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557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08篇
地质学   7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海原—六盘山构造区为青藏高原东北部构造变形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历史强震活动频繁,是研究青藏高原NE向扩展的重要窗口和地震孕育过程的理想场所。文中处理了跨海原-六盘山断裂2014—2020年期间2个轨道的时序Sentinel-1A/B SAR数据,获得了该区域InSAR视线向现今的地壳形变场。融合公开发表的近十多年时间尺度的水平GPS地壳运动速度场,获得了研究区高密度地壳水平形变场。对比GPS、水准和InSAR观测结果,以及GPS-InSAR融合的高密度水平形变场,分析讨论了该区域的地壳形变、应变场特征及其与构造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GPS和InSAR观测表明,1920年海原8.5级大地震的震后黏弹性松弛效应在海原断裂南侧至今仍较为明显;2)GPS-InSAR高分辨率水平形变场表明,狭义海原断裂左旋滑动速率的递减主要发生在中东段,而中西段递减并不显著,可能与海原断裂向六盘山断裂之间由左旋走滑向逆冲推覆构造转换有关;3)六盘山断裂中—南段的地壳垂直形变和水平形变场特征均显示,该段断裂可能处于强震孕育的中晚期,根据反演得到的断层运动参数和地震地质资料,估算六盘山断裂中—南段发生强...  相似文献   
132.
用GPS水准法测定单点垂线偏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GPS和水准高差观测数据计算单点垂线偏差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测定垂线偏差的误差源,研究了观测方案与成果质量的关系,提出了保证垂线偏差测定精度的观测设计准则。通过与天文大地方法观测结果的实例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3.
从实际实施跨河水准测量的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精度的比较,并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单向观测的高差计算公式及对跨河水准测量的高差中数中误差进行的估算,验证了利用高精度全站仪实现高精度跨河水准测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4.
在地形测量中,若要利用GPS获得的高程信息,通常要求将其大地高转入到我国常用的正常高系统。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高程拟合原理及常用的两种拟合方法,结合实例说明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中,GPS水准高程拟合的可行性,并通过两种高程拟合方法的比较,作出相应的精度评价,得出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5.
哈尔滨市二十道街跨江桥水准控制测量的设计与实现为哈尔滨市非冰冻期跨江工程开了先河,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该工程精度优良,高于设计标准。该工程整体组织科学,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航道局及市政局下一步施工提供了高等级的起始控制资料,为二十道街跨江桥整体工程的进一步施工提供了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36.
针对长达上百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长江河道演变及航道航运工程,如何有效利用GPS高程信息使其成为工程项目需要的正常高,是长江河道勘测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就此阐述了GPS水准的原理、方法及数学模型,并给出了GPS水准拟合精度的评定方法和指标;并结合长江三峡坝下游荆江河段河势控制工程实例,用不同的GPS水准拟合方案,通过对拟合结果分析表明:在平原地区,GPS水准联测点点间距约为10公里左右均匀分布在整条测线上,采用二次多项式曲面函数进行拟合所得到的结果可以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7.
一般情况下间接平差模型在平差前都给出参数的近似值,由于水准网观测值总能够由参数近似表示,在平差前可以不给出参数的近似值,直接进行平差,平差值为参数的估值。因此本文通过对间接平差模型的简化,基于MATLAB语言的丰富的数值计算功能和独特的GUI功能实现了任意网形的自由水准网、附合水准网经典平差系统的开发。用假设检验理论对平差结果从理论上进行可靠性分析,并用一个实例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平差结果是可靠的,系统可以对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以及等外任意网形的自由水准网、附合水准网进行经典平差,平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8.
大灰厂断层形变测量结果的地质解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忠宁  焦青  龚复华 《地震》2004,24(3):69-78
对大灰厂断层形变测点的36年基线、水准观测资料进行了系统研究,将观测值的变化转换为断层的水平和垂直活动量,并从断层活动方式与所受压应力方向的关系研究了华北地区邢台一唐山地震时段和大同一张北地震时段,以及在八宝山断裂(大灰厂段)上显示的地震前后断层异常活动特征及相应的应力状态。认为对跨断层形变测量资料的分析研究不仅要通过一定的数学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更应当从断层活动方式及应力状态进行地质解译,以探索孕震过程中的断层活动信息。  相似文献   
139.
为了获取云南地区现今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特征,收集了云南地区1992—2016年的2期精密水准观测资料,采用基于GNSS连续站垂直形变资料约束的平差方法,对区域整体地壳垂直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滇西北区域地壳整体表现为隆升,垂向速率为2—3mm/a,滇南区域显示地壳沉降速率为-1—-2mm/a,并在下关—永胜和思茅—景谷一带存在地壳形变高梯度带。收集了该地区30多年的跨断层场地观测资料,计算了所跨断层的三维活动量,得出了断层现今活动状态和异常特征,认为滇西北和滇中南地区的场地多数表现出异常活动的现象,其中楚雄、剑川和永胜的监测断层现今表现出与地质背景相反的走滑和拉张特征,峨山、建水和通海场地所处断层在张压性质上与地质背景相反。结合区域水准和跨断层观测分析结果,从“面”和“线”上得出滇西北和滇中南地区存在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异常,构造应力积累较高的结果,加之缺震背景显著,认为应关注该区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