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0篇
  免费   644篇
  国内免费   687篇
测绘学   253篇
大气科学   282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2707篇
海洋学   686篇
天文学   250篇
综合类   181篇
自然地理   46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43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07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56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军  吴积善  游勇  程尊兰 《山地学报》2003,21(2):223-227
通过对云南蒋家沟粘性泥石流的野外观测 ,讨论了粘性泥石流残留层的定义特征 ,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 ,分析了残留层易形成时段的特性 ;分别对一次泥石流过程、若干阵泥石流和一阵泥石流残留层的变化进行了相关分析 ;最后用观测数据分析了泥石流残留层的减阻作用  相似文献   
102.
从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金属矿床成矿条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根据作者多年来对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成果,参考了国内外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个新的成矿流体分类方案,并评述了我国若干典型金属矿床的研究状况,由此探讨了金属矿床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03.
金山金矿热液蚀变粘土矿物特征及水-岩反应环境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粘土矿物是流体作用过程中水—岩反应的产物,因此其特征反映了流体活动的特征和水-岩反应的环境。金山金矿蚀变粘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和绿泥石组成,其中,蚀变糜棱岩中的伊利石含量大于绿泥石含量;而蚀变超糜棱岩中的绿泥石含量大于伊利石含量。蚀变糜棱岩中伊利石的多型为2M1,超糜棱岩中为2M1和1M。金山金矿蚀变绿泥石的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其为富铁绿泥石,由蠕绿泥石、铁镁绿泥石和密绿泥石组成,绿泥石中Fe、Mg质组分不仅来自围岩,而且也有一部分来自流体。利用地质温度计计算绿泥石的形成温度为206-258℃,流体的f(O2)为10^29.56~10^-31.48。本文认为金山金矿热液蚀变为酸性蚀变,其环境为还原环境,流体作用的水/岩比较高;在水—岩反应过程中,流体中的Fe、Mg、Si为带出组分。粘土矿物的形成机制为溶解—迁移—沉淀。  相似文献   
104.
大庆油田部分三元复合驱抽油井结垢现象比较严重。井中结垢损害抽油设备,增加了生产成本。通过运用XRD,IR,SEM和化学分析手段对抽油井垢的研究发现,垢的主要化学成分为CaO和SiO2,其含量分别为67%和28%,油井垢中的主要矿物成分是罕见矿物——六方球方解石。六方球方解石呈微晶状(1—10μm),并常常以微晶聚集的球粒状出现,同时伴生有无定形SiO2。呈游离态的SiO2和有机质对于六方球方解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徐琳  邹永廖  刘建忠 《矿物学报》2003,23(4):374-378
除了极少数非常陡峭的山脉与撞击坑和火山通道的峭壁外,整个月球表面几乎都被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岩屑和岩块的混合堆积物即月壤所覆盖。由于月球无大气层等特殊环境,太阳光长驱直入,太阳风粒子直接注入到月壤细小颗粒上使月壤中富含稀有气体等太阳风粒子组分。本文在系统阐述月壤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月壤中稀有气体的来源及其浓度与月壤的成熟度、月壤颗粒大小、月壤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进而利用已有的探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月壤中氦-3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06.
贵州寒武系底部黑色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贵州寒武系底部形成的黑色层状硅质岩,岩石展布广,层位稳定,厚度较大。硅质岩的δ^30Si值为—0.1‰~0.9‰,平均0.314‰;δ^18O值为12.8‰~21.2‰,通过δ^18O值计算出该区硅质岩形成温度82.2~162.5℃;硅质岩富含Ba、As、Sb、Bi和U,呈明显的Ce负异常。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主要成因是热水沉积作用。同时由于硅质岩主要是热水来源,所以在讨论其形成环境时还结合了岩相古地理的方法,指出该套硅质岩形成于深水缓坡至浅水滞流海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07.
以往常有两种误区:(1)认为单斜岩层边坡只要坡脚处岩层不被切断,就不会破坏;(2)植树绿化和排水设施的设置总是对边坡的稳定性有利的。文章通过野外调查和力学模型分析了坡脚处岩层未被切断的白云堡豪苑观光塔处单斜岩层滑坡的形成机制,认为该滑坡属于顺层边坡溃屈型的板裂破坏——溃屈破坏,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及剩余滑动力。分析表明,人工开挖后边坡的防治方法和措施不当对该滑坡的产生起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盲目的植树绿化和排水沟设置成了边坡不稳定的主要诱导因素。由此可见,边坡(滑坡)防治措施的选择对其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提出切中要害的滑坡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8.
北京地区3500a来的气候与环境变迁——兼论昆明湖的沧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中沉积物的沉积特征的研究,结合历史记载,对昆明湖水域的形成时间和发展过程有了深入的了解,据此对北京地区3500a以来的气候与环境变迁作出了科学的划分,为探讨北京地区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将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09.
Mineral deposits are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rth's crust,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Earth.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Earth, controlled by the gravitational contraction and thermal expansion, lighter elements, such as radioactive, halogen-family, rare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and alkali metals, migrated upwards; whereas heavier elements, such as iron-family and platinum-family elements, base metals and noble metals, had a tendency of sinking to the Earth's core, so that the elements iron, nickel, gold and silver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Earth's core. However,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stratified structure of the Earth, the existence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viscosity differen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Earth resulted in vertical material movement manifested mainly by cascaded evolution of mantle plumes in the Earth. The stratifications and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Earth were interdependent and constituted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mantle-core movement.  相似文献   
110.
山西省曲石湾地质灾害分布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恶化,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或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灾害事件。地质灾害是人类社会的重大灾害之一,它在我国种类多,分布广,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及重要设施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际资料分析,详细论述了曲石湾地质灾害的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初步分析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该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和气象影响着地质灾害的发生,其中大气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最后为其治理提供可靠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