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489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01.
长基线条件下,测站间空间相关性弱,电离层、对流层延迟经过双差并不能很好地消除,致使CIR方法在长基线条件下解算模糊度成功率较低。本文通过BDS三频组合选择长波长、弱电离层组合改进宽巷组合系数,选取(-1,-5,6)代替传统的宽巷组合(0,-1,1),选择弱电离层几何相位组合(4,-5,2)代替传统的窄巷组合(0,0,1),并通过将多频点的伪距观测值和确定了模糊度的宽巷相位观测值线性组合消除电离层延迟一阶项。通过实测数据分析,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解算超宽巷、宽巷模糊度,提高模糊度解算成功率。  相似文献   
602.
夜间灯光数据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可用于识别城市建设用地。目前主要利用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建设用地识别,由于数据质量原因,这两类数据的识别结果精度较差。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与比以往夜间灯光数据相比,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明显提升,是进行建设用地提取的更理想的数据源。本研究首先对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进行辐射和影像配准,提高数据质量,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影像分类方法对广州市2017 年建设用地分区识别,并利用Kappa系数分区、分地类评价识别结果精度。研究发现:① 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识别建设用地的精度明显优于利用DMSP/OLS和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识别结果的精度;② 广州市中心城区辖区的建设用地识别结果精度较高,识别结果Kappa系数均在0.9以上;外围辖区识别结果精度相对较低,识别结果Kappa系数为0.85左右;③ 城市、建制镇等单个地块面积较大、灯光亮度较高的地类识别结果精度较高,识别结果Kappa系数均在0.9以上;村庄用地、铁路公路用地由于单个地块面积小、布局比较分散、部分路段无照明条件等原因,识别结果Kappa系数相对较低,为0.85左右;采矿、风景及特殊用地夜间基本无人类活动,缺少夜间灯光,难以用夜间灯光数据识别,Kappa系数为0.45左右。本研究证明了利用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能有效识别建设用地,同时丰富了珞珈一号夜间灯光数据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603.
系统掌握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能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支持。目前对经济发展时空格局的研究主要依靠统计数据。然而统计数据存在口径不统一、空间分辨率低等缺点,难以精准刻画经济发展的格局特征。夜间灯光数据具有易获取、覆盖范围广、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高度关联的优点,可以作为经济发展水平的代理变量。本文以DMSP/OLS(Defense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Program's Operational Linescan System)夜间灯光数据为基础,利用重心、标准差椭圆以及局部莫兰指数等空间分析工具从不同尺度、角度探究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研究发现:① 2003-2013年,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且移动距离呈逐年减少趋势,说明东部与内陆区域经济体量存在差异,但是差异水平正逐渐减小。中国经济的标准差椭圆范围不断扩大但是扁率减小,说明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但整体集聚度有所下降。同时椭圆的方向角不断向东偏转,与经济重心朝东南方向移动的结果吻合。② 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明显的2种类型。高高聚集区会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这一特点在山东半岛和长江三角洲最明显,低低聚集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欠发达地区。2003-2013年间,低低聚集范围有所减少,由连片分布变为局部聚集。本研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揭示了2003-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为制定宏观经济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04.
城市兴趣域的识别对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识别大多是通过遥感影像以及实地调查,采用欧式距离的区域范围估计方法实现,没有考虑城市居民活动以及道路结构约束对兴趣域产生的影响。本研究提出一种结合网络评论数据和道路约束的城市兴趣域识别方法。首先,采用约束Delaunay算法,对空间结构复杂的道路进行简化;继而,设计基于Epanechnikov核函数的网络核密度算法,实现顾及道路约束的城市兴趣域空间范围的划分;最后,通过网络评论数据中的评论次数与评论文本,量化城市兴趣域的吸引程度,并依此判别其功能类型,从而实现兴趣域的识别。实验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成功识别出了宜安广场、北京路等城市兴趣域。该方法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精细化识别、分析和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05.
认知空间位置,分享空间信息是在大尺度空间范围下,空间定位的最基本过程。在路径指引的过程中加以地标辅助解释有助于提高路人的认知程度。因此,如何以一种客观、高效、便捷、精确的方式提取不同显著的地标成为相关领域的热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博签到数据、微信热度以及搜狗热度的地标显著度模型的构建方法,以服务于导航数据库构建、地标补充、市政规划等。  相似文献   
606.
选用了ArcObjects组件结合.NET平台,进行了GIS二次开发,整合了售票业务流程与地理导航功能。  相似文献   
607.
叶瑞明  刘洋 《测绘工程》2009,18(4):50-54
对多媒体技术和GIS的结合进行简介。主要阐述基于多媒体GIS技术的标准样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主要包括数据模型设计,数据的组织和管理,系统功能设计和物理实现。最后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608.
城市空间数据库动态更新机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长期困扰城市空间数据库建设的“更新冲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基于对象特征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并完成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满足城市空间数据库动态更新的需要。  相似文献   
609.
基于PDA地下管线探测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变传统的管线外业调查流程,将探查和测量合为一步,实现数据采集的数字化,降低地下管线外业调查的复杂度,提出将PDA用于地下管线外业记录的研究思路。首先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设计系统逻辑结构图和地下管网数据结构表,然后在功能设计的基础上使用EPSCE软件的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系统功能,最后进行验证,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为地下管线外业调查工作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10.
利用MapInfo软件实现地形空间数据在CAD与GIS软件之间的格式转换,通过ArcView 3.2软件平台,建立3维数字模型,以广州市萝岗区九龙镇汤村新农村规划为例,构建村庄的3雏景观模拟环境,为新农村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