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32篇
  免费   1853篇
  国内免费   1353篇
测绘学   5312篇
大气科学   1438篇
地球物理   2174篇
地质学   2318篇
海洋学   1255篇
天文学   201篇
综合类   1083篇
自然地理   75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433篇
  2022年   434篇
  2021年   561篇
  2020年   349篇
  2019年   622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530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582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624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698篇
  2010年   563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386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314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58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75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52篇
  1991年   143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65年   1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9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41.
地统计学分析技术及其在气象中的适用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凤英  曹鸿兴 《气象》2002,28(12):3-5
首先论述了地统计学的一些特点,然后从变异函数和Kriging插值两个方面介绍了地统计学的分析技术,最后讨论了地统计学在气象研究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42.
高精度GPS网的统一与数据处理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隋立芬 《测绘学报》2002,31(1):93-93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由不同部门先后建成了全国GPS一级网和二级网、国家GPS A级网和B级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以及全国GPS地壳运动监测网和区域地壳形变监测网等.分布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和岛屿,总计2 400多点. 对于我国早期布测的各个GPS网,由于观测时刻卫星星座和星历的不完善,接收机的精度偏低,且由于财力不足,同步观测仪器少,各单位不得不分期观测、分级观测、分区观测.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致使各个GPS网的兼容性很差;在标定基准方面,并不具备全球背景,各个子网存在着明显的系统差和基准定义差;资料零乱,信息不能共享,使用效率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现有各个GPS网,使其发挥整体效益,特别是利用网络工程基准站和基本站的高精度观测信息提高现有GPS网的精度,维持大地测量动态坐标框架,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对这些高精度GPS网的联测和观测资料的联合处理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提出了全国GPS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联测的设计思想.完成了全国GPS一、二级网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联测的技术设计方案,并用于实际联测. 2.系统地讨论了高精度GPS网数据处理的平差方法及其对应基准的意义,提出了基于Bayes理论的GPS数据处理方法,推导了相应的参数估值公式及其验后协方差估值公式,推导了基于不同基准、不同历元平差结果的转换公式. 3.详细研究了GPS数据处理中基准站的选取、基准站坐标的约束等问题,首次系统地讨论了基准站选取的几何意义、统计意义与物理意义,提出了基准站选取的一般原则. 4.建立了同时顾及坐标框架系统参数和地壳运动参数的GPS网联合平差模型.使用该模型可使块体的运动参数与全网的坐标转换参数相分离,从而提高所求坐标转换参数的精度和可靠性,并用多组GPS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5.利用国内多个GPS网的联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块体的相对运动特征,讨论了相应的应变场,为研究我国的大地构造及地球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约束. 6.将抗差估计理论用于地壳运动应变场的分析,推证了应变参数的抗差估计解式,以及观测误差对各类解的误差影响函数和解差函数,分析了观测异常对应变参数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3.
大地测量相关观测抗差估计理论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相关观测异常诊断、质量控制是测量数据处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分别从方差膨胀模型和相关权元素压缩模型入手研究了相关观测的质量控制理论和方法;给出了误差影响函数;构造了方差膨胀函数和权因子收缩函数;利用观测量的等价协方差阵和等价权矩阵讨论了相关观测质量控制的计算方法。该等价协方差矩阵和等价权矩阵不仅保持了原有协方差矩阵和权矩阵的对称性,而且保持了原有协方差矩阵的相关性不变。计算结果表明异常观测的方差膨胀法和等价权法能有效地控制异常观测对参数估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4.
地面起伏对成像及雷达景象匹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勤  李启炎 《测绘学报》2002,31(Z1):50-55
景象匹配是飞行器导航与定位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的雷达图像匹配由于具有全天候的特征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析了实时雷达图像成像方式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地面高程起伏对雷达图像构像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导出在实时雷达图像上,图像像点位移与地面高程起伏的具体关系;以及为了保证一定的匹配定位精度,对于实飞地区地面起伏的定量要求.同时还对导航定位匹配所用的参考基准图受地面高程起伏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并对理论情况和实际图像进行了计算分析与比较,最后得出在给定匹配精度的情况下,生成参考图时对成像区域内点之间的高差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945.
GIS中地籍宗地面积的方差分量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小华  赵建国 《测绘学报》2002,31(Z1):109-112
探讨在地籍宗地数字化的面积处理问题中,把已知面积数据和数字化坐标同时作为观测值的面积处理方法.采用方差分量估计,解决已知面积数据参与平差时的权的确定.通过实例分析,认为采用条件平差方差分量估计方法来对宗地面积处理,能够更加合理地调整已有面积与由数字化坐标得到的面积值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46.
介绍了一种用于隧洞、矿山井下等地下工程的测量设备的结构特点和技术特点以及仪器的使用方法。说明使用该设备,无需专人特灯照明和锤球对点,就能实现点下对点,测量过程中,仪器及觇牌的对点、整平、照准、读数、给向全过程单人操作、省工、省时并能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947.
VC++6.0环境下GPS接收机串口通信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简单介绍了GPS接收机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例详细介绍了计算机与GPS接收机进行数据传输的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Win32 API通信函数的文件读写方式;另一种是通过VC^ 6.0提供的MSComm控件实现。  相似文献   
948.
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粗差检验与抗差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观测值中含有粗差时,检验表明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结果同样含有粗差,且粗差还可能会发生转移,为有效地抵制粗差和随机模型差的互相影响,指出了发生这一转移的原因,介绍了基于双因子等价权的抗差估计,并针对相关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抗差解求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法矩阵0值溢出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49.
广义岭估计的直接解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广义岭估计的直接解法,该解法不需计算岭参数,可直接求得具有最小均方误差的解,并举例证实了该解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50.
用极大似然法估计一元 p_范分布参数σ。在 μ、p已知的条件下 ,得出 ^σp 是σp 的无偏估计及 npλp·^σpσp服从 χp 分布 ,进而给出方差的假设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