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4篇
  免费   874篇
  国内免费   712篇
测绘学   891篇
大气科学   585篇
地球物理   542篇
地质学   1747篇
海洋学   910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452篇
自然地理   1100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214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208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24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和热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文中利用改进的K B模式和牛顿扩散方法及 196 1年以来的长江三角洲 (2 8~ 33°N ,118~ 12 3°E)地区的 4 8个测站的常规气象资料 ,估计了该地区近 4 0a来的蒸散量和感热通量。结合该地区的气温、太阳辐射等气候资料和 196 0年以来该区域土地资源利用变化等有关信息对该地区的潜热通量和感热通量的时 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可能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地区自 2 0世纪 70年代开始平均蒸散量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与 1980年相比 ,1998年区域年平均蒸散量减小了 2 4mm。区域平均感热通量与蒸散量相比在此期间变化并不明显。通过对该地区的云量、太阳辐射及土地利用变化资料分析认为 ,造成该地区平均蒸散量减少趋势的的原因之一是用于蒸发的能量即太阳辐射的减少 ,而造成太阳辐射减少的可能原因为云量及大气透明度的变化所至 ;原因之二是该地区地表覆盖条件的改变。近 2 0a来 ,该地区的水田、旱地及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分别减少 1.35 3% ,4 .4 4 2 %和2 .5 97% ,而城镇建设、工矿及其它建设用地面积则增加 3.345 %。耕地及水面的减小和城镇及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从整体上使区域平均蒸发量减少。  相似文献   
102.
对2001年8月台风低压-桃芝穿过山东半岛时产生的降水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台风低压在登陆初期雨强最大;地形对降水再分配起重要作用;前期较多的降雨和本次高强度暴雨是水库拦蓄量特别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3.
简述了GPS的组成及发展概况,以及如何利用地面GPS观测探测大气可降水汽量(PWV),从而可以得到高精度,几乎连续和实时的水汽序列,骤报降水量以及监测恶劣天气,为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4.
金刚石工具富铁胎体掺杂稀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稀土的加入量、加入形态和在混料中的均匀弥散性直接影响热压富铁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性能。改进的稀土掺杂工艺,保证了稀土在胎体中的均匀弥散性;通过试验研究了稀土的加入量与富铁胎体的抗弯强度、抗冲击韧性和孔隙率的关系,从而确定了稀土的最优加入量。通过差热分析试验,认为稀土可以改变富铁胎体的热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05.
李磊 《地质与勘探》2002,38(Z1):49-52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各行业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通过岩石物性数据库的建立,结合目前较为先进的GIS可视化技术,用Visual Basic语言作为集成开发工具,对江西省的岩石物性数据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对岩石物性数据库中的各参数进行了空间统计及分析,得到了适用于物性研究的易于管理的高效数据库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6.
河北省中东部平原区河道渗漏损失率分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引黄济翼(津)清凉江河道的输水资料,选择不同的研究河段,对河道渗漏损失率及与上游引水量的关系、河道入渗补给系数等进行了定量分析,探求了河北省中东部平原河道渗漏损失一般规律,可作为今后该区域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离散裂隙渗流方法与裂隙化渗透介质建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流体渗流模拟的连续介质方法通常适用于多孔地质体,并不一定适用于裂隙岩体,由于裂隙分布及其特征与孔隙差异较大。若流体渗流主要受裂隙的控制,对于一定尺寸的裂隙岩体,多孔介质假设则较难刻划裂隙岩体的渗流特征。离散裂隙渗流方法不但可直接用于模拟裂隙岩体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等渗流特征,而且可用其确定所研究的裂隙岩体典型单元体及其水力传导(渗透)张量大小。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1)饱和裂隙介质中一般的离散流体渗流模拟;(2)裂隙岩体中的REV(典型单元体)及其水力传导(渗透)张量的确定;(3)利用离散裂隙网络流体渗流模型研究裂隙方向几何参数对水力传导系数和REV的影响;(4)在二维和三维离散裂隙流体渗流模型中对区域大裂隙和局部小裂隙的处理方法。调查结果显示离散裂隙流体渗流数学模型可用来评价不同尺度上的裂隙岩体的水力特征,以及裂隙方向对裂隙化岩体的水力特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局部小裂隙、区域大裂隙应当区别对待,以便据其所起的作用及水力特征,建立裂隙化岩体相应的流体渗流模型。  相似文献   
108.
SK setV4.0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GIS中心2001年4月开发成功的、具有自主板权的专业GIS平台软件。它集成了现今较为先进的组件、控件重用,面向对象编程等技术,并以美国Inprise公司的BorladnC^ Builder编译软件为开发平台,提供了全中文菜单环境,不仅具有基本信息和多图层查询、相关分析动态监测、多因子分析、图斑编辑、自动演示、系统维护等功能,而且还具有快速响应的工具条、友好的对话框和较强的纠错机制,很适合缺乏专业GIS人才的县市级政府管理部门使用。文中还以贵州省沿河县资源遥感信息系统为例,对SK setV4.0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9.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对经常发生的工程事故,介绍了几种防范措施和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重要指标桩底回淤量的控制方法,通过防范工程事故、控制回淤量,从而达到提高桩基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滑坡钻孔倾斜量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简述钻孔测斜仪的测试原理、测斜管的埋设及钻孔倾斜量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钻孔倾斜量测数据评价、处理方法及量测深度修正的计算公式。对岩土工程深部位移监测和工程滑坡优化治理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