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的指导和社会需求的背景下,《医患沟通技能》课应运而生。天津中医药大学经过数年课程实践,逐渐形成一个集理论知识、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视频观看和综合考核等医患沟通技能的多模块模式,本文介绍了目前探索实践的现状,并从教师、学生、课程设置及考核模式等多方面做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52.
李兴平 《贵州地质》2005,22(3):188-191
本文对贵州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对勘探历史进行了回顾,对煤层气勘探受挫原因进行了浅析.指出针对薄弱技术环节进行改进,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勘探可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53.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如何在提前两年全面完成"十一五"工作任务目标的基础上,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江苏煤炭地质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全面回顾、反思"十一五"前三年的各项工作与取得的业绩,总结经验,提振信心,确立了"六个必须坚持"的奋斗目标,以及"六个坚定不移"的改革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4.
一次雷击楼顶女儿墙拐角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太原市发生厂一起新建建筑物楼顶女儿墙遭雷击的事故,事后山西省雷电防护监测中心协同有关建设单位等展开了事故调查。本文从雷击成因分析入手,发现在图审、验收以及施工变更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反思希望对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5.
冯建美 《地理教学》2011,(7):18-19,50
一、教材分析 在分析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区位选择和工业地域的形成之后,教材从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入手,以传统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的主要措施。使学生通过从“个”推知“类”,通过典型事例理解普遍规律与原理。通过完成“比较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区位形成条件的异同”这个活动,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和运用能力,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56.
刘晓明 《热带地理》2011,31(6):641-644
在各种危及旅游安全的自然灾害与公共事件频发、我国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迅猛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探寻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旅游安全与救助体系显得日益迫切.文中通过对中日两国旅游安全预警与救助体系进行比较分析,认为中日两国的灾后救援和预警均存在诸多问题,并对我国旅游安全预警与救助体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框架性的策略:倡...  相似文献   
57.
以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合作探究实验活动为例,研究合作探究实验的方式方法,剖析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诊断措施,借此引导师生深度思考合作探究的科学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58.
正每课一次调查、每天一次记录、每周一次评议,简称"每课一问""每天一记""每周一议",是为"三部曲"。我们提倡围绕课堂教学中的"低效"问题进行教后反思,即每课一次调查、发现问题,每天一次记录、反思问题,每周一次评议、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正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下面以初中地理为例谈谈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59.
正自1992年7月大学毕业至今,我一直在复旦附中任教。22年来,我重师德修养,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于课堂教学,孜孜求索教育科研,学生评价、综合考评和高级教师培训成绩等一直名列前茅。我一直这样认为:教育就是要满足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着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成长。鉴于这种教育理解,多年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实践:一、因学习而提升,因实践而成长从教以来,我一直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学习状态下工作、工作状态下学习的环境中:工作不久,便有机会参加了上海市青年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市中学教育  相似文献   
60.
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保继刚  张骁鸣 《地理学报》2004,59(Z1):132-138
自1978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存在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薄弱、研究内容范围较为狭窄、重复工作较多且整体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从以下角度反思中国旅游地理学25年的发展和问题,对这一学科将来的进步不无裨益.(1)学术研究与应用实践之间的关系.20多年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界始终以服务于国民经济为主攻方向,旅游地理学的应用价值被无限夸大,反过来制约了其他方面的研究拓展和深入.实际上,旅游地理学研究,绝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也需要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伦理.(2)研究的观念与目标.中国旅游地理学有必要树立新的研究观念,认清自身的研究状态.没有反省、没有自我的怀疑、没有批判和创新的研究,其研究贡献是非常有限的.(3)研究的方法与成果.实证研究在过去25年的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中是一种常见方法,然而,不能把利用数学和量化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看作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况且低水平的实证研究有时会成为无价值的案例堆积,浪费研究资源和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对研究成果应该有新的认识:该成果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国内外类似成果的差异(而不仅仅是差距)在哪里?如何确认和尊重该成果的知识产权?(4)应对危机与挑战.将旅游地理学者的学术贡献与应用性工作例如规划混淆起来评价的做法是不恰当的,因为这类评价将使旅游地理学者的"社会价值"掩盖或超越其"学术价值",并深刻地影响着他们在研究与应用上的精力分配,这就可能使学科本身面临严重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