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5篇
  免费   352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测绘学   843篇
大气科学   326篇
地球物理   312篇
地质学   425篇
海洋学   253篇
天文学   27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61.
地球空间信息学的机遇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从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和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景两个侧面阐述了美国劳工部把地球空间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一起确定为新出现的和正在飞速发展中的三大最重要的技术的原因 ,并分别从时空信息获取、加工、管理和服务 4个方面对地球空间信息未来的技术发展作了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62.
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的严密公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边长几千米的连续多跨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代替连续多跨的二等跨海水准测量,在像杭州湾大桥跨度几十千米的跨海工程中将得到应用.为此要有相应的公式与之配套,在对现有公式评述的基础上,将直接用观测天顶距导出了函数模型误差小于0.5 mm的严密三角高程测量计算公式,为高精度三角高程测量在跨海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空间信息网格项目数据量大,用户遍及各地,对数据文件的请求延时大、占大量带宽。复制可以节省带宽、减少时延、均衡负载、改善系统可靠性。采用动态复制技术可以使用户有效地获得所需的数据。详细地论述了动态复制策略以及空间信息网格中的复制管理机制、复制服务流程和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64.
体绘制技术在地学3D GIS 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绘制技术是目前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体内部属性分布的可视化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地学研究中几何建模和属性建模同样重要的特点,基于一种矢栅一体化的混合数据模型,对地质体表面采用三角面片描述几何形状,对地质体内部采用基于八叉树的自适应网格剖分技术描述内部属性特征。对网格剖分后的体数据,采用体元投射的体绘制技术进行地质体内部属性可视化,显示出很好的效果,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65.
黄土区人类活动影响下的 产汇流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流域下垫面条件,对流域产汇流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黄河中游典型支流岔巴沟为研究区域,提出利用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拟技术,探讨流域人类活动过程中的产汇流模拟,避免了经验公式的概化和由此引起的局限。模拟的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网格滞蓄的方法可以在子网格上体现人类活动引起的下垫面的变化及其对产汇流的影响,反映各个时期的产汇流条件,对降雨做出合理响应。  相似文献   
66.
67.
在调查东亚冷槽西壁冰川遗迹及其海拔梯度的过程中,发现了甘山冰斗系统与磨光面、擦痕、漂砾等冰川遗迹。进而对该冰斗系统进行成因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冰斗系统的"冰斗环退"的形成方式。以此为基础,就甘山冰斗系统与MIS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甘山冰斗系统是以"冰斗环退"方式形成的,该冰斗环退系统完整展现了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过程,对研究冰期的雪线高程、环境演化规律、冰川作用的进退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冰斗环退"的研究基础上,发现了对应的"冰斗环进"机制。冰斗环进代表了冰川作用由高向低推进过程,冰斗环退代表了冰川作用由低向高撤退过程。通过影像分析,初步将甘山冰斗系统划分四段,共解析出了50余套冰斗环,冰川作用的时代可追溯到2.56 Ma。根据冰斗的环进、环退特征,进而发现C28冰斗环所对应MIS56,也即1.60Ma,可能为我国第四纪冰川作用过程中的冰进向冰退演化的重要拐点。  相似文献   
68.
孙丰春 《海洋测绘》2020,40(4):77-82
在大跨径桥梁的静载试验过程中,挠度是重要的技术参数,为确保挠度变形监测成果的可靠性,以某斜拉桥为例,综合应用精密水准测量法、连通管式挠度监测法和全站仪三角高程法,相互检核验证,分析评价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结果显示,在封闭交通和温度相对恒定的环境下,几种方法的挠度监测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但各有不足。由于受监测环境温度、车辆荷载、仪器自身精度等诸多因素制约,精密水准和连通管法结果较为接近,三角高程法则略有差异,应结合有限元模型和控制截面应力应变结果综合分析。3种方法相互检核,实现不同挠度测量方法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9.
邹晓梅  林广发  陈志彪 《海洋科学》2018,42(11):110-117
赤潮是海洋生态系统异常的重要指标。本文收集1986~2017年闽三角海域的赤潮事件,基于GIS技术分析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2年来,闽三角海域赤潮发生98次,赤潮高发区在厦门西海域、同安湾和泉州湄洲湾海域;闽三角海域赤潮年际发生次数呈波动变化,一年中赤潮高发期集中在5~8月;中肋骨条藻、角毛藻及旋链角毛藻是闽三角海域的赤潮优势种,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有毒赤潮事件发生频率有增加趋势。本文系统性地总结了闽三角海域赤潮时空特征,为该区域的赤潮风险分析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区域面积计算是区域分析的基础。随着空间信息剖分组织理论的发展,地球剖分网格受到广泛关注,并且显示了在空间大数据组织能力上的潜力。球面空间与欧式空间不同胚导致地球剖分网格规格不一的特征,在进行区域面积计算时需要先将网格转换回对应的经纬度范围,再进行积分运算,流程复杂,计算效率不高。由此本文根据GeoSOT全球参考网格的剖分方案,基于矩阵变换的分块、邻接操作以及向量的乘法运算,设计了一种可以摆脱经纬度和积分运算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针对此方法设计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高效性,为网格体系下区域面积计算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