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5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31.
1会议概况 2005年11月16~17日,受中国气象局国际司和国家气候中心委派,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研究员、科技业务处陶树旺处长和气候系统诊断预测室高辉、柳艳香、李威共5人参加了在韩国首都首尔举行的“第6届东亚冬季风季节预测联合会商会”。这一会议最初由中日韩3国于2000年发起,并对提高东亚地区冬季的季节预测水平,加强地区间的科研和业务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2.
应越南河内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副校长范文谦的邀请,以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副主任刘国平为团长,人事处副处长周殿珍、科技培训部副教授熊廷南、远程培训部副研究馆员高婕、国际培训部副主任范红为成员的培训中心第2次教育培训代表团一行5人,于2006年2月16日至26日赴河内自然资源与环境部自然资源与环境高等学校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讲学和访问。本次访问是根据中国气象局国际合作司“关于请执行《中越气象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第7次会议会谈纪要》的通知”(气外函[2005]74号)要求,  相似文献   
33.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2006,(3):28-32,F0003
为了解世界发达国家防雷减灾工作情况,推动我国防雷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国防雷技术发展现状和需求,基于中、法防雷科技合作及双方在人才技术装备方面的优势,由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人事教育司、培训中心和上海市气象局联合主办的中法防雷技术人员培训班,于2006年3月28~31日在北京完成国内培训后,又组成以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刘宪华副司长为团长、人事教育司胡欣助理巡视员为副团长的中国气象防雷技术培训考察团,于2006年4月2~14日在巴黎顺利完成了国外阶段的防雷技术高级培训和考察。  相似文献   
34.
介绍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2004年重点培训班培训效果综合评估的过程、方法和结果,并将参训学员的意见进行汇总,对评估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有关培训方面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5.
《气象软科学》2006,(3):77-78
今天,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这里共同发布《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并确定该标准于2006年6月15日起正式实施。刚才,中国气象局王守荣副局长对该标准的起草工作、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标准的重要性和意义,向大家作了全面的介绍。王局长的讲话很重要,充分体现了中国气象局对气象事业标准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此,我代表国家标准委对参加和关心《热带气旋等级》标准起草工作的各位专家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6.
中国气象局为使气象培训工作适应新型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立由国家级、区域级和省级培训中心组成的全新气象在职教育培训体系。鉴于国家、省两级培训机构已经建立,加快区域级气象培训中心建设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7.
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新一代农作物生长气象影响评估及产量预测模型业务应用开发与推广”(CMATG2004M13),针对国家农业气象业务部门要求提高业务服务科技含量水平的需求,开展了面向生长过程、机理性强的新一代农业气象模型的业务应用推广研究。该项目在对引进国外著名作物生长模型WOFOST(玉米)、ORYZA(水稻)和ARIDCROP(冬小麦)进行本地化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作物生长模型的区域化等关键技术,研制开发了可在区域尺度应用的东北玉米、  相似文献   
38.
2005年中国气象局新技术推广项目“区域大气成分数值预报系统”开发了CAPPS第3版,将原来的单箱模式升级为与中尺度数值模式一致的网格化模式,可预报区域范围内的污染浓度分布;为区域气象中心和省级气象业务部门开展区域空气质量预报提供技术方法和业务平台。2006年5月CAPPS-3在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中心开始进行全国范围的空气质量业务预报试验,并建立了产品发布平台,每天发布SO2和PMIO的浓度预报图和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39.
2006年10月14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在北京组织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可行性论证报告会。会后,项目牵头组织单位中国气象局在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择优委托,确定了本项目的7个课题和相应承担单位:  相似文献   
40.
2006年7月17日,由中国气象局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外国专家局和START(Global Change System for Analysis,Research and Training)协办的第三届“气候系统与气候变化国际讲习班”(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limate System and Climate Change,ISCS)在北京开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