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46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566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561篇
地质学   21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运动的随时间而变的电离层所引起的多普勒频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了电离层的变化和运动引起多普勒频移的物理机制,假定了一个包含多种因素的电离层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电离层反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公式以及穿过电离层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公式。这些公式把多普勒频移与电离层及不均匀团块的电子密度变化、层和团块的运动速度以及地球磁场强度变化等参数直接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电离层频高图换算为电子浓度垂直分布剖面图方法中的Titheridge联合换算方法作了适当的修正和补充,并对此方法的误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3.
本文分析了电离层风发电机理论中影响电流分布的几种主要因素,认为电离层电导率模型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计算太阴日变化(L)电流体系时,本文放弃了过去习惯采用的无限薄球壳的电导率模型,使用了分层电导率模型。考虑电导率随高度的变化以及电导率极大值的高度随纬度的变化,得到了与观测结果较为符合的理论L电流体系。本文的结果还指出,在处理某些全球性发电机理论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假定电离层为距地面等高度的无限薄球壳,而必须同时考虑大气潮汐振荡的特性及电导率随高度的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发展三维电导率模型对于电离层风发电机理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4.
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建立区域电离层模型的理论和方法,讨论该模型在实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结合具体算例与利用伪距观测值计算的电离层模型的精度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5.
用双频GPS观测值建立小区域电离层延迟模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介绍了用双频GPS伪距观测值建立区域性电离层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型的初步结果表明,该电离层模型建立后,可为性病区域的广大单频用户提供在天顶方向优于0.4m精度的电离层延迟改正量,且具有30min以内天顶方向优于0.4m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6.
GPS测量的电离层误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世杰 《测绘通报》2001,(12):27-27
  相似文献   
87.
1998年5月磁暴磁层电流体系的地磁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低纬度地区地磁场的短时变化主要由以下电流体系产生:电离层发电机电流(IDC)、对称环电流(SRC)以及由部分环电流和Ⅱ区场向电流及其电离层回路组成的内磁层三维电流体系(PRFI).此外,由Ⅰ区场向电流及其电离层回路组成的电流体系(FACI)所产生的低纬地磁场也是不可忽略的.本文针对1998年5月1-6日的大磁暴,首先利用多个同子午线台站对的数据分离并消去由IDC电流产生的Sq场.然后,通过线性建模分离其他电流体系产生的磁场成分.结果表明:(1)发生在5月1-6日的磁暴可以分为两个过程,PRFI和FACI电流体系在1-3日不明显,在4-5日伴随着亚暴强烈发生.(2)SRC的变化情况在第一阶段同Dst指数相似,在第二阶段明显滞后于Dst指数.(3)在5月4-5日,PRFI在SRC之前增强,随着PRFI和FACI的恢复,SRC开始增强.这一结果为我们了解环电流和场向电流的形成以及它们的关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88.
非单一电离层扰动场的台阵探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真实的TID一类大尺度电离层扰动是非平稳和色散的,而且是统计非单一的.本文首先给出了描述这种真实扰动场的数学模型,进而导出了联系台阵探测可测量与扰动场传播参量的观测方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求解观测方程的时频分析方法.这一台阵探测数据分析的新方法,既能分离出非单一电离层扰动场中各种准单一扰动成分,又能获得准单一扰动成分传播参量随时间的演变和随频率的色散.分析实例表明,本文方法分辨率好,精度高,结果可靠,是适用于TID一类大尺度电离层扰动台阵探测数据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9.
GPS点定位:软件与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子卿 《测绘学报》1992,21(2):116-122
  相似文献   
90.
本文利用欧洲非相干散射雷达数据,分析研究了电离层不同等离子体参量对大气重力波的响应之间的关系.应用这种关系,发展了一种在垂直于地磁场的电场可以忽略等简化假设下,由电子密度和离子沿场速度的同时测量数据,反演求解较高(约250km以上)F区中引起TID的重力波传播参数的方法.用此法对一典型TID事件进行分析计算,所得结果与全波解数值研究结果很好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