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19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71.
为探究饲喂钩虾粉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低盐度胁迫适应性调节的影响,配制含0%(D0组)、8.25%(D8.25组)和33%(D33组)钩虾粉的3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80±0.72)g的凡纳滨对虾,D0组、D8.25组和D33组对虾放养密度约335尾/m~2,饲喂持续48 d,营养强化结束后进行低盐度胁迫实验,胁迫盐度为5,胁迫实验持续192 h。研究显示,低盐度胁迫结束时,D0组、D8.25组和D33组对虾死亡率分别为60%、23.33%和23.33%。D8.25组和D33组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中蛋白含量高于D0组,其中D33组对虾更加明显。D33组对虾血淋巴中葡萄糖含量在胁迫0~12 h低于D0组,而在胁迫24~192 h高于D0组。D33组对虾血淋巴和肝胰腺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低于D0组和D8.25组,在对虾肝胰腺中乳酸含量上则呈现相反趋势。D8.25组和D33组对虾肝胰腺中磷酸果糖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D0组。然而,各组对虾肝胰腺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以及鳃中Na~+/K~+-ATP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饲喂钩虾粉能够显著提高对虾抗低盐度胁迫能力。饲喂钩虾粉影响了对虾机体代谢,具体表现为降低了脂肪代谢水平,而增强了无氧代谢水平。饲喂钩虾粉对对虾代谢的影响可能是其提高对虾抗低盐度胁迫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湿热证患者的基础性激素及糖脂代谢指标的特点。方法:选择86 例PCOS湿热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女性86 例作为对照组,记录研究对象的年龄、月经史,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比较2组基础性激素;包括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泌乳素(PRL)、孕酮(P)、睾酮(T)、雌二醇(E2)、雄烯二酮(A2)、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及糖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差异。结果:2组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臀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W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身型肥胖发生率观察组为30.23%(26/86),对照组为13.96%(12/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型肥胖发生率观察组为47.67%(41/86),对照组为30.23%(26/8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基础性激素比较,观察组LH、T、A2、T/E2水平高于对照组,E2、SH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FSH、LH/FSH、PR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糖脂代谢指标比较,观察组FPG、FINS、HOMA-IR、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PCOS湿热证患者主要表现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胰岛素抵抗、低雌高雄或高雄,并且与血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故临床治疗需注重控制体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强化卵巢功能,促进卵巢节律的建立,从根本上纠正高雄激素血症,从而防控患者远期发生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等风险。  相似文献   
173.
采用为期40d的饲养试验, 探讨养殖密度(30尾·m-3、60尾·m-3和90尾·m-3)对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88±0.72)g的银鲳幼鱼生长、肝脏和肾脏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的酶活力以及相应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1) 60尾·m-3组银鲳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为(235.19±10.23)%和(4.03±0.10)%, 显著高于30尾·m-3组(p<0.05), 而与90尾·m-3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90尾·m-3组银鲳幼鱼的酶活力变化最显著, 30尾·m-3组的变化幅度最小, 60尾·m-3组介于两者之间; 3) 肝脏和肾脏中LDH、ALT、AST酶活力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其中肝脏中LDH、ALT、AST酶活力高峰分别出现在6h、10d和10d, 是初始值的2倍、4.3倍和2倍, 肾脏中3种酶活力峰值则分别出现在1d、3d和5d, 是初始值的2.1倍、2.2倍和3.1倍; 4) AST、ALT、LDH等3种酶基因mRNA表达量变化规律与各自酶活力变化规律一致。综上所述, 养殖密度60尾·m-3时可促进银鲳幼鱼生长, 90尾·m-3高密度养殖会导致银鲳幼鱼额外能量的需求增加, 糖异生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上调使肝脏、肾脏中AST、ALT、LDH酶活力显著升高, 最终出现生长变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4.
台湾近海热液体系独特的生物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雪刚  吴斌  郑豪  樊炜  叶瑛  陈镇东 《海洋学报》2019,41(10):161-168
台湾地处西太平洋构造活动带,近海发育了多处热液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为龟山岛和绿岛热液体系。本文对海峡两岸在龟山岛和绿岛热液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周边生物体的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龟山岛热液喷出流体具有全球最低的pH(1.52),富含重金属元素和CO2等酸性气体,是周围海水中有色溶解有机质的来源;绿岛具有全球热液中最低的溶解有机碳浓度(14 μmol /L),且具有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喷口周边分布了较为罕见的自然硫烟囱体和硫磺球。喷口的高毒性、高酸性热液改变了热液区生物体如螃蟹的生活习性和解毒机制。热液区的主要活跃菌群为参与碳、硫和氮代谢途径的γ-和ε-变形菌。主要生物质合成以硫还原和硫氧化的化能无机自养型生物为主,微生物硫代谢促进了热液系统中的微生物能量流动和元素循环作用。某些热液生物采用繁殖期迁徙的机制应对高毒性、高酸性热液环境。在热液活动的胁迫下,这些微生物产生了新颖独特的代谢产物。此外,龟山岛和绿岛热液体系还受到了潮汐、台风和地震等灾害性事件的影响。台湾近海热液体系的研究对认识热液地球化学循环、探讨热液的生态环境效应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5.
文章结合模拟升温和营养盐加富, 于2016年8月和2017年1月研究了夏季和冬季大亚湾海域浮游生物群落代谢特征, 以期深入了解浮游生物对升温和富营养化作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升温和营养盐输入均会影响浮游生物总初级生产力(GPP)和群落呼吸率(CR), 且GPP对环境的响应更敏感。夏季GPP除在培养前期(24h)极高温条件下受到显著抑制外, 营养盐输入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作用更显著; 而冬季GPP和CR受升温效应的影响显著(p<0.05)。总体看来, 升温效应和营养盐输入均能影响浮游生物群落碳代谢平衡, 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进而影响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渔业资源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76.
目的:观察加味骨宝汤对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后的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2例。2组均进行PFNA术,对照组术后给予维D钙咀嚼片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加味骨宝汤和维D钙咀嚼片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的含量,同时测定并比较健侧股骨近端的骨密度。结果:治疗组TRACP-5b、BALP含量及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骨宝汤不但能够调节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的骨代谢,而且可以明显提升健侧股骨近端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7.
张超  李永仁  郭永军  梁健 《海洋科学》2020,44(3):113-122
为研究港原油对毛蚶部分抗氧化酶和代谢酶的影响,设置0.01、0.1、1、3mg/L大港原油水溶液性成分(WSF),采用暴露法研究毛蚶天津群体的鳃、斧足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抗氧化酶等抗氧化酶及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钠/钾泵(Na^+/K^+ATPase)、钙泵(Ga2+/Mg2+ATPase)等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整合生物标志物(Integratedbiomarkerresponse,IB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毛蚶鳃和斧足中SOD、CAT、GPX表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3 mg/L组表现出MDA累积;ACP、AKP、Na^+/K^+ATPase、Ga2+/Mg2+ATPase表现出一定剂量-效应关系,酸性磷酸酶较碱性磷酸酶响应更迅速, Na^+/K^+ATPase较Ga2+/Mg2+ATPase更易受WSF影响;鳃中酶类活性受WSF影响更明显。鳃中SOD、GPX、MDA较斧足高,而CAT则相反。斧足、鳃组织RIB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与WSF浓度及暴露时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两组之间存在差异性,斧足累积RIB值高于鳃组织。  相似文献   
178.
舒王欣泽  孙军 《海洋通报》2020,39(5):581-593
iPath 是一个用于细胞路径可视化和代谢途径分析的免费网页应用程序。iPath 中的路径是通过交互式浏览器查看的,它提供各种代谢途径的直接导航,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访问相关的化合物和酶。本文简要介绍了最新的 iPath3.0 版本 (http://pathways.embl.de) (基于 4 个 KEGG 的全局地图,158 个传统的 KEGG 路径图,192 个 KEGG 模板,以及其他代谢元素,组成了一个相互连接、手工绘制的代谢网络),并举例说明其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以期引起国内学者对此工具的重视,促进其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9.
王卫红  季民 《海洋通报》2006,25(3):13-22
川蔓藻是近海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级生产力。了解它的生态学特征对于河口海岸带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在天津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中对于川蔓藻的研究成果,从5个方面探讨了川蔓藻的生态学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1)川蔓藻对极端环境因子的适应;(2)川蔓藻在资源分配上的繁殖策略;(3)川蔓藻的矿质营养代谢以及对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影响;(4)川蔓藻种群衰退的原因;(5)川蔓藻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其中着重讨论了川蔓藻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并结合我们的研究工作展望了它在环境工程与近岸水体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0.
天然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同  陈雷  林秀坤 《海洋科学》2010,34(2):92-95
<正>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EC3.2.1.20)是一类能够催化碳水化合物非还原末端的α-1,4-糖苷键水解并释放出葡萄糖的酶,包括麦芽糖酶、异麦芽糖酶、蔗糖酶和海藻糖酶等。它在动物体内许多代谢途径中有重要意义,包括糖蛋白和糖脂的合成后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