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55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主要研究一个从实际问题中提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模型、完整地解决了该模型极限环的存在唯一性以及不存在性问题、并对所得结果给出了实际解释。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常系数非齐次微分方程特解的算子解法进行了比较系统地论证和归纳,并对某些问题作了必要的注释。  相似文献   
93.
研究了各向异性扩散方程在心室超声图像去噪中的应用.首先对P-M各向异性扩散模型进行了分析,为了更好去除噪声并保留图像的边缘等重要信息,提出对扩散系数的改进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可达到更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94.
河道水体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微分方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前人提出并被广泛应用的瑞利分馏模型,指出了其优缺点。针对其不足,在作了一定的假定和简化的前提下,基于瑞利分馏原理和水力学基本定律分别推导了:①静止水体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揭示了静止水体的同位素组成与时间、分馏系数和蒸发率之间的关系;②河道中运动水体的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模型,导出了河道运动水体中稳定同位素组成与分馏系数、流速、流量、蒸发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最后通过数学推导论述了上述各模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上述模型的建立为定量计算和精确模拟运动水体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提供了确定性的数学基础,也为更客观、更充分的解译水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5.
利用偏微分方程抑制图像噪声已经被认为是具有显著效果的图像去噪技术。在阐述图像噪声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图像去噪的偏微分方程模型,并对偏微分方程中的参数选择进行了讨论。为了保持图像的边缘信息,对经典模型参数进行了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偏微分方程适用于图像噪声的抑制,并且可以在抑制图像噪声的同时,保持较好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96.
观测表明,高云的夏季块状分布和冬季带状分布,与低层赤道辐合带的夏季与冬季的形状十分相似;并且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单独存在。作者对这两个观测分析结果进行动力学分析,结论如下:1)由于印度洋北面是青藏高原与亚洲大陆,夏季不能在北面副热带地区形成反气旋,从而印度洋赤道北面为西南气流,导致了赤道辐合带在该地区断裂并且相应的深对流在亚洲季风区的块状分布。2)利用斜压超长波理论,将Rodwell等的亚洲季风单向模型(即非绝热加热导致季风形成)作了修改,扩展为双向闭合模型。印度洋跨赤道偏南风产生大范围水汽辐合,其与地形的共同作用,产生了降水云系的高层加热,由于Sverdrup涡度平衡关系,导致了低层的偏南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闭合过程,从而表明了亚洲夏季风是准定常的。3)通过详细分析涡度方程,证明除了恰好在赤道上之外,赤道辐合带上的水平辐合均会产生涡,并且这些涡由点涡(涡度的奇异部分)与各种尺度的涡(涡度的正则部分)组成。正涡度对应于云区,负涡度对应于晴空区,与赤道辐合带(ITCZ)的观测结果一致。4)由于辐合和切变产生涡,得到赤道辐合带和深对流的带状准定常维持的动力机制,即:由于赤道辐合带的辐合,其南北风辐合与东西风切变将产生涡,其与水汽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深对流的上升降水云系,而降水云系的潜热诱导上升,进一步加强了水平辐合,从而表明了赤道辐合带的带状准定常维持的中介是不同尺度的涡。5)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的原因是热带卷云和卷层云与流场是可以互相激发的,深对流不是其唯一的源。  相似文献   
97.
利用广义伊藤公式证明了混杂随机时滞微分方程(SDDE)在局部Lipschitz和广义Khasminskii条件下存在唯一解,从而涵盖了一大类非线性混杂SDDE.最后给出实例说明了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8.
时深转换是将地震资料解释成果转化为地质成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油田勘探实际资料为例针对几种不同的时深转换方法进行深入讨论.对于常速成图分区分深度进行幂函数拟合是最理想的办法,对于变速成图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的资料特征和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变速成图方法.通过变速成图计算误差的对比阐述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而根据不同的地质及地震反射条件,选择合适的时深转换方法,以达到最佳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99.
ALOSPRISM影像的姿态角常差检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ALOS卫星PRISM传感器的成像原理,构建严格几何模型进行直接定位.通过对ALOS PRISM 3景不同时间的影像进行实验,验证了姿态角常差的存在,并建立影像姿态角常差检校模型对其进行校正.利用1个控制点改正姿态角常差后,定位精度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00.
陈计划 《安徽地质》2011,(4):257-259,278
前常铁矿地质条件较复杂,摸清矿体形态,满足矿山生产三级矿量平衡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通过对前常铁矿-360m水平以上生产勘探揭露与原地质资料对比,发现矿体的分布、形态、产状、规模、连续性及资源储量变化极大,为典型的"鸡窝"状矿体,生产中必须重新认识和圈定矿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