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459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544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660篇
海洋学   191篇
天文学   46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罗丹旎  苏国韶  何保煜 《岩土力学》2019,40(4):1331-1340
利用真三轴岩爆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饱水度红色粗晶花岗岩的岩爆试验,分析了不同饱水度下岩爆破坏岩样的强度与变形特征、破坏与弹射特征、声发射特性等,探讨了岩石饱水度与岩爆弹射动能的定量关系以及水对岩爆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当岩样的相对饱水度超过0.3,其峰值应力和屈服应力较天然状态的明显降低;(2)岩样饱水度的增加使得岩爆过程中小颗粒弹射减少、小岩片剥落增多、岩板外鼓现象减弱,且岩爆坑体积减小、岩爆碎块的粒径分布由连续分布变为不连续分布;(3)随饱水度的增加,岩爆发生前夕声发射撞击数显著下降的平静期的总历时呈缩短趋势,岩爆发生时刻的声发射撞击数呈增大趋势,且累积绝对能量呈减小趋势、能量释放速度呈放缓趋势,表明岩样塑性破坏特性有所增强;(4)岩爆弹射动能随饱水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二者呈单调线性的负相关关系,水对岩石的作用主要是软化和水楔作用,水的黏性也会对碎块弹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陈庆发  尹庭昌  高远 《岩土力学》2019,40(8):3181-3188
针对现有岩体结构均质区划分方法应用于地下矿山时存在细节辨识能力偏弱等问题,开展地下矿山岩体结构均质区三维精确划分方法研究。以广西铜坑矿锌多金属矿体3^#矿块为例,从岩体空间结构展布特性出发,构建由确定性与随机性结构面耦合的裂隙岩体三维模型;将岩体模型正交网格离散化,并选取模型网格子区的块体化程度值为均质区划分判据;利用K-means算法衡量不同数据源(网格)的相似性,结合误差平方和(SSE)度量聚类质量;最后重构三维岩体结构均质区,形成了一种地下矿山岩体结构均质区三维划分方法。研究成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从三维角度精确划分地下矿山岩体结构均质区,可为后续岩体质量评价及岩体离散元模拟的模型构建等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广西中东部9县区农田土壤As输入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中东部9县区农田土壤中的As输入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各方面因素,计算获取了大气干湿沉降、施肥和灌溉水输入通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干湿沉降和施肥As输入通量基本相当,平均值分别为9.92 g/(hm^2·a)和7.83 g/(hm^2·a),灌溉水通量最高,平均值为14.98 g/(hm^2·a),三者对土壤As污染的贡献率分别为30.31%、23.92%和45.77%。9个不同县区大气干湿沉降、施肥和灌溉水As输入通量占比略有不同,其中6个县区灌溉水和施肥输入通量占主导地位,另外3个县区大气干湿沉降输入通量比例较高。因此,灌溉水是研究区农田土壤As的主要输入途径,应重视灌溉水水质控制。在未考虑农田土壤As输出通量的情况下,以当前的As年平均输入通量估算得到耕层土壤As的质量分数每年升高0.01 mg/kg。与土壤As含量现状相比,As年增量比例很小,因此判断在短期内,外源输入对土壤As分布现状影响不大。该区土壤p H值较低,铁氧化物含量较高,因此外源输入农田土壤的As生物有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994.
柳林  姜伏伟  张发旺  刘伟  栾崧 《中国岩溶》2019,38(5):752-758
岩溶地下工程施工抽水容易诱发地面塌陷工程事故,目前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砂性土层,较少涉及黏土层,但大量的抽水致塌事例发生在黏土层。本文分析施工抽水对界面上黏土性质、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并划分出Ⅰ、Ⅱ、Ⅲ三个影响区。依据“土-水”耦合作用,在Ⅰ、Ⅱ区建立非饱和黏土地面塌陷崩解作用模式及其判据,在Ⅲ区建立饱和黏土地面塌陷潜蚀作用模式及其判据。为了应用于施工抽水实践,推导出潜水非完整孔和承压水非完整孔抽水诱发地面塌陷的临界抽水流量表达式,并计算出南宁地铁工程场地地面塌陷的临界抽水量为17.97 m3?d-1。在场地内进行的现场抽水验证性试验的结果表明此临界抽水量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性及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由于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我国21世纪将面临水危机。广西岩溶地区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已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颈瓶; 本项研究指出: 加大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 地表地下水联合调蓄, 开发地下调节水库, 建造水源林区等若干对策措施, 可供有关部门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时参考。  相似文献   
996.
贝壳珍珠层的X射线衍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珍珠层中文石晶体的择优取向是珍珠层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三角帆蚌贝壳珠层的X射线衍射研究,表明珍珠层除存在公认的(002)面网平行珍珠层面的强烈定向文石晶体外,还有强烈的(012)面网平行珍珠层面的亲新定向文石晶体,且在同一贝壳的不同位置,该两种取向的择优取向度变化较大,充分说明了珍珠层结构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997.
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起源于晚古生代右江盆地内发育的同沉积断裂,这些断裂近等间距平行分布,新生代以来发生了多期次左旋走滑活动,进而导致了右江地区整体发生简单剪切变形。利用三维沙箱模型展开了物理模拟实验,对新生代右江地区的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早期在红河断裂的左旋剪切错动和印支地块的顺时针旋转联合作用下,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复活,并发生明显的左旋走滑活动;随后川滇地块发生东南向的挤出运动,对右江地区产生侧向挤压,导致了右江地区北西向断裂新一轮的快速左旋走滑活动,同时还导致了右江地区西部的地壳压缩增厚。实验证实新生代右江地区的简单剪切变形以及北西向断裂的走滑活动是印支地块和川滇地块挤出运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连锁反应之一。   相似文献   
998.
从广西气象台开发短期预报工作平台的实践出发,扼要介绍了在MICAPS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新预报业务流程的大体思路和一般方法, 对各级业务人员针对本地情况进行基于MICAPS系统的二次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9.
We present geochemical and geochronological data of host granodiorites and 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 (MMEs) from the Heping pluton, which is situ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Wuyi-Yunkai Orogen (WYO) in the South China Block (SCB), and reveal syn-convergent extension and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Two host and two MME samples from the Heping pluton yield LA-ICP-MS zircon UPb ages of ca. 445 Ma, coincident with the peak magmatism-metamorphism of the WYO. The host granodioritic samples are metaluminous (A/CNK = 0.68–0.91) and have abundant amphibole and low-moderate SiO2 (59.1 to 67.3 wt%), belonging to high-K calc-alkaline I-type granite, whereas the MMEs are more basic with SiO2 of 56.3 to 59.6 wt%. Both the host and MME samples display weak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and distinctly relative depletions of Ta, Nb, and Ti, and most of them share similar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of 0.7089–0.7112 and εNd(t) values of −6.52 to −7.12, except one MME sample with a lower initial 87Sr/86Sr of 0.70758 and a higher εNd(t) of −4.33. The zircon εHf(t) values exhibit a wide range from −13.68 to −0.87. Petr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chronological data suggest that the Heping pluton were generated by mingling of mafic and felsic magmas. The mafic endmember magma was originated mainly from the enriched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mantle at the spinel–garnet transitional zone (~70 km), subsequently underplated/intraplated into the lower-middle crust resulting in the melting of the intermediate rock at pressure < 8 kbar to produce the felsic endmember magma. We proposed a new tectonic model “syn-convergent extension and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during the intracontinental orogeny”. The syn-convergent extension zones, which include a series of NW-trending transverse faults and the NE-trending reactivated pre-exsiting suture and rift zone (i.e. Shaoxing-Jiangshan -Pingxiang- Chenzhou fault) within the WYO, are in favor of asthenosphere upwelling leading to intensive crust-mantle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工程地质问题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人类已面临着许多城市工程地质问题, 此类问题一旦形成则造成经济损失, 预防其发生则需要代价。本文从城市工程地质问题的经济分析着手, 对城市建设的成本进行了研究, 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