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54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每一件海底沉宝都有它传奇而又坎坷的经历.根据历史与地理的研究,我们发现很多宝船的分布是有明显的区域特点的.准备好一支笔、一张世界地图,让我们来画一张自己的海洋藏宝图吧!波罗的海公元8世纪到11世纪的300年间,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维京人乘船出海,以海盗的身份抢劫掠夺,席卷了整个西欧.他们的足迹甚至到了俄罗斯的基辅...  相似文献   
32.
《海洋世界》2008,(1):34-43
在影响南海问题的外部力量中,“美国是东盟国家寻求外力支持的最主要来源,因此美国是南海主权争端最重要的第三者”。长期以来,确保南中国海航道安全和航行自由,保持南中国海地区海上通道畅通与航行安全,是美国重要的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33.
分析了测高卫星同时应用于重力模型和地形模型时对计算南海地区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的影响,该影响可能会高估有效弹性厚度值。对比多项研究认为,南沙群岛地区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约为9 km。通过对南海地区岩石圈的有效弹性厚度分布进行计算发现,南海海盆的有效弹性厚度最小约为4 km,南海周边的有效弹性厚度值较高,与海底岩石圈年龄的空间分布有较强的相关性,符合南海海盆扩张的历史。  相似文献   
34.
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天然气成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震、测井、岩芯、岩屑和天然气样品分析化验等资料,研究了中央峡谷天然气成藏特征,探讨了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晚中新世—早上新世沿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发育一条大型海底峡谷,称之为中央峡谷,峡谷内充填了多期相互叠置的浊积砂岩,平均孔隙度为15%~33%,渗透率为11×10-3~971.3×10-3μm2,为较好的储层;发育了岩性和构造-岩性复合两大类圈闭。峡谷的气源来自于崖城组的煤系地层,属于煤型气。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Ⅱ2和Ⅲ型,以Ⅲ型为主;热演化程度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晚中新世—上新世达到生烃高峰。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坳陷,实测地温梯度平均值高达4.2~4.6℃/100m,实测压力系数为1.20~2.15。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盆地内孕育众多的底辟构造,而峡谷下伏的底辟构造与谷内相互叠置的复合砂体在空间上有效的配置构成了天然气垂向与侧向运移的输导体系,成为峡谷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5.
南海南北陆缘盆地储盖组合差异及其主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南北陆缘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差异较大,目前南部盆地的油气产量远大于北部盆地。根据储集层和盖层的环境特征,大致可将南海南北陆缘盆地储盖组合划分为4种类型:陆相砂+局部盖层组合,海陆交互相砂+局部/区域性盖层储盖组合,滨浅海碎屑砂体/碳酸盐岩生物礁+浅海相泥岩区域性盖层储盖组合以及深水碎屑岩/浅海砂体+深水泥岩储盖组合。相对于北部盆地,南部盆地的碳酸盐岩+海相泥岩储盖组合发育更加广泛。分析认为,构造活动差异是造成南北陆缘盆地储盖组合特征及其差异的第一控制因素;此外,区域地质和环境背景的演变也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6.
发现并争夺南海的历史建立南海问题的观察框架,要回到"二战"结束后,重新被划分的国际格局。这个时期,相对清晰而明确地描述美国政府亚洲地理与军事政治上战略安排的是前国务卿杜勒斯,1951年,他提出"岛链"——北起日本群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如此构成一个岛链("第一岛链"),在"冷战"时期封锁红色中国及苏联。在美苏对峙的"冷战"阶段,南海于美国的价值,正如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学者艾玛纽尔·尤兹科所说:"自由航行权是美国在南海  相似文献   
37.
基于南中国海东沙海域某地震剖面资料,利用Basin2二维模拟软件,结合研究区有关地温场、热流探测资料和ODP184航次调查的岩心数据,重塑了研究区沉降史、有机质生烃史、古地温场与热史变迁。进而利用“生物成因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模拟系统”(Hydrate Dynamics)软件,模拟了水合物聚集的过程与分布范围。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水合物稳定域较厚(200~250 m),有机质含量适中,生物成因甲烷主要在海底1 km以浅范围内形成。稳定域之下早先埋藏的沉积物中有机质形成的生物成因甲烷在压实流的作用下能够向浅部层位中运移聚集,从而对现在的矿层有所贡献。水合物主要赋存于稳定域底部以上50 m的层位内,富集带中水合物的平均含量约为5%。  相似文献   
38.
安云 《地图》2006,(3):90-97
“……有多少努力、希望和计划都随着这两艘战舰沉入了大海。”“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规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  相似文献   
39.
本文采用国际上广泛应用的3种再分析风场驱动WAVEWATCH III模型得到了南海波浪后报数据,并基于全球卫星高度计波高数据和我国沿海浮标实测数据对不同的风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3种风场的误差特征相差明显,其中ERA-40风场偏小,CFSR风场非常适合模拟常见天气的波浪过程,NCDC风场适合模拟大浪过程。论文重点以NCDC风场后报波浪数据分析了波浪模型模拟误差特点,发现在台风频发的的南海北部海域,再分析风场易低估大值波高,而在季风影响明显的南海南部海域,再分析风场易高估波高。浮标周边2°范围海域内的卫星高度计波高模拟误差趋势与浮标波高模拟误差趋势相似,浮标波高数据的统计特征值与"2度法"提取的卫星高度计数据统计特征值具有较高一致性。  相似文献   
40.
由T/P卫星测高数据建立南中国海潮汐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P卫星测高数据具有良好空间分布的特点,采用空域分析方法,将各分潮的振幅和迟角参数转换为一对正交参数,每一参数均用关于地理位置的三次多项式表示,由此得到在空间域上以多项式系数为待定参数的测高观测方程。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最小二乘拟合求解待定参数,建立了南中国海主潮波的多项式拟合模型。用多种数据和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核和评估。验证了该模型明显比常用的Schwiderski全球模型以及较新的SR95.1全球模型更符合南中国海实际潮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