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304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321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71.
2005年对于GIS软件企业来说,是最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是国家“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启动之年,在新的规划中,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创新、节约资源和区域协调发展。这要求我们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方式调配和开发我们的自然资源,要求我们在管理自然资源时不仅要做到局部精细化,更要注重整体的宏观性,这正是GIS的专长之一。国謇的宏观政策给广大的GIS企业,特别是以自主研发为基础的GIS软件企业,创造一个巨大的市场空间。然而,GoogleEarth来了,Go2Map被收购了,《导航电子地图标准》呼之欲出。有人担心地说业界面临重新洗牌的境地,有人却满怀期待地认为高潮还在后面。GIS到底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行业内莫衰一是。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国内部分知名GIS企业的老总们,请他们谈谈各自的看法。不求面面俱到,只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关注GIS的发展。  相似文献   
972.
针对InSAR数据处理中干涉相位解缠的效率问题,该文在Goldstein枝切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枝切解缠算法,对枝切法中积分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按一定原则生成枝切线,然后选择一个非残差点作为积分的起始点,利用行扫描算法进行绕过枝切线的积分,得到最终的解缠相位。通过实验验证表明,行扫描积分法在解缠速度上比常见的四邻域积分法更快,可有效提高枝切法的解缠效率。  相似文献   
973.
中小型不规则物体逆向建模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一个主要的应用方向,广泛用于产品外观设计及制造。但针对特大型JRC塑石工程,由于误差积累等主要因素,制约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该文提出三维框架控制扫描方案,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特大型JRC塑石工程高精度特征统计,并成功应用于山东东营某动物园特大型JRC塑石工程审计,为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提供了客观、有效的先进手段,具有较好的借鉴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4.
大陆地震观测中连续震颤波信号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陆地震观测中的连续震颤波,根据其信号特征和观测特点,在准确识别震颤波信号、提高信噪比、缩小信号范围等原则基础上,参考国际上对间歇式震颤的定位方法,对信号的识别、处理及定位方法和技术进行整合、改进,提出对这类信号采用的定位技术和方法流程,并应用该方法对中国大陆地震观测中几个由台风引发的连续震颤波信号进行定位和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和方法是可行的,其定位结果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975.
胡汉峰  楚志刚  魏鸣 《气象科学》2019,39(5):599-607
双偏振天气雷达Z_(dr)系统偏差是影响雷达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C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对90°仰角天顶扫描数据在Z_(dr)系统偏差订正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增加90°仰角定点观测模式,讨论并确认了方位旋转关节对Z_(dr)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双偏振天气雷达雷达Z_(dr)系统偏差订正中加入了方位旋转关节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90°仰角数据,不仅可以对接收双通道不一致造成的Z_(dr)固定系统偏差进行订正,还能够进一步检测由方位旋转关节衰减不同引起的误差;利用90°仰角数据对Z_(dr)的系统偏差进行订正,稳定性和精度较高,满足双偏振天气雷达Z_(dr)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76.
申嘉伟  周博  付茹  库泉  汪华斌 《岩土力学》2022,(S1):312-320
通过自动单轴加载系统对不同粒径和形状的钙质砂颗粒进行了单颗粒压碎试验,同时借助于显微探头观测记录钙质砂颗粒的压碎过程和破碎模式,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粒径、形状和干湿条件等因素对钙质砂颗粒破碎强度和破碎模式的影响。此外,通过原位X射线μCT扫描支持下的微型单轴加载装置分别对两个钙质砂颗粒的压碎过程进行了高精度扫描,利用图像处理和分析技术对内孔隙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形状类似时,钙质砂颗粒的粒径越大,特征强度越低;粒径相当时,块状颗粒的特征强度最大,片状颗粒次之,刃状颗粒再次之,条状颗粒最小;钙质砂颗粒的破碎过程可以归纳为3种裂纹形式和3种破碎模式,分别为单裂纹、交叉裂纹、拱裂纹和模式Ⅰ、Ⅱ、Ⅲ。μCT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破碎产生的裂纹主要集中于内孔隙较密集处。这说明内孔隙结构对于钙质砂颗粒的破碎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7.
为了获得层状页岩各向异性三维变形场特征,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层状页岩开展单轴压缩试验,并利用Micro-CT原位扫描,以原位扫描获得的数字图像作为变形信息载体,基于局部数字体积相关法(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简称DVC)和全局DVC方法计算单轴压缩条件下层理页岩变形场,研究页岩变形演化的层理效应。结果表明:随着载荷增加,页岩试件整体位移场梯度逐渐向层理方向演化。不同层理页岩试件的高应变集中区呈现出不同的模式,0°试件受张拉和剪切作用共同影响,在中部区域应变集中明显,裂缝集中于中部发育;45°试件在加载后期张拉应变和剪应变集中区同时出现,裂缝发育遇层理面出现明显拐折,裂缝的演化由张拉和剪切作用共同控制;90°试件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张拉应变集中显著,裂缝沿垂直层理面平行发育,试件破坏受控于张拉作用。Micro-CT的高分辨率原位扫描图像结合局部DVC和全局DVC获取的变形场和应变场能够反映各向异性页岩的变形破坏规律,为页岩变形演化的层理效应研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978.
样品经碱熔分解,热水浸取,干扰元素铁、锰、钴、镍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与钨、钼分离。分取清液,在硫酸-苦杏仁酸-氯酸钠-辛可宁底液中,钨和钼均能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分别为-0.76V和-0.25V(对饱和甘汞电极而言),固定试液体积,混合底液用针管一次加入,节省了稀释、定容、混匀的步骤,在JP4000型示波极谱仪上一次扫描同时测定钨和钼的峰电流,以峰高为纵坐标、含量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直接计算出样品中钨、钼的含量,方法检出限(以三倍标准偏差计算)钨0.21μg/g,钼0.17μg/g,测定体系中,钨、钼分别在0.02~10.0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79.
杨红军  何磊  魏敏  王胜利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11):136-138,142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地表空间匮乏促使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快速发展.地下空间三维信息的采集、处理、建模、管理需求促使三维激光扫描应用向地下空间延伸.移动三维扫描系统通过GNSS实时定位、IMU惯导系统定姿解算每个时刻扫描仪的位置和姿态,进而得到准确的三维点云数据,在GNSS完全失锁时,还需进行标靶纠正.对隧道内控制标靶布设方案进行了研究,通过纠正IMU的漂移和位置偏差,得到高精度点云数据.  相似文献   
980.
在三维扫描中,由于扫描设备自身的限制或待测地形(物)的特点,获取的点云数据中往往会有大量的空洞,不仅对后续的建模有影响,而且会导致生成的地形图失真,所以必须要对点云空洞进行修补.本文首先分析了曲线曲率内插法的工作原理,根据实际地形所测点云的空洞,并结合计算机软件,对点云空洞进行修补.对修补后的空洞点云,选取空洞处的点位,采用平差法,对修补点云进行精度分析和质量评价,从而论证了采用曲线曲率内插法进行点云空洞的修补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