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1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气象局将酸雨观测正式列为气象台站观测项目。90年代初,中国气象局在全国范围内布设酸雨观测站网,目前台站数量已经达89个(含大气本底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长期监测站网。在各级业务、管理以及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酸雨观测业务逐步走向规范化,所积累的长期酸雨监测资料,已经应用于我国的环境监测、治理的科学决策和相关科学研究。经中国气象局批准。2006年1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酸雨规范和业务软件,本文根据新规范要求提出了在酸雨月数据预审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详细地阐述了酸雨月数据备注栏的备注情况。  相似文献   
32.
2011年7月。驻马店市环保局所属的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相继发生雷击。雷电流将德国产无线自动发报系统通讯网卡短路击穿,致使发报系统瘫痪,不能正常对淮河流经河南进入安徽末端的水质进行全时段监控。  相似文献   
33.
过去称重法观测土壤水分的方法,因其操作繁琐、无法快速取得测量数据而影响到高时空密度的测量。现在土壤水分自动测量设备将在各台站安装使用,这类新型土壤水分观测仪器能对土壤水分进行自动连接测量,即时获取土壤水分数据。  相似文献   
34.
利用温州市3个监测站点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记录的降水资料,分析温州市酸雨特征;结合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与酸雨强度有关的气象因子,表明降水酸雨强度(PH值)与降水量、风、雾等气象条件之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5.
36.
森林防火监测站选址及可视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  景海涛  王莉  周毅 《测绘科学》2015,40(1):77-80
火灾是森林的宿敌,危害巨大。建立监测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还是我国主流的预防对策。文章基于GIS对某林区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空间分析,通过分区查询统计理论提取其最高点,利用缓冲区技术去除不合理高程点,获取可视域范围较大的监测站点分布图;根据泰森多边形对监测站点监测区域进行可视域分析,获取其可视域分析指标值,同时剔除功能重复的站点,以得到其较为理想的分布。该方法只需单一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选取站点过程考虑综合因素,可操作性强,为森林防火监测站的部署和分析提供了一种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7.
冯来平  毛悦  宋小勇  孙碧娇 《测绘学报》2016,45(Z2):109-115
为提升区域地面监测站条件下北斗卫星定轨精度,面向日益丰富的北斗星载数据和即将实现的星间链路技术,提出了联合运用地面监测站数据、低轨卫星星载数据与星间链路数据的北斗卫星精密定轨方法。讨论了低轨卫星星载数据与星间链路数据增强对于导航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重点从低轨卫星数量、轨位分布及星间链路等方面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加入少量低轨卫星与区域监测站联合定轨即可显著提高导航卫星定轨精度约73%,钟差解算精度略有改进但不明显;同等数量且均匀分布的低轨星座,其轨位分布对联合定轨精度影响不大;加入星间链路数据可大幅提升导航卫星定轨精度,且改进效率高于低轨卫星。  相似文献   
38.
本文针对我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区域布站对全球星座的可见性,计算了导航卫星相对中国区域的不可见弧段长度,估算了不可见时段卫星轨道、钟差的外推精度损失及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探讨了几种解决区域布站跟踪弧度不足的途径,为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滇中地区地下水监测站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芸  李宝芬  杨秋萍 《水文》2017,37(5):79-83
滇中地区是云南省经济核心区,也是用水需求量最大的区域,通过分析区内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网的密度、功能和布局,结合区域地下水功能区划、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地下水超采情况和浅层地下水脆弱性,找出现有地下水监测站网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该区域地下水监测站网的调整规划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0.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已施工的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在收集分析地质、水文地质和地源热泵项目资料基础上,建立了地源热泵监测系统,即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站和20个地源热泵系统监测点。通过布设温度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装置,对地源热泵系统进行动态监测,采用GPRS无线传输系统实现监测数据的远程传输。对所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评估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认为土壤温度场变化与深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地温的变化与系统的换热功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