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1篇
  免费   401篇
  国内免费   412篇
测绘学   236篇
大气科学   463篇
地球物理   251篇
地质学   620篇
海洋学   603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95篇
自然地理   39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1引言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更因其巨大的水文和元素循环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是自然界最具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1]。  相似文献   
142.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在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黎俊  孙安平  刘彩红  赵凯 《气象》2007,33(11):28-33
利用2003、2004年夏秋季在青海省河南县的地基双频段微波辐射计连续观测资料,在实施系统探测实验以进行辐射亮温值(TB(23.87),TB(31.65))与大气汽态总水汽含量(Q)和云中积分液态水含量(L)值反演处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云水特征,并进行了降水预测及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探讨。结果表明:在黄河上游河曲地区,7—9月纯晴天无云天气条件下,L值基本为0,表明了统计回归反演的显著性。多云条件下Q值和L值分别在3.76~4.75g·cm-2、227.34~859.42g·m-2的范围内。可降水云天气,Q值在5.23~8.65g·cm-2间,L值在421.18~1016.37g·m-2的范围内;积雨云个例分析表明,在降雨开始前近5小时的降雨酝酿期内,Q及L的增加有明显的波动,但在对流云出现并发展时,Q和L总是急剧上升,在降雨前达到一峰值;由河南站和西安站的Q、L值比较差异可以看出,Q、L值受水汽输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黄河上游河曲地区的人工增雨潜力有显著的优势;所计算出的降水预测阈值,可作为该地区人工增雨作业指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3.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冷轧薄板工程充分利用了原初轧厂的厂房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拆迁调整了原有综合管线,理顺了外部的铁路运输系统,工程建成后顺利投产,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44.
基于MODIS晴空数据的森林日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提出了一个基于MODIS数据参数反演的日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模型. 其中包括基于植被冠层叶面积指数和地表反照率的光合有效辐射比例能量平衡模型, 基于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水汽含量和Bird模型相结合的光合有效辐射计算模型. 日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所需的主要参数从MODIS数据反演获得. 为了验证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的估算精度, 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2003和2004年千烟洲和长白山观测站点的日净第一性生产力观测数据和模型估算结果对比, 结果表明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同时也将同期NASA的净第一性生产力产品加以对比, 结果表明千烟洲站点上2004年的NASA产品低估了净第一性生产力值, 但长白山站则高估了净第一性生产力结果.  相似文献   
145.
据南海中部1993~1996年颗粒通量的研究表明, 蛋白石通量可以用来指示初级生产力的变化, 这一结果为追溯南海第四纪冰期旋回中表层生产力的变化与东亚季风的演化关系提供了依据. 通过南海ODP184航次等6个站位生源蛋白石含量及其堆积速率的研究发现, 北部站位蛋白石含量及其堆积速率自470~900 ka以来明显增加, 并且冰期升高, 间冰期降低; 而南部站位自420~450 ka以来明显增加, 并且间冰期升高, 冰期降低. 这种晚第四纪冰期旋回中蛋白石含量及其堆积速率的变化反映了南、北部表层生产力呈现“跷跷板”式的变化, 即冰期冬季风加强, 北部表层生产力增加, 南部表层生产力降低; 间冰期夏季风加强, 南部表层生产力增加, 北部表层生产力降低. 北部ODP1144站和南部ODP1143站第四纪以来蛋白石含量与全球冰量(δ 18O)和轨道参数(ETP)的时间序列交叉频谱分析和以前的研究结果显示, 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变化可能有不同的驱动机制. 在轨道时间尺度上, 全球冰量的变化可能是东亚冬季风强度和时间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而岁差和斜率相关的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变化可能是东亚夏季风强度和时间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6.
地震期间电离层扰动现象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大量的关于地震电离层扰动现象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的几天或者几个小时电离层扰动被观测到,电离层前兆是确实存在.但要将震前的电离层扰动作为地震短临预报的工具,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用空间技术开展大区域范围内电离层参数的实时观测,如用地震电磁卫星、GPS台网、并和地面电离层垂测仪观测相结合,建立“电离层地震前兆监测系统”,无疑会加速这项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7.
鄂尔多斯盆地长91湖相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机制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新近的钻探和有机地球化学测试与研究,在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9油层组上段发现了一套湖相优质烃源岩,其平均TOC达5.03%,平均沥青"A"含量达0.8603%,有机母质类型——以低等水生生物为主要来源的腐泥型,并已达到了生油高峰的热演化阶段.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于湖盆的局部凹陷.各项有机、无机地球化学参数反映出长91优质烃源岩形成于淡水—微咸水、弱氧化—弱还原的半深湖相沉积环境.因此,高生产力是该套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薄层凝灰岩、纹层状凝灰岩的沉积,以及Eu显著正异常的发现,佐证了同期可能存在与火山喷发有关的缺氧地质事件.地质事件对长91优质烃源岩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8.
中温UBF与UASB两相厌氧系统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碑岭垃圾场渗滤液水质特性,采用以高效生物陶粒为填料的UBF反应器作酸化相,以UASB反应器作甲烷相的两相厌氧系统进行了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系统进水CODCr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3 887 mg/L和819 mg/L,UBF与UASB的HRT分别控制在10.3 h和61.7 h时,CODCr和BOD5总去除率分别为85.4%和90.1%,UBF酸化率达42.9%,BOD5/CODCr比值由0.21提高到0.39.  相似文献   
149.
在分析博尔塔拉河水文特征的基础上,对水化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博尔塔拉河的矿化度和总硬度等主要离子含量沿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上游到中游增幅不大,中游到下游开始呈直线上升,下游矿化度和总硬度分别超过1000mg/L和250mg/L,主要离子含量也增加明显,其变化特征与矿化度基本一致。上中游河段阴离子中以HCO3-占优势,阳离子中以Ca2 为主;下游河段阴离子中以SO42-占优势,阳离子中以Na 为主。水化学类型由上游向下游过渡变化的分带特征:从上游、中游到下游河水水化学特征依次主要表现为HCO3-型、HCO3-—SO42-型和SO42-型。  相似文献   
150.
利用昌吉市1961—1997年的逐日气候资料,对昌吉市1961—1997年多年平均逐日太阳总辐射进行了气候学计算,并分析了其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昌吉市太阳总辐射多年平均年日总量为22.82MJ.m-2.d-1,太阳总辐射在8~9月份最高,12月份最低,昌吉市的太阳总辐射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