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140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32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51.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可持续发展理论自诞生以后就成为各个学科研究的焦点和前沿课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过程。本文针对小型城镇特点,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设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项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维度的基础指标,总体上反映了小型城镇各方面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小型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借以系统地评价小型城镇长时间序列的城镇发展可持续性的变化情况,并以海南省澄迈县为例进行理论验证。  相似文献   
952.
2008年"5·12"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汶川地震后,地震灾区危害性大的滑坡多采用截排水沟、挡土墙、抗滑桩、坡面减载和坡脚反压等措施进行了治理,总体防治效果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现场调查,结合地震扰动区地质灾害特点,提出了地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运行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地质灾害本体因子、防治工程技术因子和社会影响因子3个一级评价指标和12个二级评价指标,并建议将防治效果(R)划分为4个等级:良好(R≥0.85)、较好(0.70≤R0.85)、一般(0.6≤R0.70)、差(过于保守或失败,R0.6)。以汶川震区平武县魏坝滑坡为典型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震扰动区滑坡防治工程防治效果评价模型,计算获得魏坝滑坡防治效果R值为0.63,总体防治效果一般,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953.
苏南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是全国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和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地质灾害是影响苏南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尝试以重要性、危害性和易发性3个要素作为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对苏南地区进行地质灾害区域划分,并在区划基础上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对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将苏南地区划分出地面沉降重点防治区和滑坡塌陷重点防治区2个重点防治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防治区。评价结果对于苏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54.
渔港避风能力对于渔业防灾减灾至关重要,是当前渔港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渔港避风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总结归纳出选址条件、水域条件、渔港建设和渔港管理4大类影响因素,同时探讨了渔港避风能力的定义和内容界定,最终选取港址环境条件、渔港建设及功能、避风管理水平3个准则层共10个指标,建立渔港避风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为开展渔港避风能力评估和现代渔港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5.
针对以往OpenStreetMap(OSM)数据质量评价中只考虑片面评价指标或只考虑单一层次评估对象的不足,本文选取典型研究区,以来自政府规划机构的权威数据集作为参照数据,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设计了质量评价指标与空间层次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粒度OSM路网目标数据质量评估模型,从单一目标、群组目标和整体目标3个粒度,集成构建集个体数量控制与群体结构控制于一体的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并解决评估模型中隶属度确定与最优组合权重赋权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OSM数据质量的多维度多层次综合度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可为基于VGI数据源实现相关行业应用提供实证依据和可靠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956.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国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冷疏影  李秀彬 《地理学报》1999,54(2):177-185
国内外有关土地资源的综合研究自7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基础学科--土地科学,进入90年代,在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化过程中,着眼于土地动态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被列入核心研究领域;最近,旨在更好地掌握土地质量变化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又被土地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几大国际组织确定为优先研究项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有关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源起、概念框架、最新进展及在研项目的情况。  相似文献   
957.
城市现代化基本概念与指标体系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提出了城市现代化的六个标志,选择了八大要素30项城市现代化指标,制定了我国城市现代化工标准,城市现代化类型以及不同规模城市的现代化分类标准。同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可比性,简洁性的我国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纱。  相似文献   
958.
香港花岗岩风化分级化学指标体系与风化壳分带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火成岩的化学风化过程实质上就是碱、碱土金属组分水解淋失与脱硅富铁铝化的地球化学过程。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处于整个化学风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因而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风化度指标。笔者在对香港九龙两个地方5个钻孔共计150件不同深度、不同风化程度的样品化学全分析结果与岩土风化程度宏观判别结果的相互对比、选择和确认的基础上,建立了香港地区花岗岩风化岩土风化程度工程分级的化学指标体系。这一研究成果的提出不仅有利于提高花岗岩风化岩土工程分类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而且可以为风化岩土工程特性与风化作用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9.
本子专题在以往几次攻关研究的基础上,以1年时间尺庶目标,对于地震学、地形变、地下流体和地电、地磁等地球物理学科,应用四川地区20多年或尽可能长时间的观测资料,在监测区作全时空扫描,地有震、无震背景开展系统研究,对前兆指标和判定方法的预报效能进行科学评价,研究各种指标的相互关系,力求形成有区域特色的有效的中短期地震前兆指标体系和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960.
干旱区绿洲型城市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以奎屯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洲是干旱区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干旱区绿洲城市土地的高效集约化利用不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同时是实现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城市用地经济效益水平、城市用地规模合理性、城市内部用地合理性、城市土地生态系统以及城市对绿洲生态环境的影响五个方面,选择26个因素作为参评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及线性加权函数建立干旱区绿洲型城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数学模型。以奎屯市为例,对评价指标体系数学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可持续利用具体对策,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