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217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电磁测量方法是近年来进一步发展的地学三维成像技术之一。根据煤层自燃的地球物理特征,本文在研究波动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适于煤层自燃监测的电导和介电率解释参数和处理方法,并且经过典型煤层自燃地区的试验,获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气了设备在安装施工上的缺陷和维护保养不当常常会诱发出一些安全事故,严重的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尤其是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同精尖设备的采用,加强电气设备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电气安全夫程与制度,研究各种电气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而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保证安全用,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重点阐述了电气设备火灾事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矿井内因火灾的灰色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为色系统理论,结合煤矿实际 ,对影响矿井内因火灾的指标进行灰色聚类分析,以确定其危险程度。这种分析方法提高了聚类的分辨性和准确性,而且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以及效果明显之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聚类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地球长波辐射与特大森林火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广猛 《地学前缘》2004,11(2):424-424
过去人们把森林火灾原因归结于雷击、气温高或人为因素。1994年东北林业大学的王述洋等人将天、地、生的相互作用原理和规律引入森林火灾研究,初步阐述了森林火灾年季变化与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北太平洋海温、地震活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森林火灾重灾时段多与地球自转运动速度急剧变化、强地震高发期相伴。既然  相似文献   
16.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至今记忆犹新,使人们认识到防御森林火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油库、加油站雷击危害的特点是危害大、损失大、影响大。加油站多建在市区,一旦发生雷击并引发火灾,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会更大。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油库、加油站前期的设计图纸基本上没有经过防雷管理部门的审核。从近几年的检测情况看,加油站的防雷设施并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雷击隐患。为防患于未然,除应完善油库、加油站的定期防雷检测制度外,还应加强油库、加油站建设前期的防雷设计审核工作,从源头上消除雷击隐患。  相似文献   
18.
王岩  李丽琴  张筱青 《地质论评》2016,62(2):375-380
惰质组是煤中一种常见的显微组分。它不仅能用来鉴别成煤前植物的木炭化程度,而且还是泥炭沼泽古环境恢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欧洲学者利用惰质组成功推算了地史时期三叠纪—侏罗纪之交(T—J)的古火灾温度及类型,并重建了古植被类型及泥炭沼泽古生态环境变化。与其它方法相比,利用煤中惰质组含量及其反射率进行古环境恢复的工作对于植物种类繁多、沉积岩层中夹杂的煤层或煤炭、尤其对于古气候环境波动较大的地质转折时期最为理想。因此,利用惰质组的部分参数对我国含煤沉积盆地的古生态恢复以及成煤环境的研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森林大火的真正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大火真正起因于地球排气中易燃还原性气体在腐殖层的临界积聚(气体体积分数大约为5%~6%)。现场气体(H2,CO)系统测量结果证实了这一点。测量结果显示,该林区腐殖层中H2、CO质量分数分别为(10~170)×10-6(本底值为0·5×10-6)和(2~60)×10-6(本底值为0·5×10-6),二者均远高于大气本底值数十到数百倍,而且未燃区的测值显然高于1998年燃区。  相似文献   
20.
赵晓旭 《测绘通报》2020,(5):101-106
城市层面的火灾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火灾危险性、危害性及救援能力等方面。本文选取火灾危险性评估进行针对性研究,在大数据思维的指导下,以相关关系代替因果关系,采用多源数据对评估指标权重、分值进行率定,得出福州市城区火灾危险性时空分布图。首先利用高德地图API对消防历史出警记录进行地址解析,将近万条火灾出警地址空间落点,获得福州市历史火灾空间分布;然后综合城市用地性质现状、用地开发性质、人口分布热力图等多源异构数据,探索其与历史火灾空间分布的相关性;最后以福州城区为例,初步实现具有充分数理支撑的火灾危险性评估方法,形成火灾危险性动态评估成果,为城市消防规划等提供支撑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