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测绘学   604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426篇
地质学   567篇
海洋学   264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中国地质调查局: 为使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协调有序、快速高效,部组织编制完成了<国土资源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予以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细化各级预案.各地要按照<方案>,进一步完善细化各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预案中要突出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的地质灾害防治职能.  相似文献   
132.
在综述国内LUCC驱动力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驱动因子.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基于非线性的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了建设用地演变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133.
震后早期快速、准确的余震预测对震后灾害风险应对和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十分重要.震后早期阶段地震目录不完整性是影响现有余震预测方法快速、准确预测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技术和模型的发展,使得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的余震预测成为可能.本文针对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难以开展有效的余震预测问题,分别从提升余震检测率角度阐述了匹配滤波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从统计地震学的余震补齐角度阐述了双尺度变换技术,从最大限度利用余震信息实时预测角度阐述了Omi模型和Lippiello模型等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方法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综合解决震后早期数据缺失阶段余震预测“瓶颈期”问题的技术路线,为从事地震检测、余震预测以及震后趋势研判等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34.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研究构造、地貌演化和气候变化相互作用的理想场所,前人研究主要揭示了晚始新世—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以来的快速剥蚀事件,缺乏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地貌演化过程的研究。次林错花岗岩已有的低温热年代学数据覆盖了整个新生代时期,为探索该区域新生代早期的剥露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该岩体新生代早期冷却事件是岩浆冷却单一作用的结果,还是受快速剥蚀作用的影响,目前仍然存疑,需要定量研究。因此,本文结合已有的岩石地化和年代学数据,对次林错花岗岩开展了锆石饱和温度和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研究。锆石饱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次林错花岗岩的岩浆结晶温度介于647~705℃之间,属低温花岗岩。一维岩浆冷却模拟结果显示岩体侵位时的最小围岩温度为160~120℃,对应深度约为3.7~5.0 km。结合锆石和磷灰石(U-Th)/He年代学数据,本文认为该岩体在晚白垩世—早新生代时期(67~40 Ma)经历了一期剥蚀量至少为2 km的快速剥蚀事件。已发表成果的综合分析表明,此次快速剥露事件可能是整个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存在的构造剥蚀事件,新特提斯洋的俯冲闭合与印亚板块的初始碰撞可能是触发此次大规模区域剥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5.
气象纸质表格历史资料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很重要的历史保留意义。数字档案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纸质原始资料进行收集、保存和提供各类数字信息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纸质表格扫描成像”+“图像碎片化处理”+“众筹识别”的快速数字化方法及系统,利用气象大数据资源,应用DBnet模型、DSCC算法等技术对纸质气象表格扫描图像进行图像碎片处理;通过用户的登录行为实现“众筹录入”,完成气象纸质表格资料的数字化档案工作。经验证,快速数字化系统的一录正确率约为99.7%,高于传统数字化人工键入的一录正确率(95.6%);录入时效比传统数字化提高了22.2%。该系统保证了数据正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气象纸质表格资料快速形成数字档案的目标,也为数字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冠疫情导致传统数字化人工聚集工作模式面临较大风险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介绍了野外地质试样中的萃取-X射线辐射测定法。该法的优点是仪器重量轻,价廉,耗电量小,简易,快速,组件部分成批生产等,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7.
用数字测高仪漂移测量研究电离层声重波扰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数字测高仪Digisonde中的漂移测量,常用来研究小尺度电离层扰动,如电离层小不均匀体的漂移。文中提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利用漂移测量数据中多普勒频移和到达角参量的最大熵动态功率谱,估算声重波一类大尺度电离层扰动的水平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作为实例,研究了Millstone Hill测高仪站的漂移观测资料,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数字测高仪漂移测量数据中,可有效地提取声重波一类大尺度电离层扰动的传播参量,在电离层动力过程的研究中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8.
快速序贯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序贯算法的基本原理,与kalman滤波的关系,和序贯算法的渐近性态,得到无先验信息的序贯算法不受初值的影响。实例分析表明,此序贯算法可适于方程系数阵的求逆、求解和病态方程的快速解算。  相似文献   
139.
为解决GP-1型γ射线谱仪能谱漂移的问题,在前置放大器与主放大器之间加一个螺旋电位器,使之可手动连续调节信号幅度,确保谱仪在运行中系数不变。叙述了B-γ-γ能谱法测铀、镭、钍的原理及含量的计算公式,并用改进了的GP-1型γ射线谱仪测定了铀镭平衡破坏样品中的铀,镭、钍含量。本工作相化学方法分析的结果是符合的。  相似文献   
140.
电子设备维修是一门复杂的技术。要做好这项工作,维修人员除要有系统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外.还要具备丰富的维修经验和应对突发故障及事故的能力及快速处理疑难故障的方法技巧。在电子设备维修中经常遇到设备由多个分机组成,电路复杂,各种连线密集的状况。若能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法,使得排除疑难故障过程化繁为简,才能保证业务设备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