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6篇
  免费   692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1669篇
大气科学   100篇
地球物理   736篇
地质学   713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80篇
综合类   356篇
自然地理   152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75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21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61.
飞行物体虚拟环境仿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飞行物体虚拟环境仿真系统包含的主要技术,重点讨论了虚拟环境中视景系统构建的关键问题,如场景建模、模型驱动及视点的控制与变换等。  相似文献   
62.
63.
用北半球陆地上48个地面电离层垂测站资料,以及国际参考电离层IRI 90模式,考察1985年1月6~7日F2层电子密度最大值日变化的纬度剖面和经度效应. 结果表明,在亚洲地区的20°N~30°N内,F2层赤道异常“喷泉效应”产生的NmF2“北驼峰”最高,其最大值出现在中午,或稍迟时间. 30°N ~50°N区域内,NmF2的白天峰值幅度逐渐下降,峰值时间移至午前约10:00 LT. 更高纬度(50°N~62°N )台站上,中午前后NmF2出现双峰,傍晚有谷值,夜间又再次抬升. 欧、美地区的低纬台站很少,但借助IRI 90模式分析可发现,在270°E经圈上,“喷泉效应”造成的“北驼峰”幅度最小,而且随纬度增大时,NmF2白天幅度下降也不明显,即纬度剖面的经度效应非常显著. 对中国、日本地区台站资料的小范围经度差异分析表明,在驼峰区的90°E~140°E内,各站NmF2无明显差别;但在中纬地区30°N~50°N内,中国西部上空NmF2白天变化幅度较大,且较为陡直,而中国东部和日本台站上空则相对平缓.  相似文献   
64.
通过求解中性大气Navier Stokes动量方程建立了一个时变的三维风场理论模式,利用目前新版的中性大气模式NRLMSISE 00及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式IRI2000作为输入参数给出热层风场. 基于该模式,计算得到中等太阳活动年磁静日风场的变化形态及其受电场和离子曳力的影响. 同时,将Navier Stokes动量方程作不同形式的简化,并利用简化模式与本文的模式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中性大气Navier Stokes动量方程中黏性项以及非线性项(U·Δ)U的作用. 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伪三维风场模式给出的结果更为合理,而简化模式在某些地区尤其在低纬和赤道区不适用,黏性项及非线性项的作用不可忽略. 本文所建立的风场模式将对研究电离层动力学过程、电离层与热层的耦合过程以及空间天气学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66.
南极中山站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的初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数字式电离层测高仪DPS-4的原理和特点,在中山站的安装和调试,从扫频电离图所得到的初步结果表明,中山站冬季电离层F层存在明显的磁中午现象,而电离层Es层与极光粒子沉降有很大关系;漂移测量的结果表明,电离层漂移主要是水平方向的运动,并且具有大体一致的日变化模式,显示出在极区存在逆阳对流。  相似文献   
67.
VRGIS及其在向家坝水电站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491-495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流域水电开发中的重要控制性工程.该工程地质构造复杂,勘测数据庞大,地质工作者很难对其工程岩土体的分布规律有一个整体和直观的把握.为了适应这一当代巨型水电工程建设的需要,作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R)与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向家坝Ⅶ坝址虚拟漫游信息系统(VRGIS),实现了对坝址区三维地质模型的手动和自动虚拟漫游,对地层、断层、水位面的实时查询,对模型的任意切剖、输出等功能,这对直观地反映场地地质信息的分布,整体把握场区地质构造辅助工程决策具有积极意义.该套系统在向家坝水电站的成功应用表明,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8.
The closure of third stage diversion channel for the Three Gorges Dam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closure discharge, large drop in water surface, and high gap velocity. 1D and 2D flow mathematical models were used in this paper to simulate the hydraulic conditions during the closure. The variation of discharge in the diversion channel and the drops in water surface shared by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cofferdams were computed using the ID model, and the detailed hydraulic patterns in the diversion channel were simulated using the 2D model. The compu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esigned closure scheme for discharge of 9,010 m^3/s was feasible for construction, while the designed closure scheme for discharge of 12,200 m^3/s was inapplicable.  相似文献   
69.
运用改进系统建模法对南海气象数据的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建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动态数据建模方法,对南海气象数据中的温度进行建模并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根据模型推导出格林函数、逆函数和自协方差函数等,并讨论了南海气象数据中温度模型的稳定性、可逆性和合理性.对系统的频率特性和谱函数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建模过程中的一些图像.根据模型的适用性检验发现,对所研究的气象数据而言,ARMA(4, 3)模型是最合适的,具有平稳可逆性.所有的建模和分析过程在MATLAB上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建模方案简便易行,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系统的合理模型.  相似文献   
70.
储层建模中几种原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层地质知识库的建立是储层建模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它为建模提供基本的条件数据及各种统计参数。本文总结了建立地质知识库的主要步骤及基本内容。在资料较少的情况下,需要借助原型模型来提供一些无法直接获得但对建模十分重要的参数,如砂体宽厚比、水平方向变差函数等。文中用3个实例较详细的介绍了建立原型模型的3种主要方法,分别是利用露头、成熟油田和沉积模拟实验建立原型模型,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