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7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1024篇
测绘学   1331篇
大气科学   1013篇
地球物理   624篇
地质学   2059篇
海洋学   639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492篇
自然地理   483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332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66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95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4篇
  1942年   1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杨建新  陈安平 《铀矿地质》2008,24(2):96-100
文章阐述了呼斯梁地区地质特征、含矿地层特征、砂体分布、古层间氧化带发育及铀矿化特征,总结了该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指出该区西部纳岭沟矿段为下翼矿体,并有望发展成大型铀矿带,推测卷头部位位于其南侧,可能为皂火壕矿带向西的延伸,埋深大,较难控制;而东部农胜新地段铀矿化产于辫状河道的北侧,受灰色残留体探制,矿体埋深浅、地层结构有利,有望发展成新的铀成矿带.  相似文献   
22.
岩矿显微组构对水银洞金矿成因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西南水银洞金矿为产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中的超大型、高品位金矿床,矿床由多个金矿体组成.工业金矿体顺层产于龙潭组含煤地层所夹的玄武质、硅质、生物碎屑碳酸盐岩中.对水银洞金矿赋矿地层岩石以及矿石显微组构进行了研究,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为细粒黄铁矿,具再生边、粒内孔隙、铸模孔隙结构及镶边生物矿化构造、铸模式生物矿化构造,是一典型的具沉积一成岩组构.金矿化与硅化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金与SiO2来源于峨嵋山玄武岩的喷溢活动,主要金矿体更多显示与峨嵋山玄武岩准同生特征.矿床为沉积一成岩弱改造成囚金矿床.  相似文献   
23.
β-胡萝卜素酮化酶(BKT)是雨生红球藻虾青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根据GenBank中所收录的雨生红球藻BKT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高光照处理的雨生红球藻细胞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克隆出了β-胡萝卜素酮化酶基因(bkt)。序列测定结果表明,bkt全长960bp编码320个氨基酸。克隆的bkt序列与GenBank收录的BKT的cDNA(AY603347)序列只相差一个碱基。并对其编码的氨基酸进行了二级结构的预测和疏水性分析。同时将所克隆的bkt构建入衣藻叶绿体表达载体p64Dbkt,为基因的进一步表达研究及探索其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根据已知的β-胡萝卜素酮化酶(β-carotene ketolase,BKT)的cD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长距离PCR扩增获得了bkt基因的cDNA完整编码片段及基因组DNA片段,并对这些片断进行了序列测定。cDNA和基因组DNA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至少包括5个内含子,它们的剪切位点皆符合GU-AG规律。在比对结果中同时还发现一个19bp的短序列重复,该重复序列在bkt的cDNA和基因组DNA上都发生了多次重复,推测在BKT的表达调控中可能具有一定功能。另外,在序列比对过程中还发现本实验所获得的cDNA和基因组DNA序列与前人报道的cDNA序列之间都存在多处单碱基差异和19bp的短序列差异。  相似文献   
25.
本文主要介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网络与计算机应用的实时通信系统、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实时预报发布系统等目前实时运行的十项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26.
Lock-release gravity currents with a viscous self-similar regime are simulated by use of the renormalization group(RNG) k - ε model for Reynolds-stress closure. Besides the turbulent regime with initially a slumping phase of a conslant current front speed and later an inviseid self-similar phase of front speed decreasing as t^-1/3(where t is the time measured from release), the viseous self-similar regime is satisfactorily reproduced with front speed decreasing as t^-4/5,consistent with well known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相似文献   
27.
Wave induced excess flow of momentum(WIEFM)is the averaged flow of momentum over a wave period due to wave presence,which may also be called 3-D radiation stress.In this paper,the 3-D current equations with WIEFM are derived from the 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over a wave period,in which the velocity is separated into the large-scale background velocity,the wave particle velocity and the turbulent fluctuation velocity.A concept of wave fluctuating layer(WFL)is put forward,which is the vertical column from the wave trough to wave ridge.The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f WIEFM in WFL and below WFL are given separately.The parameterized expressions of WIEFM are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linear wave theory.The integration of WIEFM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equals the traditional radiation stress(namely 2-D radiation stress)given by Longuet-Higgins and Stewart.  相似文献   
28.
1 组织与分工日本 Argo计划由教育、文化、体育、科学技术部 (MEXT)和国土、基础设施、运输部以及气象厅和海上保安厅等 4个部门联合制定 ,并组织实施。日本海洋科技中心 (JAMSTEC)与全球变化探测性观测研究系统组负责延迟模式高质量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处理和分发 ;日本气象局 (JMA)则负责运行日本 Argo实时数据库以及 Argo剖面浮标资料的实时分发。2 计划与实施日本于 1 998年建立 Argo工作组 ,是国际 Argo计划的发起国之一 ,故也是国际 Argo科学组的首批成员 ,曾派代表参加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国际Argo科学组会议 ,并于 2 0 …  相似文献   
29.
Argo-认识和预测气候变化的全球海洋观测计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1 全球海洋观测网 (Argo)为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 ,海洋学界正在做一项雄心勃勃的事业 ,即设计并部署一个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以便对海洋从季节到十年间的变化作前所未有的长期跟踪观测。这项计划的实施 ,将使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和预测向前迈出一大步。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的现场支柱就是 Argo剖面浮标网 ,将为人类提供一个全球海洋次表层数据库。Argo剖面浮标观测网将由 3 0 0 0个自动仪器组成 (图 1 ) ,每个浮标每隔 1 0天发送一组取自 2 0 0 0 m到海面的温度和盐度剖面资料 (图 2、3 )。在全球大洋内每隔大约 3个经纬度布设一个浮标 ,其数据通…  相似文献   
30.
Gene specific primers and DNA probe we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18S rDNA cloned from the red tide alga Thalassiosira rotula. A 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 (RFQ-PCR)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rotula. The RFQ-PCR assay data showed that the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RFQ-PCR quite good agreement with those with the light microscope (LM) counting method,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RFQ-PCR could be a useful method for red tide alga det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