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18篇
大气科学   73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84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在2020年全球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背景下,揭示中国疫情扩散时空模式及影响因素对于科学制定防疫策略具有重要作用。针对2020年1月24日—3月18日期间中国COVID-19疫情从快速扩散到逐步控制的完整过程,基于累计确诊病例数据,以317个地级市为对象,建立疫情扩散时空模式判别模型,结合峰位置、半峰间距、峰度、偏度等参数,解析时空模式的基本特征;基于交通可达性、城市关联程度和人口流动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揭示时空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 距武汉市直线距离588 km为判别疫情扩散4种空间模式的有效边界,综合同一空间模式下的时间过程类别,得到13类疫情扩散时空模式。② 蛙跳型的疫情扩散相对严重;除近距离蛙跳型以外,其余空间模式的疫情扩散时间过程差异明显;各种时空模式的新增确诊病例峰值大多为2020年2月3日;所有普通类城市的平均半峰间距约为14 d,与COVID-19病毒的潜伏期一致。③ 与武汉市的人口关联度主要影响蔓延型和近距离蛙跳型空间模式,与武汉市的通航状况对远距离蛙跳型空间模式具有正向影响,迁出人口数量对蛙跳型空间模式有显著作用,综合型空间模式受初级和次级疫情暴发地的双重影响。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疫情扩散时空模式,在疫情期间高度重视交通管控,从关键环节遏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532.
由于在激发、接收和传播过程中受到众多干扰因素的影响,地震反射波形发生畸变,严重影响到叠加剖面的质量,因此,在叠前需要进行波形一致性校正。笔者针对单道匹配法的不足,引入伪多道匹配法,对地震波形的振幅、相位和时间进行高精度一致性校正,并能保持波形保真,提高叠加效果。模型测试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在低信噪比资料处理中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3.
国际GNSS服务(IGS)提供的GPS综合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精度科学研究中. 随着各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亟需研究针对多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产品的综合策略. 由于卫星姿态与钟差相互耦合,综合钟差时额外考虑姿态改正将进一步提高综合产品精度,因此研究了一种顾及卫星姿态的GNSS钟差综合策略,改正姿态后GPS综合残差最大可减小80%. 对142个IGS测站进行精密单点定位(PPP)解算发现,综合产品比单个分析中心产品更加稳定,东(E)、北(N)、高(U)方向的动态定位精度最大可提升22.7%、16.7%和18.3%. 相对于未顾及姿态改正的综合产品,顾及姿态改正的综合产品的动态定位精度最大可提升65.3%.   相似文献   
534.
基于非线性MASK的遥感影像匀光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SK匀光算法广泛应用于光学遥感图像增强领域,以消除影像的光照不均匀现象,但传统MASK匀光算法处理过的图像,存在反差不均匀现象,且易丢失原始影像的细节信息.针对传统MASK算法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统计特征的非线性MASK匀光算法,通过实际遥感图像实验,证明本文方法能在减小原始影像细节信息损失的前提下,消除光照不均匀的现象,且处理之后的图像反差得到增强,整体趋于一致,匀光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35.
复杂断块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应用实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复杂构造成像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复杂断块叠前成像处理,开展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方法研究,以落实地下构造特征,精细刻画地下构造预断裂系统特征。结合水陆过渡带的地震资料,针对复杂断块成像展开了研究,以叠前保幅去噪,子波一致性处理和各向异性速度分析为基础,开展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地下构造成像清晰,断裂特征刻画也更为清晰,同时还提供了高质量的叠前时间偏移道集,为后续的叠前储层研究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536.
2009年的土地市场有很多看点。一方面,在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土地政策保持了与财政、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市场空间相对宽裕,自身发展比较平和;另一方面,土地、房产、金融、资本等市场的关联程度前所未有地紧密,出现了一些始料未及的现象,热点话题不断。同时,关于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探索实践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537.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吉林探区的地震采集转向了岩性油藏、隐蔽油藏他和深层火山岩勘探,要求地震采集资料要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精度。而由观测系统设计参数产生的采集脚印及激发接收条件差异产生的子波不一致,影响了采集中处理精度的提高和解释中地震属性的精度提高。因此,从影响子波一致性的原因入手,从观测系统设计、激发和接收因素的选择上加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减弱影响子波一致性的技术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杂地表的地震采集资料品质。  相似文献   
538.
甘肃陇东地区是典型的巨厚黄土覆盖区,黄土层厚度高达200多米,多次波发育,地震反射波能量极弱,信噪比低,处理中静校正问题较为突出。为保证目的层反射波的能量和高频信号,采用了多井大药量组合激发方式及5个60Hz检波器串接组合接收方式,排列采用大偏移距,以克服近道面波及声波的干扰。资料静校正选用浮动基准面静校正及初至折射静校正,选用了多道统计的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以保证空间上各地震反射道之间的均一性。通过上述技术措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地质效果,基本解决了巨厚黄土覆盖区有效波能量不足及资料处理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539.
用初动符号的变化识别前震和震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作者根据80年代以来山西遥测地震台网所记录到的11次3级以上地震序列的初动资料,研究了各个地震序列的初动特征。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地震序列其震源机制的一致性特性不同,初动矛盾符号比的减小与增大,可以作为判定该序列后面是否还有较大的地震的指标。  相似文献   
540.
孔博  陈文媛  杨敏  艾廷华 《北京测绘》2022,36(3):223-227
遥感影像提取的地物图斑数据需要进行结构优化,从而满足数据建库与制图表达的质量要求.其中,地物图斑分布上存在的大量狭长结构需要进行一致性融解操作.该项工作目前仍由人机交互方式完成,亟须发展专门的自动探测与一致性融解模型.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首先对遥感影像提取图斑中狭长结构产生的缘由和表现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