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99篇
测绘学   595篇
大气科学   139篇
地球物理   328篇
地质学   274篇
海洋学   103篇
天文学   103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根据“变换光束测图适用范围的再认识”一文的论证和实际作业的经验,变换光束立体测图完全可以利用常规航摄象片进行作业,无需再对航摄象片倾角作额外的限制,但由于相对定向,绝对定向,平面定向的相关性,且象点坐标在作业中不可能完全在标准位置中,以及各种误差的累积,操作各步动作需相互结合,逐次趋近。  相似文献   
72.
73.
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一些统计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4.
从高斯光束经过光学系统的传输与变换规律出发,借助于高斯括号的性质,研究了激光束光学系统的变焦特性,导出了机械补偿式激光束变焦系统的变焦方程及补偿点位置方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75.
本文在分析地形图误差的主要来源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已编印出版的1:10万、1:20万、1:50万、1:100万4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了抽样量算,提出了评定地形图精度的方法;分要素(包括经纬线网交点、河流交叉点、道路交点、居民地图形中心点)讨论了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标准。  相似文献   
76.
77.
华北地区的地震层面成象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本文根据华北地区(东经110.5°-123.0°,北纬30.5°-41.5°)1981-1984年间7520条P波到时资料,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应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获得了不同深度(横切片)的速度图象。层面成象的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2.华北地区的大地震几乎都发生在高速、低速区的过渡带上。3.深度为14km的层面速度图象与熟知的地质构造非常相似;深度为75km的层面速度图象存在三个明显的低速区,它们分别位于郯庐断裂带、太行山前断裂带和山西断陷带,这一结果有利于关于上述地区为大陆裂谷带的认识。 本文在获得三维速度图象的同时,还重新确定了该区的129个地震的震源位置。  相似文献   
78.
本文通过清代历史文献资料考证和现场人物访问、地貌及震害地质调查,将原定于金州镇的1861年金州6级地震震中迁至新金县普兰店以东的惠屯附近,两地相距约42公里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标量衍射理论出发,结合一定的物理意义,直接导出了一步彩虹全息术的成象位置公式;并根据可观察再现象的条件,从理论上导出了较为完整的成象位置关系表;并从中选出一部分成象位置关系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0.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准确地计算区域生态环境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可以对稀缺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同时起到生态保护的作用。研究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1)采用RS技术,对新疆哈密地区1990年、2000年、2005年中巴资源一号卫星(China Brazil Earth Resources Sat-ellite)数据进行解译,形成1990年、2000年、2005年哈密地区土地覆被图形数据和相应的属性数据,确定相应年份各景观类型的面积;(2)参考有关研究并结合哈密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各景观类型的单位生态用水定额和需水定额,进而计算出1990年、2000年、2005年哈密地区的生态用水量,并以2005年哈密地区生态用水量为主要依据计算出保持哈密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的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哈密地区生态环境整体保持在现状水平不致恶化、局部区域生态环境(巴里坤湖区)有所改善的生态治理目标,区域内生态环境需水总量为7.526×109m3,这一庞大的需水量将对该地区水资源配置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当结合各类景观的地物空间位置特征进行分析时,发现该区域生态用(需)水量最大的景观(低覆盖草地)可以利用山地积雪融水进行自给,区域内实际需要规划配置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66×108m3,仅占区域生态环境需水总量的3.53%。在区域生态用(需)水计算过程中应考虑各种景观类型的生态用(需)水量的时空差异性,以保证水资源调配的科学与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