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3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993篇
大气科学   20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162篇
海洋学   129篇
天文学   164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吴石虎  余旭初  许敏 《测绘科学》2010,35(5):60-61,256
SAR图像相干斑点噪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SAR图像的应用效果。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贝叶斯收缩去噪算法,采用双树复小波获取更多的方向特性,然后借助贝叶斯MAP估计器调整小波系数,达到去除SAR图像斑点噪声的目的。实验证明,本算法在抑制SAR图像斑点噪声的同时有效地保持了图像的边缘信息。  相似文献   
992.
雷达干涉测量(InSAR)和雷达立体测量(Radargrammetry)是使用SAR影像生成DEM的两种主动遥感新技术,前者利用反射雷达波的相位信息,而后者利用其灰度信息。本文利用ERS-1/2卫星对香港地区成像获取的SAR影像分别构成干涉像对和立体像对生成了DEM,并以外部DEM为参考,利用对比和统计方法分析了两种测量方法的精度情况和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993.
星载宽幅SAR干涉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春来  焦明连  蒋廷臣 《测绘科学》2010,35(6):42-43,261
星载宽幅SAR也称为ScanSAR,其干涉测量是一种宽测绘带的三维测高和变形监测模式。本文介绍了ScanSAR模式(Wide Swath Mode,WSM模式)干涉测量及其与IM模式(Image Mode)联合干涉测量的方法,提出ScanSAR干涉数据处理的具体实现方案,并通过实例验证了ScanSAR干涉测量不仅能得到与IM模式同样的监测结果,而且其覆盖面较广,易发现大范围的变形,尤其是大区域的缓慢形变。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研究多基线InSAR技术,充分利用长、短基线互补的优势来提高获取DEM的精度及可靠性,设计了一种多基线InSAR干涉图的直接法仿真方案。该方案采用正侧视成像模型,由F Leberl方程建立地面点坐标与像点坐标之间的关系,并针对机载多天线InSAR系统构成的多基线模式,直接由DEM中记录的地面点3维坐标计算像点坐标和干涉相位,再对干涉相位进行重采样以得到像点规则排列的干涉图。采用多套DEM进行了多基线InSAR干涉图的仿真实验,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验证了所设计仿真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西安地裂缝是一种典型的地质灾害,自首次出现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基于活动地裂缝造成的形变去相干特征,通过分析滤波后的差分干涉图的伪相干图来提取活动地裂缝的位置信息.采用两幅ERS影像对西安地区1992~1993年间的活动地裂缝进行了定位研究,通过与该时间段工程地质调查的地裂缝位置比较发现二者有很强的一致性.通过该时间段地裂缝水准对点监测资料比较发现活动地裂缝区域易于产生相位解缠粗差,因此在后续采用差分InSAR获取地裂缝不连续形变信息时需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观测刻有不同“构造”的试样在加压过程中的形变,研究不同破裂孕育区所表现的不同应变异常场特征。其实验结果与大同6.1级地震前后的应变场分布和运用雷达差分干涉技术测量的西藏玛尼地震、张北-尚义地震后的形变结果对比发现:(1)在一个大地震前后,孕震区出现特征形变场并可以由实验验证;(2)激光实时干涉计量技术与雷达差分干涉技术相似,激光全息技术可以在各种模拟条件下研究多种形式的形变异常场特征。建议用雷达差分干涉技术测量和研究孕震过程中的形变场特别是临近大震发生前的形变场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和观测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相时延处理软件是嫦娥四号(CE-4)任务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VLBI)测轨分系统软件配置项之一,利用其处理着陆巡视器X波段DOR(Differential One-way Ranging)信号时,观测弧段(scan)内偶尔存在残余群时延跳变问题.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VLBI信号接收和数据处理流程,从相关相位、频率、幅度和功率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将影响因素定位在昆明测站模拟信号异常;二是以scan内时延跳变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通过修正异常基线相关相位,研究残余群时延跳变事后改正方法,并利用定轨软件验证其有效性,升级了相时延处理软件.  相似文献   
998.
地球物理模型函数是一种常被用于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的风场反演方法。在使用该方法提取SAR数据的风速时,需要将风向作为输入信息,这导致反演风速的精度受风向精度的影响,且使SAR风场反演无法独立完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数值模拟获取仿真的组网SAR卫星数据,3颗SAR同时以不同的入射角观测同一海面。针对仿真的组网SAR卫星数据,发展了一种风场优化反演方法,可以在不输入风向的前提下反演风速,提供参考风向还可以进一步提高风场反演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9.
A file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continuously for three days, and the velocity variation was measured using coda wave interferometry. The measurement error is estimated to be around 10^-4, which coincides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error. The velocity vari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is up to 1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elocity variation and changes in air temperature, barometric pressure and solid earth tide was analyzed with linear least square fitting. The velocity has no dependence on air temperature, but displayed change of the order of 10^-6 - 10^-7 when the barometer or earth tide changed one Pa.  相似文献   
1000.
卫星捕捉到的四川大地震时的地壳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1月26日,发射了期待已久的地球观测卫星"大地".这个卫星搭载3个感应器,可到处观测地球表面,几乎全域.其中之一,合成孔径雷达PALSAR将电波发向地球,地表面接收弹回的电波.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法(InSAR),分析电波数据,即可得到观察到的地球表面的起伏和状态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