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69篇
  免费   1782篇
  国内免费   2072篇
测绘学   2618篇
大气科学   1356篇
地球物理   1501篇
地质学   5468篇
海洋学   2036篇
天文学   250篇
综合类   1117篇
自然地理   2277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366篇
  2021年   468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86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291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660篇
  2012年   1072篇
  2011年   1057篇
  2010年   670篇
  2009年   826篇
  2008年   1138篇
  2007年   701篇
  2006年   596篇
  2005年   716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332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342篇
  1999年   366篇
  1998年   349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237篇
  1993年   165篇
  1992年   237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9篇
  1954年   7篇
  1950年   6篇
  1948年   6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大亚湾自然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是当前广东经济开发的“热点”。本文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讨论大亚湾的环境质量问题,并指出今后大亚湾的经济开发应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22.
123.
强壮箭虫对温度、盐度的耐受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强壮箭虫对突变温度、突变盐度和渐变温度、渐变盐度的耐受性.结果表明:水温由15℃突变到1℃时,存活率为75%;水温由15℃突变为30℃时,存活率仅为5%.求得24h急性半致死温度上限为27.2℃.水温从20℃逐渐上升至25、30、35℃,存活率分别为85 %、10 %、0 %;水温从20℃逐渐下降至15、10、5℃,其存活率分别为 100 %、95 %和80 %.盐度从31突变为20、40,箭虫的存活率均为100%,随着盐度突变幅度的增大,强壮箭虫的存活率呈降低趋势.求得24h急性半致死盐度上限为45,24h急性半致死盐度下限为13.3.盐度逐渐从31上升到46、 52,其存活率由90%下降到0%;盐度逐渐从31降到13、6,其存活率由95%下降到0%.求得间隔12h半致死渐变盐度上限为48.7,半致死渐变盐度下限为9.3.根据实验结果,强壮箭虫应属喜冷广温种和近岸广盐种.  相似文献   
124.
我国近海沉积层地震速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近海纵向上发育了新生界、中生界碎屑岩和古生界沉积地层。在分析整理收集到的地层速度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层速度的变化规律:沉积层地震速度随地层的埋深增加而增加,新地层速度低、老地层速度高;欠压实地层的砂岩速度与泥岩速度基本相当或低于泥岩速度,正常地层的砂岩速度大于泥岩速度;砂岩储层的速度随孔隙度的增加而降低,流体成分的变化对速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25.
对鳜亚科9种鱼类的LDH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9种鱼的LDH同工酶表型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同种的个体及性别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根据LDH同工酶表型所得的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鉴于9种鱼具有基本相同的相对迁移率,提出鳜亚科的种类可能是单系起源。在暗鳜(Siniperca obscura Nichols,1930);鳜(S.chuatsi Basilew-sky,1855)的晶体里,发现了C基因控制的区带,暗鳜、斑鳜(S.scherzeri Steindachner,1892)及大眼鳜(S.knerni Garmar,1912)的肝组织中酶谱存在多态现象。  相似文献   
126.
127.
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方法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国际上天然气水合物的调查研究已呈现多学科、方法的综合发展趋势。理论研究方法方面,侧重于固态水合物相的热力学测量和水合物计算表征研究。调查技术方法,除了首选的地球物理方法外,地球化学方法、自生沉积矿物学法和钻孔取样技术都已得到较大的发展,而水合物资源量评估仍属世界难题,目前主要从勘查方法、气体来源、赋存状态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8.
据"福建主要港湾水产养殖容量研究"项目成果,报道了2000~2001年福建15个港湾水体中几种悬浮物质含量的调查资料,讨论了它们的分布状况.这几种悬浮物质含量与养殖生物的生长状况有着密切相关,也是某些生物的营养源,现场调查的结果为计算贝类养殖容量提供了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29.
本文讨论利用声学遥测方法进行海底沉积物分类的目的,用途及该项技术的发展背影和现状。重点介绍目前主要的用于浅,表层沉积物分类的声学遥测方法,包括选通等幅脉冲,宽频带脉冲,连续线性扫频脉冲等正入射方法和侧扫声呐,多波束测深等斜入射方法。  相似文献   
130.
硝酸还原酶是植物氮代谢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酶。研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可以了解植物氮代谢的水平。植物吸收硝酸盐后,必须在硝酸还原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进一步再还原成氨,才能用来合成蛋白质。在还原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根一部分被植物释放到溶液中去,硝酸还原酶活性越大,溶液中亚硝酸根越多,所以从溶液中亚硝酸根的数量可以判断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