next, we analyzed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spatial pattern and evolution of source and terminal regions of natural gas resource flows. The numbers of non-flow zones, output centers, input centers and exchanging centers all stabilized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number of output centers is small but the quantity of flow is large. The number of input centers is large and they are widely distributed. Generally speaking, it presents a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centralized output and dispersed input in geographic space.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r China’s natural gas output source has random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but the terminal regions of natural gas flow have strong positive spatial correlation, presenting a significant spatial agglomeration pattern. Shandong, Jiangsu, Zhejiang and Shanghai have a high-high agglomeration mode, but Yunnan, Sichuan, Tibet, Qinghai and Gansu have a low-low agglomeration mode. Spatial pattern changes in China’ s natural gas output zones had three different stages: relatively stable from 2001-2003; moved northwestward, expanded in space, and widely dispersed during 2004-2006; and transferred to the east, spatially contracted and significantly concentrated during 2007-2011. Spatial pattern changes in China’s natural gas input zones have two stages: expanded in east-west direction while contracted in north-south direction during 2001-2005; and relatively stable in spatial structure with intensification from 2006-2011.  相似文献   
50.
巢湖平顶山北坡剖面下三叠统岩石化学成分分析表明, SiO2、Al2O3、Fe2O3、FeO、MgO、Na2O、K2O、TiO2、P2O5及微量元素Ba、V、Be、Nb、Zn、Cu、Ni、Co、Pb主要富集在下三叠统格里斯巴赫(Griesbachian)、迪纳(Dienerian)及斯密斯(Smithian)亚阶中, 形成了8次显著的正异常, 异常的强度、规模由下向上呈下降趋势; 微量元素Sr和常量元素CaO主要富集在下三叠统上部斯帕斯(Spathian)亚阶中, 其含量由下向上呈逐渐增加趋势.前者含量与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呈负相关关系, 后者含量与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组成(δ13C)呈正相关关系.海相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δ13C)指示初始生产力大小, 同时亦是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的指示标志; 负相关表明环境恶化、生物萧条, 正相关表明环境适宜、生物繁盛.据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布异常特点在下三叠统地层中识别出8次地质事件, 其规模及影响强度由早到晚逐渐变小及减弱; 晚二叠世末期及早三叠世初期的火山喷发将各种有害元素大量输向海洋, 导致海水中粘土矿物、微量元素含量异常增高,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随着时间推移, 火山活动逐渐平息, 海洋中各种有害组分逐渐排除, 海水得到净化, 生态环境渐渐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