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IEEE-488接口总线,是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仪器连接的通用标准并行接口,它要求被连接的仪器具有IEEE-4888标准的接口。本文计论,如何把它与非IEEE-488标准的仪器接口相连接。首先,要研究非标准的仪器接口,找出它与IEEE-488标准的异同,必要时,应改焊此仪器的接口插头线端,使那些主要信号线功能与IEEE-488要求一种的线端处于与IEEE-488插口端对应的位置,而功能不相容者不用。然后,试运行IEEE-488接口卡上EPROM中已有程序。必要时,应把三线联络方式改为两线,一线或零线联络,并根据卡上I/O芯片功能自编连接予程序。这种所用IEEE-488接口卡的功能是一种扩充。本文具体介绍了用此方法如何将TCH-瞬态仪与APPLE11IEEE-488接口卡连接,构成一个较强功能内的高速瞬态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oceanic processes on the sensitivity of transient climate change is investigated using two sets of coupled experiments with and without tidal forcing, which are termed Exp_Tide and Exp_Control,respectively. After introducing tidal forcing, the transient climate response(TCR) decreases from 2.32 K to 1.90 K,and th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warming at high latitudes decreases by 29%. Large ocean heat uptake efficiency and heat storage can explain the low TCR in Exp_Tide. Approximately 21% more heat is stored in the ocean in Exp_Tide(1.10×10~(24) J) than in Exp_Control(0.91×10~(24) J). Most of the large ocean warming occurs in the upper 1 000 m between 60°S and 60°N, primarily in the Atlantic and Southern Oceans. This ocean warm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 The initial transport at mid-and high latitudes and the decline in the AMOC observed in Exp_Tide are both larger than those observed in Exp_Control. The spatial structures of AMOC are also different with and without tidal forcing in present experiments. The AMOC in Exp_Tide has a large northward extension.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MOC and TCR suggested by previous studies using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单一工程物探方法调查浅部地质结构的局限性,提出采用弹性波法勘察中研究浅部地质结构的SH波反射勘察和多道瞬态面波法勘察这2种有效手段进行联合勘探,提高其可靠性和精度,并给出了3个实例,指出了在数据采集和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晔  张国榉 《探矿工程》2006,33(9):46-48
以ANSYS为平台,按照真实工作状态对凿岩钎杆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并对不同活塞形状下分析结果数据进行了比较,为冲击凿岩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物探与化探》2005,29(2):178-178
由北京北方波华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艾达天地岩土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SRS24工程勘察地震仪,具有多道瞬态面波、浅层工程地震、地震映象、地脉动、桩基质检等多种勘探与检测功能;是一种轻便地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可在地矿、石油、化工、水电、交通、铁道、建筑、地震、煤田、冶金、核工业等领域的工程勘察与工程检测工作中发挥作用,包括地质构造及矿产资源调查、工程场地基础勘察、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工作组(WGI)报告的第七章关于地球能量收支、气候反馈和气候敏感度中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凝练,并简要总结该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结论。评估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有效辐射强迫(ERF)为2.72 [1.96~3.48] W/m2,其中,均匀混合温室气体的贡献为3.32 [3.03~3.61] W/m2,气溶胶的贡献为-1.1 [-1.7~-0.4] W/m2。净的气候反馈参数为-1.16 [-1.81~-0.51] W/(m2∙℃),云仍然是气候反馈整体不确定性的最大来源。平衡态气候敏感度(ECS)和瞬态气候响应(TCR)可用于评估全球平均地表气温对强迫的响应,是衡量全球气候响应的有效手段。ECS和TCR的最佳估计分别为3.0 [2.0~5.0]℃和1.8 [1.2~2.4]℃。  相似文献   
7.
波致瞬态液化渗流导致海床内细粒沉积物向海水中运移,这一过程对海底沉积物再悬浮的贡献率不容忽视,但是贡献率的准确估计和预测比较困难。本研究将黄河水下三角洲的观测数据(包括水深、有效波高、有效波周期、实验舱内悬沙浓度、实验舱外悬沙浓度)作为模型输入数据集,基于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建立了瞬态液化对再悬浮贡献率的深度学习预测模型。为了客观评价模型的性能,以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平方误差-标准偏差为评判标准,将该深度学习模型与其他预测模型(支持向量回归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对3.5d以内的瞬态泵送再悬浮贡献率预测误差最小,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平方误差-标准偏差分别为5.87%、1.6730、0.1574。因此,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减少机器学习方法在连续预测中产生的误差叠加问题。  相似文献   
8.
刘长平  郭正言 《安徽地质》2007,17(2):124-127
结合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实例,介绍瞬态瑞雷面波勘探技术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解决沿线高边坡、深路堑、桥梁、隧道进出口的岩土分层,给出基岩风化分带等工程地质问题,省时、省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多道瞬态瑞雷波法在探测煤矿采空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空区探测是工程建筑和煤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规物探方法在对落后的“房—柱”式开采技术造成的面积较小、埋深较浅的采空区进行探测时存在漏报或误报的情况。根据采空区的地球物理特征,探讨多道瞬态瑞雷波技术的探测机理,并通过勘探实例阐述了该方法在浅层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桩基瞬态动测响应的数学模型及基本特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桩在瞬态激振方式下的阻尼波动方程,本文分别给出端承柱与浮承桩的振动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并导出了两类桩瞬态动测响应的数学模型.通过与试验桩实测响应的对比,证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正确的.文中还分析和讨论了桩的瞬态动测响应的五个基本特性,为动力测桩的参数估计提供了较严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