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9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浅析里伍铜矿外围找矿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九龙县里伍铜矿的找矿问题近年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通过对里伍铜矿及外围的构造背景,矿化蚀变带分布规律,物探成果等分析,认为里伍铜矿外围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并提出了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42.
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地质及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阳山金矿床位于陕甘川交界地带,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西秦岭南亚带.矿床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浅变质岩地层中,受文县弧形构造控制.矿体在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在剖面上为脉状、似层状,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金主要以微细粒金赋存于黄铁矿、毒砂和黏土矿物中.矿床的钾-氩、氩-氩、氢、氧、硫、碳同位素研究表明,阳山金矿形成于侏罗纪早期(195Ma),与区域上三叠纪末期-侏罗纪早期的岩浆-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其不同于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以及类卡林型金矿,其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均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3.
Diurn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of bottom side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shape parameters B0, B1, representing the bottom side F2-layer thickness and shape, are examined using modern digital ionosonde observations at a low-middle latitude station, New Delhi (28.6°N, 77.2°E, dip 42.4°N) for high solar activity (HSA) (2001–2002). Median values of thes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at each hour during different seasons and compared with the predictions of the latest ver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 (IRI), IRI-2001 model using both the options namely: IRI (Gulyaeva) and IRI (B0 Tab.). Results show in general, a large variability in B0, and B1 parameters during all the seasons, the variability is larger during nighttime than by daytime.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median B0, in general, show more or less similar trends with diurnal maximum occurring around noontime, except during summer, when it occurs between 09 and 10 LT. Variation pattern of B1 in general, is identical in all the seasons with lower values of B1 by daytime than by night. Comparative studies of B0 with those obtained with the IRI model show that in general, IRI (B0 Tab.) option reveals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observations during all the seasons for local times from about 10 LT to about 16 LT, while outside this time period IRI (Gulyaeva) matches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 The predicted B1 parameter, using IRI (B0 Tab.) is close to observations in terms of diurnal variation, while B1 using IRI (Gulyaeva) option, assumes a fixed value of 3 at all local times irrespective of season.  相似文献   
44.
基于实例分割模型的建筑物自动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遥感影像目标提取方法大多采用目视解译或基于像素信息进行处理,难以适用于高分辨率影像中的复杂场景。而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语义分割模型,由于难以达到较高的精度会出现提取目标粘连的情况。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实例分割模型Mask R-CNN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高效、准确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筑物提取算法。首先,在Mask R-CNN原有的特征提取部分每个层级的特征图后再增加一层卷积操作,以降低上采样造成的混叠效应;然后,在原有掩膜预测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分支,改善掩膜预测的效果;最后,将改进后的网络在建筑物数据集上进行训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独立预测每个建筑物顶部,没有目标粘连情况,且mAP值较Mask R-CNN有所提高,能够有效实现遥感影像建筑物精细化提取。  相似文献   
45.
陈柏林 《地质学报》2023,97(8):2512-2533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境内,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西秦岭构造带的玛曲- 略阳深大断裂南侧,是西秦岭地区为数有限的大型金矿床之一。该区控矿构造复杂,经过20多年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文通过对矿区含矿构造的调查结合区域构造环境,重新厘定了含矿构造的特征,并对该矿床控矿构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显示,阳山金矿床控矿构造是以走向NEE,倾向NNW为主的偏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形成于俯冲- 碰撞早期的韧性变形之后。含矿构造与千枚岩的千枚理没有直接的关系,可以与千枚理近于平行,或小角度斜交,或大角度斜交,主要以倾向北的断裂为主,少量为主逆冲断层上盘的倾向南的次级反向逆冲断裂,局部为顺千枚理的层间破裂。含矿构造对岩性没有选择性,但是不同岩性岩石的不同力学性质影响了含矿构造的发育与否和发育程度。阳山金矿区进一步工作中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① 矿区构造格架上葛条湾- 草坪梁复背斜可能不存在,也未起控矿作用;② 成矿后断裂对矿体空间展布的影响;③ 在勘查编录中对各种构造破碎带需要详细的描述,以明确区分含矿构造与成矿后构造,为构建控矿构造体系准备素材,为进一步找矿预测和勘查工程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6.
卫星导航中几何精度衰减因子最小值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OP是评估卫星导航定位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分析GDOP的数学意义和测量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两种GDOP最小值的求解方法,并对最小值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场合中认为DOP为"精度衰减"因子是有局限性的;随着卫星与用户几何关系的改变,包括GDOP在内的所有DOP完全可以小于1,从而具有一定的精度增强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评价星座空间分布均匀程度的星座几何构型品质因数,并以GPS和Galileo星座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因数可以较好地评价星座的空间分布均匀程度。基于GPS星座在近地空间内导航精度性能的试验结果很好地证明了DOP具有精度增强的属性。  相似文献   
47.
为实现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长期稳定运行并确保观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一套适合综合观测体系的运维模式和保障体系意义重大。在分析国内外观测站网运维模式和保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试点站网的建设、运营情况,提出了领导层+业务执行层+咨询层的运维模式,以及由经费保障、通信网络保障、基建装备保障、数据质量控制保障、野外观测台站日常管理与制度及人才队伍保障构成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保障体系框架。构建的运维模式层级清晰、职责明确,保障体系框架涵盖面广、重点突出,基本能满足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长期、稳定、连续运行和定位观测的运维保障需求。  相似文献   
48.
青藏高原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全球自然地理环境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受限于严酷的自然环境,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要素观测数据较为缺乏。在青藏高原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综合观测专业队伍,开展全要素、多尺度、持续性的系统观测,是一项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工作。从站网布设思路、观测指标体系、重点观测内容、站网布设进展等方面介绍了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实施进展情况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并从完善观测要素和观测方法、科学部署观测体系建设工作、加强观测队伍体系建设、创新融合共建机制和开展重大课题研究5个方面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青藏高原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体系的建设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9.
勉略构造带硅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发育,其对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具有重要指示意义。本文研究了勉略构造带西段文县地区泥盆纪硅质岩的野外露头产状、岩石学与矿物学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分析了该带东段硅质岩性质,综合剖析了勉略构造带古生代硅质岩的沉积环境,探讨了西秦岭造山带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环境及大地构造背景。文县硅质岩有灰白色块状硅质岩和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两种类型,两者均具层状、条带状等沉积构造,并与上覆、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为典型热水沉积硅质岩。岩石主要组成矿物为细晶-微晶石英,含有少量的方解石、绢云母及泥质等。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硅质岩SiO2含量较高,为84.85%~99.07%,平均为91.99%,且灰白色硅质岩质地更纯,SiO2含量明显高于灰黑色硅质岩。硅质岩主微量、稀土元素Fe2O3/TiO2-Al2O3/(Al2O3+Fe2O3)、V/Y-Ti/V及LaN/CeN-Al2O3/(Al2O3+Fe2O3)图解表明该区硅质岩主要形成于大陆边缘及近大陆边缘环境。稀土元素显示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稀土总量较高,为171.3×10-6~236.1×10-6,而灰白色块状硅质岩仅为11.96×10-6~51.06×10-6,表明前者所含陆源物质组分更多;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两者整体显示了相似的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其中灰黑色硅质岩δCe为0.95~1.05、δEu为0.66~0.87、(La/Yb)SN值为0.95~1.10,反映基本无Ce异常、弱Eu负异常及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灰白色硅质岩的δCe为1.07~1.12、δEu为0.70~0.90、(La/Yb)SN值为1.64~4.07显示了弱Ce正异常、弱Eu负异常及弱轻重稀土分异,两者稀土元素特征与世界典型大陆边缘(裂陷)盆地硅质岩相近。文县硅质岩地质、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整体形成于大陆边缘及近大陆边缘沉积环境,但相比于灰白色块状硅质岩,灰黑色角砾状硅质岩有更多陆源物质加入。结合勉略构造带东段古生代硅质岩野外产出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该区在早古生代-晚古生代早期主要处于扬子板块北部大陆边缘海盆沉积环境,有较多的陆源物质加入到富硅的热水沉积中,在勉略构造带内自西向东形成了一系列不同时代的热水沉积硅质岩。与此同时,西秦岭主要处于大陆裂陷构造背景之中,多期次的裂陷活动形成了一系列裂陷盆地及深大断裂,这对西秦岭古生代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本文首先提出了探测城市网络中心性和对称性特征的方法框架,具体包括3个“S”的维度,即强度、对称性和结构。然后分别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的人流迁徙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三大城市群内的城市节点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且人流迁徙呈现较大的对称性结构;(2)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呈现包围式、“>”形及“一核两翼”的核心-边缘结构;(3)京津冀呈典型的单中心结构,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则呈明显的多中心结构。最后结合上述分析结果,对于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定位、区域规划给出了建议,旨在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一体化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