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0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440篇
海洋学   802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湘南生物礁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2.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的胶结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发育最好的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组合的胶结作用,识别出七种胶结物类型,详细描述了它们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礁组合的胶结作用史。  相似文献   
73.
贵州南部晚石炭世一种新的生物礁类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黔南晚石炭世普遍发育了一套台地相的碳酸盐岩地层,其中多种底栖生物十分繁盛,为深入开展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等陆续发现了一些新型的造礁生物,其中一种重要的造礁生物是一种类似藻类的生物。通过大量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工作,笔者等发现:这种生物是黔南晚石炭世的重要造礁生物类型之一,它在台地边缘生物碎屑滩上以多种生长方式构建礁体。该生物具有两种生长形式:一种是生物体呈波状延续生长,弯曲环绕,层层叠置形成不同类型的纹层或席状;另一种是生物体在纵向和横向上相互交叉,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网格状形态。这种礁体的发现,丰富了石炭纪生物礁的类型。  相似文献   
74.
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二叠系礁灰岩的岩石、岩相、沉积演化和油气地质特征的分析表明,生物礁主要发育于中二叠统栖霞阶昆克拉契组和巴立克立克组,以亮晶藻粘结灰岩为主,具有堤礁的特点。二叠系礁灰岩较大的厚度表明,当时礁体生长速率与礁基沉降(或水体加深)的速率匹配较好,具有进积型沉积的特点,这与当时塔里木地块内部的退积型沉积特点是不一致的。礁灰岩的原生孔隙较小,可以作为中等烃源岩,在哈拉峻盆地的东南侧和乌什凹陷北缘的覆盖区之下可能构成与礁灰岩相关的油气远景区。  相似文献   
75.
对厦门市无居民海岛猴屿进行生态退化主要原因诊断和生态修复制约因子评估方面的研究,从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结合上,提出工程护岸护坡、客土改良、乔-灌-草合理配置及种植品种选择、生态修复管理等生态保育和生态重建措施.部分措施已经有关方面采纳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6.
生物礁与油气田、金属矿床的相互关系讨论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生物礁因其高孔渗特性而往往成为高产油气井、大型油气田的极好储集体。生物礁与礁硅岩套形成的地质背景、岩石、矿物、生物组合均有很多相似之处。礁—白云岩化—膏盐—油气矿床—金属矿床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生物礁有关的油气藏、金属矿床赋存的盆地有一个共同的地质背景:均是拉张的裂谷环境,盆地基底破裂,深部物质(包括上地幔物质)大量涌入盆地,这种深部流体一方面携带大量金属成矿元素形成热水沉积矿床;另一方面,富含CO_2,CO,H_2,CH_4的流体与生物礁中的有机质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油气田。生物礁与油气藏、金属矿床不仅仅存在空间联系,可能有成因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77.
西藏甲马弧内盆地的形成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西藏冈底斯带的甲马弧内盆地是随着甲马岛弧的发育而产生的,沉积了一套演浅海相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物,主要由碎屑岩与海绵礁灰岩构成,在盆地内的上侏罗统至白垩系中,共识别出七个3级层序,包括1个I类层序和6个Ⅱ类层序,重新建立了该区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层序地层的研究表明,盆地的演化可划分为具深切谷的碎屑陆架阶段,碳酸盐台地与海绵礁形成阶段,滞流的碎屑陆架阶段,无障壁海岸的碎屑陆架阶段和具障壁海岸的碎屑陆架5个阶段。  相似文献   
78.
笔者从相对海平面升降对礁生长发育控制角度建立新的生物礁成因分类(进积礁、并进礁和退积礁),提出南盘江地区(含十万大山盆地)茅口期为由两向东进积的进积礁,长兴期为并进礁.据此推断南盘江盆地和十万大山盆地均有可能存在茅口期层位相当于Yabeina和Neomisellina化石带的潜伏礁带,但存在长兴期潜伏礁的可能性不大.  相似文献   
79.
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海洋旅游资源的四大优势。然后详细划分了海洋及有关旅游资源的成因因型,共划为海岸、海岛、海洋生物、海潮、海洋气象气候和海岛人文景观六大类,并进一步细分和举出实例。文中将广东硇洲火山岛归入大陆岛,将台湾兰屿火山岛归入大洋岛。对台湾、海南中型岛屿则侧重于其海滨及附近海岛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海洋旅游资源中列表表示与海滨、海岛有关的13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接着介绍了上海、深圳、港、澳、台等13处主要沿海旅游区。最后提出加强海洋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80.
在藏北巴青县马如乡布曲组中发现中侏罗世Liostrea障积礁,据造礁生物不同可分为Liostrea障积礁和Cyanobacteria-Liostrea粘结-障积礁。它们多呈似层状和层状,单个礁体厚4-8m,累计总厚为20-25m。Liostrea是一种单体牡蛎状的双壳类动物,分为左右两瓣壳,左壳强烈膨凸,右壳扁平,系以左壳固着生活特化而成,在本区构成了Liostrea群落和Cyanobacteria-Liostrea群落,代表温暖、清洁的正常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