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63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91.
《Applied Geochemistry》2005,20(3):545-551
Light hydrocarbons in oils from the Tarim basin, NW China, were analyzed by GC. The light hydrocarbon parameters proposed by Mango revealed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oils as two main types, marine and terrigenous sources. The Mango parameter K1 not only displays a remarkable invariance (∼1) in most of the oils, but also shows significant variations (ranging from 1.20 to 1.54) in the oils occurring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azhong Fault Uplift (EPTFU)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Tarim basin. This variation of the K1 value may indicate different petroleum systems in the areas which are superimposed in the EPTFU. Parameter K2 proposed by Mango shows a significant variation between the two main oil types. The marine oils are characterized by relatively low values of K2 (average 0.23) and the terrigenous oils by relatively high K2 values (average 0.35), with general invariance within the same oil set. A plot of (P3 + P2 + N2) vs. (N16) based on the model proposed by Mango can be used not onl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the two main genetic oils from the Tarim basin, but also to classify the marine oils from the Lunnan area into two sub-types, which may indicate two sub-petroleum systems existing in the area.  相似文献   
192.
矿渣在沟谷的堆积形态、压占比例影响其在特定降雨概率下的稳定性。文中以豫西某金矿2条主沟16个渣堆为研究对象,提出在不同降雨概率雨力条件下单个渣堆稳定性计算方法。即近10年来最大观测雨强、25年一遇(P=4%)雨强、50年一遇雨强(P=2%)、100年一遇雨强(P=1%)条件下的启动流速(Uc)以及泄洪流速(Us),令稳...  相似文献   
193.
大黑山钨矿位于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其形成与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为:450.2±2.8Ma,为加里东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富硅(SiO2含量为73.03%~74.18%)、富钾(K2O/Na2O为1.13~1.94,K2O+Na2O含量为7.25%~8.51%)、铝过饱和(A/CNK为1.04~1.12),为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花岗岩。P2O5含量低(0.03%~0.08%),且具有随SiO2含量的增长呈现负增长的趋势。稀土含量低,Eu明显负异常,LREE分异强烈,HREE分异不明显。微量元素蛛网图中Th、U、Pb、Zr、Hf呈现明显的正异常,Ba、Sr、Ta、Nb、P、Ti呈现负异常,为I型花岗岩。结合对区域动力地质背景的分析,表明宝库河黑云二长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由地壳物质熔融并结晶形成。  相似文献   
194.
柴蚂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凤太矿集区西北部,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西侧约0.5km处,二者在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等方面均较为相似。该矿床共划分出5个含矿带,其产出位置受地层和构造联合控制。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以石英脉型为主。成矿过程可划分为早期石英-碳酸盐阶段、主成矿期石英-碳酸盐-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石英阶段。本次工作对主成矿阶段的白云石、方解石等碳酸盐矿物进行了Sm-Nd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等时线年龄为203.2±1.6Ma,表明矿床形成于晚三叠世。结合前人对区内金矿、岩浆岩和构造活动的研究认为,柴蚂金矿床是印支末期后碰撞过程中形成的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5.
陕南移民搬迁由于搬迁人口多、时间长、搬迁类型复杂而受到社会和学术界广泛关注。通过对七堰移民搬迁社区的实证调研,认为政府的主导作用、生态环境压力和搬迁农户的预期是七堰移民搬迁社区的成功经验,构建"迁移—集聚"的城镇化模式是陕南移民搬迁社区的发展选择。  相似文献   
196.
在研究咸阳地区地质和地热背景条件基础上,探讨了地热水的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和形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热水属深循环高温高氟高矿化热水;水化学类型以Cl-Na、Cl·HCO3-Na、HCO3-Na、HCO3·SO4-Na、SO4·HCO3-Na、HCO3·Cl·SO4-Na等类型为主,地热水与渭河北岸断裂及其次级断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7.
地质找矿的科学思维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  张凯  任红伟 《西北地质》2014,(1):261-266
在矿产项目立项、设计及勘查工作部署时常会遇到找矿思路不清晰、找矿方法选择不当的问题,而对这两方面的研究是找矿工作的核心,具有指导全局方向性的意义。专家最关注的是项目相关地区地质资料收集与分析研究、找矿信息提取、找矿思路确定、找矿方法选择、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工作质量监督和实施计划等关键环节。项目设计的找矿思路、找矿方法选择与工作部署是由项目设置地区独特的地质背景所决定,一定的地质背景条件具有成矿的专属性与规律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存在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利用不够等问题。没有对工作区地质背景、物探、化探、遥感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就无法通过这些资料所包含的成矿规律信息来发现该地区的找矿线索。笔者通过工作实践,认为找矿思路可划分为6个步骤,即:①资料收集与初步整理。②综合整理与信息集成。③建立找矿信息点、面三维形态思维,认识与判断矿(化)体位置、特征。④物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方法选择。⑤工程验证方法选择。⑥科学推测与事实之间的误差校正与总结。  相似文献   
198.
唐淑兰  曹建农  王凯 《遥感学报》2021,25(2):653-664
为了利用遥感影像进行更加精确的找矿预测,本文选择新疆东天山尾亚地区ASTER数据进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研究。为了提高信息提取精度,本文提出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多尺度分割和支持向量机(SVM)的遥感矿化蚀变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分析ASTER数据的特征,选取各矿化蚀变信息的特征波段,对组合波段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主分量图像;然后,对各主分量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并获得分割之后的均值图像;接着,提取训练样本,利用SVM对训练样本进行训练,采用试验方法求得最优核参数和松弛变量,构造最优SVM模型;最后,运用最优SVM模型完成矿化蚀变信息的提取。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铁染蚀变信息选择Band1、2、3、4组合,Al-OH基团蚀变信息选择Band 1、4、6、7组合,OH和CO32-基团蚀变信息采用Band 1、2、8、9组合。在运行SVM时采用了序列最小优化算法(SMO)进行求解,速度提高了12%。实验结果表明,与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基于光谱角和SVM的方法等3种方法相比,本文方法提取铁染蚀变信息、Al-OH基团蚀变信息及OH和CO32-基团蚀变信息的总体精度可达到87.98%、 90.01%及88.93%,Kappa系数分别为0.8011、0.8134及0.8023,与成矿区带、已知矿点和已有不同地质背景成矿特征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9.
200.
风雷山二长花岗岩位于北山北部的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与芨芨台子—小黄山两条蛇绿混杂岩带之间,构造位置特殊。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320±1)Ma,代表了其成岩年龄。岩石具有富SiO2、Al2O3的特征,里特曼指数(σ)为1.58~2.74(3.3),碱度率(AR)为2.35~4.05,属于钙碱性花岗岩类,A/NCK=0.92~1.15,显示出偏铝质、过铝质岩浆的特征。稀土元素总量(ΣREE)较高,稀土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La/Yb)N=4.60~8.83],轻稀土分异程度大于重稀土,所有样品均具有Eu负异常(δEu=0.56~0.88,平均为0.72);强烈富集强不相容元素Th、U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曲线形态与上地壳的相似,表明岩浆作用过程有上地壳物质的参与。高的Th含量(8.58~21.62μg/g)及低的Nb/Ta值(8.75~15.72)指示岩浆源区主要为地壳。在Rb-(Nb+Y)及R1-R2等构造判别图解中样品大多数落入板块碰撞前火山弧花岗岩区,根据岩石共生组合特征,认为风雷山地区二长花岗岩为碰撞前陆缘弧岩浆作用的产物,与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有限洋的洋壳俯冲作用有关。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推测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有限大洋的闭合时间应晚于晚石炭世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