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75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开始,人类就踏上了一条探索如何安全飞行的征途。从一次次事故中吸取教训、改进设计、完善制度。每次大型空难后,航空系统都会竭力解开空难谜团,找到失事原因,从而对现有体系进行整合改正,以图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最小化导致该因素引发事故的概率。飞机,渐渐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其中反映了100多年人类航空实践的安全成果,浓缩的正是从一次次空难中取得的教训。可以说,人类飞行的历史,是在血泪中摸索前行的历史。  相似文献   
72.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其已经成为室外环境下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位技术。然而,恶劣环境下可靠定位依然得不到保障。协同定位是解决恶劣环境下定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协同定位系统中,待定位节点通过与其附近的节点之间进行相互关系测量和信息交互,可以提高定位的可用性、准确性,并能大大缩短首次定位的时间。关于协同定位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关于地面节点协同定位基础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部分成果。但考虑到地面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以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关于协同的形式以及协同的内容仍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通过构建两个用户之间的协同模型,设计了一种新的协同定位算法,通过交互用户之间的通信和测距信息,从方程解的角度分析了协同定位情形下节点具有更高的可定位性。仿真结果也表明,协同定位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用户的可定位性。  相似文献   
7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和完善加速了国产多模多频接收机的研制,促进了卫星导航产业链的升级,创造出巨大的商业机遇。介绍了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及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数据质量分析指标及计算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分析软件对比了国产和进口北斗接收机的数据质量,总结了国产接收机的制造水平和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74.
设计开发了基于天地图的实时定位跟踪系统。利用天地图提供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了B/S模式的在线实时定位跟踪平台;实现了Windows CE手持终端的定位数据采集,并利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发送客户端定位信息至服务器,利用AJAX技术实现对客户端实时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数据传输可靠、开发成本低廉,该实时定位跟踪系统是实现天地图空间位置服务的前提,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影像导航是新一代用户导航设备的重要特征,是对地图导航的必要补充和完善。文中阐述了影像导航的基本概念;简要介绍了国外典型影像导航系统的基本情况;重点讨论了影像导航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客观分析了影像导航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对影像导航的发展趋势(即实景导航或视觉导航)也进行简要介绍。最后针对影像导航研究和配套建设问题,给出了作者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6.
目前中高轨航天器精密轨道确定普遍采用地面跟踪测量体制,面临跟踪弧段不够、跟踪精度不高、无载体自主定位能力的问题。GNSS星间链路网络的建立为中高轨航天器定轨提供了新思路。介绍了基于GNSS星间链路的中高轨航天器定轨新方法,设计仿真模型分析了其可见性、定位精度、链路预算,并进行了自主定轨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以GNSS星间链路实现中高轨航天器测定轨,可见星数目多、定位精度好、链路余量高,对中高轨航天器在径向的定轨精度可以达到6m以内,切向和法向在2m以内。本文测定轨方案可行,为GNSS在新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BDS/GPS组合载波相位双差定位的解算模型,分析了通常模糊度实时算法的不足,根据工程结构变形测量中,监测点初始坐标已知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BDS/GPS组合测量系统模糊度单历元实时算法。通过实测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8.
导航卫星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标定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是影响GNSS高精度定位定轨的重要误差源,实用中需要对其精确标定。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发展,如何对卫星天线相位中心误差进行更为精确的标定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各卫星导航系统的卫星天线情况,而后系统总结了导航卫星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标定方法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指出了未来卫星天线相位中心误差标定方法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北斗卫星天线相位中心误差的标定方法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9.
历书参数可同时用于辅助常规导航和自主导航的信号捕获。延长历书参数的有效期不但可以使地面接收机启动时充分利用历书数据,对于基于星间链路观测的自主导航,历书参数的有效期还决定了地面注入历书的频度和占用的星上存储资源。通过对北斗3类导航卫星主要摄动力及其对轨道根数的长期项和长周期项的影响分析,设计了以6个轨道根数和5个摄动参数为播发参数的历书拟合模型。以一个自主运行周期90 d为时间尺度,对北斗在轨卫星进行了长弧段历书拟合试验,并同时分析了卫星位置和速度的拟合精度。结果表明新的历书拟合模型提高了历书拟合的精度,尤其对于地球静止轨道和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拟合精度提高显著。对于GEO和IGSO卫星,位置拟合误差大约从200 km降低至十几千米甚至几千米,速度拟合误差大约从15 m/s降低至0.6 m/s,新方法拟合精度提高了约20~30倍;对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无论采用哪种历书模型,位置拟合误差都在5 km左右,速度拟合误差都在0.6 m/s左右,新方法拟合精度提高约15%。针对星间链路卫星10 km位置误差上限的使用需求,对比了新老历书模型的拟合弧长,常规模型最大拟合弧长约为14 d,而新历书模型的最大拟合弧长可延长至45 d,新历书模型延长了历书使用期限,优化了北斗历书模型设计。  相似文献   
80.
野外安全生产平台是应用北斗短报文通信,实现地质勘查项目野外数据采集安全管理、数据管理和质量管理功能。据地质勘查野外作业特点,提出构建智能移动终端、生产管理助手和实时监控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方案,提高野外作业工作效率,增强野外作业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