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393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测距方程;非线性强度;最小二乘;高斯-牛顿法;牛顿法;病态方程  相似文献   
62.
自动推算室内接入点坐标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基于位置服务的应用与发展,室外和室内定位技术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WiFi定位技术的不断完善下,室内定位技术有了广泛的应用,但是,WiFi定位技术的两种定位方式均需预先知道室内网络接入点的精确坐标,这一要求无法满足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定位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估计的自动推算室内接入点坐标算法。该算法借助在室内外交界处同时获取卫星定位信息和WiFi信号的RSSI信息,巧用分段RSSI测距算法提高长距离RSSI测距精度,结合残差绝对和最小的M估计改进距离交会定位算法,最终推算出室内接入点的三维坐标,实现自动化推算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定位精度比常规距离交会最小二乘算法提高了50%,能够快速实时较精确地推算室内接入点的坐标,进一步完善了WiFi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63.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在远程遥控、续航时间、飞行品质上有了明显的突破,从而为其在电力线巡检作业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在基于无人机影像巡检拍摄的电力线进行提取的时候,引入电力线一定处于两端塔杆所确定的铅垂面内的约束条件,从而根据约束条件稳定的实现了同名导线点的对应。在进行电力线实时测距时,采用铅垂线轨迹算法对交跨地物进行测距,快速判断电力线下方地物距离,并作出预警判断。  相似文献   
64.
顾及大气延迟效应的YG-13A斜距标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大气延迟时变误差影响遥感卫星十三号(YG-13A)斜距标定精度的问题,提出利用顾及大气延迟时变误差的斜距标定方法提高其斜距标定精度的策略。首先,利用基于NCEP气象资料和全球TEC数据的大气延迟改正方法来计算各标定景的大气延迟改正量。其次,将各标定景的大气延迟改正量代入斜距标定模型中。最后,在地面布设高精度角反射器控制点的情况下通过顾及大气延迟时变误差的斜距标定模型求解斜距测量系统误差,从而提高和验证斜距测量精度,角反射器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均优于0.1 m。利用嵩山遥感定标场地区的4组不同拍摄模式下获得的YG-13A卫星影像数据对比试验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斜距定标方法,在顾及大气延迟时变误差的情况下,4组数据的斜距改正值离散度均有所下降。利用太原、天津两个区域3景影像验证斜距改正后的精度,最小值为0.55 m,最大值为0.91 m,均值为0.70 m。试验结果证明了顾及大气延迟时变误差的斜距标定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5.
钻杆自动装卸技术作为智能钻探装备领域的关键技术,制约着煤矿井下钻探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现有钻杆自动装卸系统主要依靠机械结构和接近开关进行定位,存在定位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钻杆位姿识别算法,利用摄像机拍摄含有合作目标的图像,解算摄像机与合作目标之间的相对距离和姿态,通过固定坐标变换,推导钻杆相对于机械手的位姿,引导机械手进行钻杆自动装卸。首先,确定系统总体方案,利用小孔成像原理和张正友标定法建立摄像机成像数学模型,求解摄像机内外参数;然后,使用棋盘格标定板作为被测钻杆的合作目标,根据小孔成像模型和空间成像关系,建立空间任意平面的单目测距模型,计算得到相机光心与合作目标点的距离;最后,通过摄像机成像模型得出合作目标的姿态矩阵,结合摄像机内外参数,经坐标转换求解得到合作目标在世界坐标系中的姿态矩阵,再通过固定坐标变换完成钻杆位姿识别。为验证算法准确性,在室内进行了钻杆位姿识别试验,试验中对每张现场图片进行重复测距与姿态估计,结果显示钻杆距离识别偏差在0.12%之内,钻杆姿态识别偏差在1.08%之内,满足钻杆自动装卸精度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目视觉技术的钻杆位姿识别算法真实有效,利用该算法可实现钻杆定位智能识别,提高钻杆自动装卸精度和钻探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66.
李洋  张润宁 《测绘学报》2015,44(4):363-369
应用求解沿轨迹重力异常的垂线偏差法以及求解空间分辨率的交叉谱分析法,建立了高度计测距精度与沿轨迹重力异常反演精度以及空间分辨率的关联性模型。首先依据卫星测高原理,给出了沿轨迹重力异常的误差传播公式,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推导交叉谱分析中一致性系数与信噪比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高度计测距精度与空间分辨率的解析关系。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雷达高度计测距精度与沿轨迹重力异常反演精度成正比关系,与空间分辨率成幂函数关系,即高度计测距精度提高m倍,沿轨迹重力异常反演精度提高m倍,全球海域平均空间分辨率提高m0.464 4倍。将数值仿真结果与相关文献中对实际测高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分析及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7.
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系统采用的是双向单程伪距测量机制。因此设备时延包含在伪码测距的测距值与钟差值之中,这对系统的测距精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针对这种设备时延,提出了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终端闭环校准方法。实验及分析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并为系统的下一步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68.
一种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双向单程伪距测量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DRTS)终端系统总体构架,阐述了在系统中使用的技术,并搭建了基于DSP+FPGA的双向测距与时间同步系统软硬件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此系统的码速率为5MHz、中心频率为15MI-Iz时,测距和时间同步的分辨率可达0.15cm和5ps(@1S),采用不同频率源时测距和时间同步的精度分别为1.038m和3.46ns,采用相同频率源时分别为0.28cm和9.43ps(参考频率稳定度1×10^-10/d量级)。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测量精度优势,但考虑通用性,此系统的硬件仍需进一步优化,软件上需要做到码速率可调。  相似文献   
69.
在中国区域定位系统(Chinese Area Positioning System,CAPS)中,带通滤波器是用户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宽频测距码来说,其群时延特性是测距的重要误差来源之一.分析了接收机码跟踪环路,给出相关函数估算测距偏差,对带通滤波器群时延开展仿真分析,并研究了改进接收机设计以优化群时延特性的方法.研究对GNSS接收机的射频和环路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0.
本文利用1992年LAGEOS卫星全球SLR标准点资料对该卫星进行精密定轨,求得残差均方值均小于8cm;在残差分析中,发现目前的SLR标准点资料中含有野值,而且,一些资料有很大的系统偏离。这种情况会对LAGEOS卫星精密定轨和精确的卫星大地测量产生不利影响。第三代SLR系统的测距精度虽然已达厘米级甚至更高,但是,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厘米级的测距精度就有些问题。因此,对第三代SLR系统获得的观测资料必须进行野值剔除,剔除标准一般取为中误差的3倍;对系统偏离大的通过也必须剔除,剔除标准可以宇为每站历年^/bi和^τi的均方值的3倍,因系统偏离可以由^/bi和^τi反映出来。此外本文对距离偏差和时间偏差(以后简称时距偏差)的确切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