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148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91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4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湖北省潮汐形变观测异常及干扰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2013年湖北省数字化定点形变潮汐观测中的突跳、阶变、震颤等异常的分析发现,气象因素对形变潮汐观测的影响复杂:1)不同气压场控制影响形变观测的异常形态不同,但响应频率一致;2)台风对形变观测的秒值和分钟值数据在1~4秒和2~4分钟较高频段均有响应;3)台址条件不同,降雨对形变观测产生的畸变影响不同。影响范围一般在0~全日波频段且存在较大的噪声;4)短时大气温度变化对形变观测有一定影响,会使曲线发生抖动或暂态波动,在64~128分钟和128~256分钟较低频段上有响应。水库冲沙、水库蓄水、土石开挖等环境荷载变化对分钟值观测曲线产生明显阶跃、抖动型实时畸变。人员进洞、施工、仪器标定检修等人为活动对观测曲线的影响可直接识别。  相似文献   
82.
近年来拜因特网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之赐,如行动装置的盛行、随选设备的网络需求及海量数据的存取,等等,对于地理空间数据的消费者特性,相对以往的应用需求将会越来越复杂,旧有的信息系统与技术架构已渐无法有效负担多样的信息需求课题,为解决日益庞大的计算器运算,势必需引入新的概念与作法以因应变局。为有效解决上述课题,最为人所熟知且引用的即是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透过云端运算技术,串连更多因特网资源,以解决现有架构所无法处理的作业需求。而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地理空间数据的流通是否顺畅,决定能否达成云端服务的预设目标,而数据的流通除了政府的开放资料(OpenData)政策以外,本文将从资料运用的法律障碍、行政障碍及非技术性障碍等三个面向进行探讨,及建议可行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3.
张希  李瑞莎  唐红涛  贾鹏 《地震研究》2012,35(1):1-5,157
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前,山西、河北及其附近地区出现的定点形变、流体前兆异常,具有随时间推移从震区外围大范围区域向震区附近迁移、集中的趋势特性.通过构建异常信号传播函数,借助网格搜索—拟牛顿最小二乘法反演汇聚区域即推测可能的地震危险区,所得汇聚区域边缘距实际震中仅25 ~51 km、汇聚时刻与发震时刻仅差数天,且震前中短期阶段汇聚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84.
2002年甘肃玉门5.9级、2003年民乐6.1、5.8级及岷县5.2级地震前震区周围十几至二、三百公里范围内观测到一定数量、明显的跨断层短水准形变异常,其异常形态以加速、突跳或尖点突跳为主,具中期背景或短期前兆意义,反映震前断裂出现先逆断增强后松弛的变化过程,在转折松弛时段易发生地震.其异常空间分布、出现时间等与定点前兆异常具有较好的相互印证意义.  相似文献   
85.
邢喜民  王琼 《高原地震》2012,24(2):11-14
利用地震对应概率谱和累计滑动平均概率方法,选取精河水平摆卡尔曼滤波差值进行中强地震前兆定量的异常识别探索。探索中先是对精河水平摆卡尔曼滤波差值数据进行数据分布及各区间参数有震对应分布的研究,然后利用累计滑动平均方法得到滑动平均概率,从而检验地震对应概率谱在定点形变前兆异常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86.
对1998年6月南海北部20天的海流和温度定点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该海域内潮的特征及其能量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内潮的主要成分为O1,K1,M2与S2分量,其中全日内潮(O1与K1)的能量占主要部分。在观测期间,此四个分量的海流失量均为顺时针旋转,其潮流椭圆半长轴的最大值超过14cm/s。海水温度的变化显示出内潮存在准日周期振动,平均垂向振幅达到50m。观测到的内潮携带高能量且其活动存在不连续性,在观测范围内,全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2kJ/m^2及3.5kJ/m^2,半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1kJ/m^2及1.5kJ/m^2。  相似文献   
87.
2014年11月15日,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发生MS4.7地震,震源深度10km。在震中附近200km以内,甘肃省地震局共安装架设有14台各类形变观测仪器。本文通过对这些形变观测仪产出的分钟值观测资料做小波分析发现,在地震前1个月内共有11台(套)形变观测仪记录到了异常变化。其中:SSY、TJ、DSQ、SSQ型观测仪记录到异常的同步性非常好;CZB型观测仪记录到的异常比较乱,没有固定的规律。通过对这些异常变化的总结能够为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88.
在岩石板上切割出多条切缝并以石膏填充,将其分为3个构造特征区:A区(断层交汇区)、B区(左行左列岩桥区)、C区(右行左列岩桥区)。采用双轴加压、定点应变、声发射信息系统和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岩样破坏孕育过程中,各个特征区都出现了特大破裂。每个特大破裂发生前定点应变、激光干涉条纹图(应变场)和声发射信息都出现了特征变化。特大破裂的发生有先后,其前兆特征的出现也有先后,并且各区有各自的特点,某些前兆还可能在各区之间交替出现。研究认为,三个区的断层结构性质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的破裂顺序,甚至产生不同的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89.
吴亮  谢忠  陈占龙  马丽娜 《地球科学》2010,35(3):362-368
为了提高分布式环境下海量空间数据的空间运算的效率,解决空间分析处理模块在设计上与底层的数据库服务协议、空间数据模型等透明一致的设计问题.分析了分布式空间运算具备的基本特征,从空间运算任务分解和分布式空间数据的划分方法、共享数据复制策略、基于负载的数据划分策略和空间运算框架的缓存机制等几个方面讨论分布式空间信息的运算技术体系,并提出现阶段可行的实现框架.基于本框架开发的系统用于实际应用中,较好地解决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大规模复杂空间数据运算的效率问题.以分布式环境下的经典空间运算为例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框架设计新颖,提高了空间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90.
大容量气枪震源长江定点激发信号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地学长江计划“安徽段实验”是大容量气枪震源在长江的首次激发。本文针对布设在气枪固定激发点附近的流动台和周边固定台接收到的气枪信号进行线性叠加分析近场和远场信号的时频特性,利用叠加结果检测气枪信号的传播特性,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信号传播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岸首台可以接收到清晰的压力脉冲、气泡脉冲的体波和面波信号;②气枪信号主频为5Hz左右,随震中距的增加,压力脉冲信号衰减很快,信号主频频带变窄;③对信号传播距离进行初步检测,最近的传播距离为180km,最远共有3个激发点传播达到260km,夜晚激发信号传播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