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64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在调查、分析唐山市古楼庄地裂缝的时空分布特征、活动性及其危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地裂缝形成、发展的内、外动力因素。得出地表地裂缝生成的主要原因是其地下深处可能存在隐伏活动断裂的活动(蠕动),该活动断裂为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震构造—唐山断裂带东支唐山矿F5断层之延伸,而小煤矿采空塌陷加剧了地裂缝的发展,是诱因。从力学原理入手,对地裂缝生成的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地裂缝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2.
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土地利用适宜度评价,是城市规划决策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的土地利用多准则评价方法是决策分析的关键。通过引入IDRISI软件多准则评价(MCE)中的权重线性组合法(WLC),应用层次分析程序(AHP)构建比较矩阵来计算各地质灾害因子的权重系数。依据唐山市地质灾害资料,研究了基于防灾的土地利用适宜度多准则方法,分析了层次结构模型,并依据AHP计算了比较矩阵,得到权重系数和相容性比率。将地质灾害因子图像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并得到土地利用适宜度多准则评价结果。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对唐山市基于防灾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3.
预测人员震害损失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集中度不断增加,这也给抗震防灾带来了新的课题。对地震中人员的损失进行有效的预测可为抗震防灾工作提供有力的管理方向。选择地震发生的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烈度、设防水准、地震加速度、人口密度、地震预报等影响地震灾害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作为预测指标,以37次严重地震灾害为样本,建立了我国特征的BP神经网络地震灾害人员伤亡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4.
随着高品位硫化镍资源的日益减少及社会发展对镍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低品位红土镍矿的开发利用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本文在对某蛇纹石型红土镍矿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常压硫酸溶解浸出实验研究,获得硫酸浓度1 mol/L、液固比10、浸出反应温度70℃以上、反应时间6 h左右、磨矿细度65%(76μm以下含量)左右的最佳硫酸溶解浸出实验条件;该实验条件下,红土镍矿中Ni、Fe、Mg的浸出率分别为94.4%、72.1%和88.64%。本研究可为该类型红土镍矿的经济回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针对传统采矿设计中采用二维图纸表达三维信息导致的信息直观性不强的问题,该文设计并实现了开采过程动态推演系统,在开采实施之前把开采设计以三维可视化的方式动态推演出来,阐述了系统的整体架构设计以及动态推演要素的规范化描述,通过规范化描述想定推演模型要素,建立典型想定推演模型库,完成了动态推演模型的实现,并阐述了初始化模块和推演模块的实现。系统的实现不仅可以使用户在系统中自然地与各种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还可以生动的展示、模拟矿山的开采过程。  相似文献   
96.
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抚宁县项目选址工作,本文设计选用了GIS平台,研究了4个基本原则以及常用的几类选址模型,经过数据库设计以及整体架构设计,完成了项目选址系统。系统以多种数据整合入库,建立了相对统一的数据入库标准,实现了数据更新入库,保证了系统良好的延续性,可以随时更换最新数据进行项目选址工作,满足项目选址分析的时效性、科学性要求。  相似文献   
97.
采用电子探针仪测定了承钢高炉炉缸高铝高钛沉积物的化学组成,利用显微镜对其进行矿相分析,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该沉积物中主要元素的分布形态。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承钢高炉炉缸沉积物形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
一种艳丽的蓝紫色矿物巨晶在我国新疆哈密地区红山铜.金矿床氧化带中、上部大量出现,经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测试,如X-射线单晶及粉晶衍射测定、湿法化学分析、热分析、穆斯堡尔谱和红外光谱测试等,确认其为一罕见硫酸盐矿物-副针绿矾(Paracoquimbite,Fe2(So4)3·9H2O),是继智利丘基卡马塔巨型宽岩铜矿区1935年报道后,在世界上的又一次发现,在我国尚属首次.该矿物晶体如此之硕大(单晶粒度可达8cm~12cm),远大于智利首次发现的晶体(1.95cm),在国内外和自然界亦堪称首例,与副针绿矾密切共生者为针绿矾,二者呈多型关系.本文副针绿矾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为(wt%):SO3 42.55,Fe2O3 28.19,H8O 28.72,CaO 0.02,MgO 0.01,AL2O3 0.03,Na2O 0.02,总计99.54,其XRD特征谱线为:4.61(100),8.89(83),3.38(67);针绿矾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为(wt%):SO,3 42.31,Fe2O3 28.61,H2O 28.98,MgO 0.01,Al2O30.01,总计99.92,其XRD特征谱线为:8.27(100),5.46(76),2.77(76).红外光谱分析判定了不同基团及同一种基团在不同结构环境下振动模式或频率的差别.穆斯堡尔谱分析确定了副针绿矾和针绿矾中铁的氧化态、配位数以及结构中存在共价键(霄键).其穆斯堡尔谱共有特征是四极矩分裂值较小,均由单一吸收峰组成.各种实验分析数据完全吻合,保证了副针绿矾和针绿矾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同一标本上连续切片,通过连续系统的电子探针分析,对针绿矾与副针绿矾互为多型的成因机理做了初步探讨.红山矿区氧化带中除与该矿物副针绿矾共生者外,尚有其它多种硫酸盐矿物亦为我国首次发现.目前上述诸多矿物已作为湿法冶铜及制酸工业的新型资源,副针绿矾巨大晶体的发现兼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9.
河北平原地区断层系的分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层形成机理的复杂性和时空展布的不规则性,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定量化结果,应用分形理论可以对断裂构造系进行定量评价,断层分维是断层数量、规模、组合方式及动力学机制的综合体现,因此分维值的大小可以作为断层构造复杂程度一个定量化指标。运用分形理论,对河北平原区主要断裂构造带进行了定量评价。得出河北平原区NNE向分维值为1.358,纬向断层系分维值为1.183,河北平原区活断层系空间分维值较高,这和研究区地震活动频繁、地质灾害多发一致。最后对河北平原区、渭河盆地和川滇断层系分形值和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地震空间分布和分形值的大小有对应关系,且渭河盆地、川滇的分形值大于河北平原地区,河北平原所发生的地震多沿NNE向呈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00.
框架隔震建筑设计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有关规定,介绍了框架结构房屋的隔震设计方法。为方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隔震技术的应用,以框架结构为例,指出了采用隔震技术的设计要点和步骤,并给出实例来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