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6篇
  免费   895篇
  国内免费   1029篇
测绘学   2508篇
大气科学   797篇
地球物理   543篇
地质学   2459篇
海洋学   1010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790篇
自然地理   3544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91篇
  2022年   389篇
  2021年   505篇
  2020年   399篇
  2019年   502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334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668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503篇
  2011年   534篇
  2010年   513篇
  2009年   572篇
  2008年   593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496篇
  2005年   401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9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电子地图导航技术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娜  李响 《测绘科学》2012,37(3):132-135
导航技术在用户使用电子地图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在拓宽地图学和地理信息工程领域中将电子地图导航技术分为了6类:显示设备、信息重构、缩放+漫游、概览+细节、焦点+上下文和基于提示的对象可视化技术,并构建了电子地图导航技术框架研究的漏斗模型,并对框架中的地理任务分类、导航技术分类、导航技术理论、可用性研究和评估方法以及最后方案的复用5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92.
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历经10余年的发展建设,在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决策和信息社会化需求方面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围绕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信息资源整合建设实践,系统地阐述了网站的整合目标、原则、分类体系,着重介绍了系统架构、实现方法与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993.
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集知识、模型和决策为一体的鄱阳湖湿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地生态经济建设中环境污染及水文监测、洪涝灾害预测、湿地土地规划时空演变模拟以及水利枢纽建设等不同行业相关业务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隔离的矛盾。  相似文献   
994.
以位于印度尼西亚Kalimantan热带雨林地区的1幅具有3个通道的雷达图像为研究对象,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体进行提取,在分割的基础上,经过分层分类,充分利用影像的光谱信息、拓扑信息、形状特征等构建知识库进行分类,实验结果理想,相对传统基于像素的图像分类分析方法结果图斑完整,提高了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分析当前城市电子地图色彩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分类理论,探讨了该理论产生的原因和理论概况。通过对各种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分类的粗略比较,将地图色调宽泛地定义为五种基本类型:清新淡雅型、热烈奔放型、知性沉稳型、甜美柔媚型和专业高效型。通过大量的检索和实践,分别归纳得出各个类型的地图色调配色参考系数,从而搭建出一个城市电子地图色调定位的色彩设计数据库并进行了实践。实践表明该库的建立对普通用户设计地图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6.
在分析国内外主要湿地分类系统、总结有关湿地分类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双台河口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湿地景观分类体系。利用1988年、2001年和2007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分析研究区内湿地景观类型的变化特点,以及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1988年到2007年,研究区内以天然湿地为主,但天然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比重从72.68%降到56.64%;人工湿地面积比重逐渐上升,从2.93%上升到11.86%,增加量为1988年人工湿地面积的3.04倍;非湿地面积的比重从24.38%变化到31.50%。人为因素已成为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97.
利用遥感分类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基于1996年和2006年两时相的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TM卫星影像数据,采用监督分类和分类后处理方法,对研究区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0年间北京城南地区城乡结合部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并以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相互转化最为显著;耕地和大范围水域面积较大幅度减少,城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大幅度地增加,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在10年间从北向南进行了大范围地移动。  相似文献   
998.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研究区,利用2011年9月拍摄的WorldView 2遥感影像,建立湿地资源解译标志,采用人机交互方式进行湿地资源调查,为哈尔滨市道外区湿地保护及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9.
地理国情监测中地表覆盖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国情监测的基础是地表覆盖,但目前面向地表覆盖的分类系统大多局限于科学研究中,尚无相应的分类标准。因此,需要对相关资料与文献中有关地表覆盖的分类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为建立具有实用性与适用性的地理国情监测地表覆盖分类体系及制定分类标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植被发育斜坡非饱和带大孔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气候温湿的滑坡灾害易发区,根系通道、动物通道、干裂缝、管道及团聚体间的结构性孔隙等大孔隙普遍存在于斜坡非饱和带中.采用微观观察、化学分析和现场试验方法并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大孔隙界定、大孔隙类型和主控因素、大孔隙三维空间结构及大孔隙时效稳定.不同测量方法的差异和大孔隙密度时空变异性是目前大孔隙定义缺乏统一性的原因.大孔隙尺寸不能作为唯一标准界定大孔隙,必须考虑其三维几何形态.多因素控制大孔隙的成因和类型,其中根系通道、裂缝和结构性孔隙对优先流有显著贡献.需从三维几何学和拓扑学方面进一步研究大孔隙三维结构.枯枝落叶层是大孔隙抵御环境因素扰动的重要屏障,但大孔隙域与周围基质域水量交换对大孔隙时效稳定是不利的.深入研究以上问题对植被发育斜坡优先流模型的改进和发展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