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7篇
  免费   1488篇
  国内免费   1524篇
测绘学   5923篇
大气科学   721篇
地球物理   1604篇
地质学   3390篇
海洋学   773篇
天文学   87篇
综合类   765篇
自然地理   38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619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618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790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706篇
  2011年   633篇
  2010年   597篇
  2009年   575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404篇
  2003年   388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37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101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环台湾岛海域半日潮波特征的三维模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997版POM海洋模式,首次应用于环台湾岛海域的潮波数值研究.得到该海域的半日潮波主要为23°N以南西太平洋传来的胁振潮.影响台湾海峡的半日潮波分别由海峡南北口传入的两支潮波,且北支强于南支.福建沿岸湄州湾-兴化湾为最强潮区,其M2分潮最大振幅可达240cm.最强潮流区位于澎湖水道,M2分潮最大潮流达196cm/s.环台湾岛海域潮波潮流水平结构上除海峡北部原有一个圆流点外,还发现另外存在4个新的圆流点.潮流垂直结构上主要为右偏,接近底层处为左偏.  相似文献   
52.
长江口三维潮流数值计算及动力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三维动力学数学模型对长江口潮流场进行了计算,对长江口潮流流态在一个潮周期内逐时进行了分析,并对长江口南支盐水倒灌从动力学角度进行了初步探讨。计算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较好地重演长江口潮流场,可以用于大型复杂河口工程实际中的潮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3.
主动式声纳列阵拖曳系统姿态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卢军 《海洋工程》2001,19(3):85-90
主动式声纳列阵拖曳系统是用于探测潜艇的新型声纳系统,为了准确探测潜艇的位置,必须首先预报声纳列阵的瓷态,本文通过对其三维力学模型的分析,得到该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其中缆索的力学方程是基于Ablow和Milinazzo的模型,而对于拖体则运用六自由度空间运动方程模拟,结合边界条件,用有限差分法求解,通过对拖船的不同运动状态如匀速,变速和回转的计算,证明本文的方法对于预报声纳列阵的姿态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4.
研制了 30 0双向自调导叶透平试验机组 ,安装在 10 0 0活塞式往复流透平试验台上 ,对两种叶轮方案和 6种不同喷咀、扩压器进行了不同活塞行程、不同周期和不同恒定输出电压下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喷咀出口角α1=2 1 5°、扩压器入口角α2 =6 5 5°和α1=2 4°、α2 =6 3°组合最佳 ,最高效率达 5 3 3% ,而且在宽广流量系数范围内 ,特别是大流量系数范围内都有较高效率。大大优于常用对称翼透平。将上下游导叶固定 ,变成双向固定导叶透平。用No 1叶轮和 6种导叶出口角组合进行试验。表明最佳导叶出口角为 2 4°~ 30°,最高效率仍达 38 5 % ,比对称翼透平仍高许多  相似文献   
55.
《中国测绘》2008,(1):88-88
激光扫描技术在工业模具设计和制造方面,特别是在逆向工程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激光中远程激光扫描仪的出现,激光扫描技术开始应用于测绘领域。与传统的高精度的点测量方式不同,三维激光扫描测量仪采用形测量方式,获取被测量目标的大量三维点,满足了高精度逆向工程对三维点的数据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56.
应用三维地震勘查方法进行煤矿塌陷区调查,既能够准确圈定采空区范围,又能够很好地解释中、浅层塌陷区分布。三维地震能够克服地质雷达、电法、地震横波等传统勘查方法勘探深度浅(一般为30 m,最多不超过50 m)的缺点,其成果对煤层在30 m以下老矿区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准确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表格文件转换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表格线条和表格文字的转换过程,提高了在AutoCAD中文字标注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58.
论文主要介绍了导航型GPS坐标转换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测量误差的改正方法。该方法的要点是通过实测多个公共点来计算坐标转换参数,以此获得较好的转换精度;并进一步对观测结果加以误差改正,从而提高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9.
由于在数字化采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系统误差和异常误差,因此消除和削弱这些误差的影响是提高空间数据质量的关键。然而由于图纸变形不均匀,扫描误差又极其复杂,用常规的多项式拟合技术只能消除部分有规律的系统误差,很难完全消除它们对地图数字化坐标的影响。BP神经网络是一个高度非线性映射系统,能以任意精度逼近。结合地图数字化坐标改正的特点,本文给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地图数字化坐标误差纠正的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0.
植被波谱空间尺度效应及尺度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基于遥感图像的地物识别需要大量地物波谱数据的支持,而现有地物波谱库中收集到的同一地物的波谱,由于其测量尺度和方法的差异,波谱也存在很大差异.以冬小麦为例,首先介绍了材料波谱、端元波谱和像元波谱这3种不同尺度波谱的概念,并以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测量尺度下波谱的差别,以此说明波谱尺度转换的必要性.然后利用物理模型和统计模型建立不同测量尺度下的波谱转换关系.分别验证了SAILH模型和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在波谱转换中的精度.研究表明,在大尺度上采用统计模型,在小尺度上采用非线性的物理模型可以解释不同尺度观测植被波谱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