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11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46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针对传统平面化海域使用管理框架难以表达海域立体化开发和利用问题,该文将海籍面图形拉伸生成宗海体模型,配以实景模型实现了三维场景下的海籍数据立体分层表达;制定海籍分类体系与用海冲突判断规则,采用闵可夫斯基差碰撞检测算法对体模型进行相交判断,实现三维海籍冲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文实现的三维海籍表达能够直观展示海域立体分层利用情况,三维海籍冲突性分析结果清晰准确,对于三维立体海籍管理新模式的探索与落实具有参考。  相似文献   
192.
合理的红树种间组成结构是有效发挥红树林湿地生态价值的前提,明确的红树林种间分布信息是开展红树林生态系统治理和规划工作的有效依据。针对海南八门湾红树林湿地,基于高分三号(GF-3)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和高分六号(GF-6)多光谱遥感数据,本文提取了35个红树林遥感特征,利用极端梯度提升树(eXtremegradientboosting,XGBoost)算法开展了特征重要性排序、特征筛选和红树林种间分类实验,将其与传统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SVM)、随机森林(randomforest,RF)机器学习算法进行精度比较,并基于XGBoost算法进行了3种特征组合方式(优选特征、多光谱特征、全极化SAR特征)的分类精度比较,旨在探索XGBoost对红树林种间分类的适用性和光学与全极化SAR数据对红树林种间分类的能力。结果表明:1)识别红树林种类的优势特征依次为多光谱的光谱波段、极化分解参数、光谱植被指数,且仅利用前8个优选特征(绿光波段反射率G、蓝光波段反射率B、Yamaguchi面散射分量Ys、近红外波...  相似文献   
193.
194.
海潮负荷形变是我国沿海GNSS实时观测的重要误差源之一,分析和确定最优海潮模型进行负荷改正,有助于提高GNSS解算精度和可靠性。利用沿海33个验潮站连续3 a的实测潮位资料,以8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O1、P1和Q1)的潮高和方根(Root Sum Squares,RSS)为评价指标,对最新全球海潮模型FES2014、EOT20和TPXO9在中国沿海的模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最新海潮模型相比其前期版本(FES2004、EOT11a和TPXO7.2),在中国沿海的模型精度整体改进幅度分别为72.39%、67.73%和31.37%;3种最新海潮模型中,FES2014在中国沿海的RSS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7.91和7.75 cm,模型精度相对最高,EOT20的模型精度略低于FES2014,二者精度均显著优于模型NAO.99jb和NAO.99b(后两处模型在先前研究中被认为在中国沿海精度较优),...  相似文献   
195.
杨安秀 《测绘学报》2023,(7):1234-1234
机载LiDAR测深(airborne LiDAR bathymetry,ALB)技术在海岸带、海岛礁等复杂浅水海域的水下地形测量中具有效率高、精度高、机动性强等优势,但受复杂海面、水体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ALB点云中存在大量噪点,直接影响ALB数据成果质量及其应用。为此,论文针对海面异常点导致的海底虚假地形、海底点云过度滤波导致的真实地形细节损失以及如何深度挖掘ALB信息进行高效底质分类问题,分别从海面异常点检测、海底点云滤波和海底点云分类3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96.
197.
针对因估计对流层延迟导致固定模糊度的精密单点定位(PPP-AR)收敛时间长的问题,该文基于全球大地测量观测系统(GGOS)格网产品,利用双线性二次内插的方法构建了顾及高程补偿的对流层延迟虚拟观测值,提出了一种顾及高程补偿附加对流层约束的PPP-AR方法。将其与传统估计对流层延迟值的PPP-AR及附加国际GNSS服务(IGS)对流层产品约束的PPP-AR进行对比,分别从定位精度、收敛时间和模糊度固定率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估计对流层延迟相比,该文提出的方法在U方向定位精度提升明显,平均可提升2.94 cm,提升11.2%;收敛时间平均缩短14.5%;模糊度固定率平均提升1.9%。  相似文献   
198.
针对台风期间电离层异常探测中传统方法所存在参考背景值精度低,且容易受到多种外界环境因素干扰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时频变换理论的电离层异常探测方法。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变化在其标准时频谱中可以自动显示,运用标准时频变换理论具有的无为方法可以将变化的主成分直接提取,得到高精度的参考背景值。使用该方法对2016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和台风轨迹下落站点的电离层TEC变化进行异常探测。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的探测结果更加突出异常发生的时段,能够较好地反映异常特征,且不易受空间环境影响;在台风期间,电离层异常主要集中在9月13日,此时台风达到最大强度时刻,表现为正异常现象,异常幅度为2~12 TECU。  相似文献   
199.
本文主要验证资源三号卫星生产数字表面模型(DSM)产品精度。利用整体精度评价指标对平差后DSM产品进行了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ZY301、ZY302、ZY303生产的DSM产品精度依次提高,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5 m、1.70 m、1.55 m;同一颗卫星11—12月比9—10月的立体像对生产的DSM数据精度高;基于前-后视立体影像生产的DSM产品的高程精度明显优于基于前-正视和基于后-正视立体影像生产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0.
针对规则格网分块提取大范围路网(地级城市及以上)中心线算法在分块边界处极容易出现结构严重变形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形态特征约束的大范围道路中心线分块提取算法。首先,基于道路面数据获取道路边线数据,计算其曲率,探测边线中的平直部分;然后,以边线中的平直部分作为分块基础,建立“转盘法”将大范围道路分割为多个小范围道路;最后,以分割的小范围道路作为处理单元,基于德洛内(Delaunay)三角网分区域进行中心线提取,并在分割边界处进行中心线拟合,完成大范围路网中心线提取,提高了中心线提取的准度和精度。以江苏省某市地理国情普查道路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所提中心线形态均自然、光滑,且效率较规则分块方法提高2.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