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141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多道瞬态面波勘探频散曲线唯一性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多道瞬态面波勘探在频率-波数域提取频散曲线会出现多解性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并利用3种不同的激震方式在多处进行了对比试验,给出了不同激震方式在频率-波数域提取频散曲线唯一性的深度范围,认为频散曲线的唯一性是进行正确地质解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2.
冰水介质间的热传递过程广泛存在于海冰与冰川的生消演化中。对冰水间传热过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冰脊固结与冰川融化过程的内在机理。分别采用浸没试验与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数值模型对热传递过程进行研究,并通过量纲分析对测试结果进行深入讨论。试验过程中分别采用不同初始温度与初始厚度的试样,并测试冰温与冰厚的变化情况。试验数据显示,在瞬态热传导过程中冰内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且在试验初期呈非线性分布而在中后期呈准线性分布。试样的平均温度表现出试验初期的快速升高与中后期的缓慢提升两个阶段。当试样具有较低初始温度或较高的厚度时需要更长的时间达到环境温度。冰厚的变化也同样出现快速增长与缓慢提升的两个阶段。当试样初始冰温较低或初始厚度较大时,冰厚增长量显著提高。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冰温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由Fourier所表示的导热与内能之间的比值而非初始条件。冰厚的最终增长率则由表示相变的Stefan数与表示热对流的Biot数两者之间差值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3.
A novel theoretical approach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propa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ransient nonlinear waves on a current. The problem was solved by applying an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nd the derived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was employed to study the transformation of wave profile and the evolution of wave spectrum arising from the nonlinear interactions of wave components in a wave train which may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very large wav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agation of wave trains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a current. A relatively small current may substantially affect wave train components and the wave train shape. This is observed for both opposing and following curren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onlinear model has a substantial effect on the shape of a wave spectrum. A train of originally linear and very narrow-banded waves changes its one-peak spectrum to a multi-peak one in a fairly short distance from an initial position. The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wave trains predicted by applying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model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wavelength and become significant in shallow water even for waves with low steepness.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a wave flume to verify theoretical results. The free-surface elevations recorded by a system of wave gaug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provided by the nonlinear model. Additional verification was achieved by applying a Fourier analysis and comparing wave amplitude spectra obtained from theoretical results with experimental data. A reasonable agreement between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data is observed for both amplitudes and phases. The model predicts fairly well multi-peak spectra, including wave spectra with significant nonlinear wave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194.
北京市水电物探研究所研制开发生产的SWS工程勘探与工程检测系统是一种高性能、多功能的岩土工程勘察检测新设备。其中多道瞬态面波勘察、高密度地震映象和水域走航式高密度地震反射波勘察新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SWS系统处理结果直接以彩色图显示地层层序和物性,是勘察施工快捷化、勘察成果定量化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5.
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技术是近几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多道瞬态瑞雷波勘探原理及技术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的地质效果,说明了多道瞬态瑞雷波法应有用于岩土工程勘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6.
本文将对多次透射边界在瞬态波动模拟中的精度分析推广到介质中存在多个物理波速的情形,阐明了它模拟成层介质中瞬态波动的适用性,指出多次透射边界的误差随着透射阶数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二阶透射边界已具有足够高的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197.
瞬态瑞雷波勘探在工程地质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98.
J.  L.  Rubinstein  J.  E.  Vidale  J.  Gomberg  P.  Bodin  K.  C.  Creager  S.  D.  Malone  王小琼 《世界地震译丛》2007,(5):30-35
在火山附近观测到非脉冲的地震辐射或“颤动”已有很长时间了(McNutt,2005),最近在消减带附近也观测到了类似现象(Obara,2002)。尽管非火山颤动观测资料的数量一直持续增加,然而人们对其发生机理依然知之甚少。有人将非火山颤动归结为流体的运动(Obara,2002;Kaoet al,2005;McCauslandet al,2005;Katsumataand Kamaya,2003;Seno and Yamasaki,2003),然而大地测量学观测发现非火山颤动与有规则间隔的慢滑动事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Rogers and Dragert,2003;),这让另外一些人将非火山颤动发生的原因解释为板块边界的滑动(Rogers and Drager…  相似文献   
199.
近震波形尾波的早期部分通常以多次散射波占优势。地下介质的微小变化对初至的影响无法检测出,但多次散射波可放大这些变化,进而可在尾波中观察到这些变化。根据这一想法本文使用尾波干涉法来监测南极埃里伯斯火山的瞬态变化。埃里伯斯火山是地球上少数几个拥有长时间对流岩浆湖的火山之一。析出的巨大气泡的破裂造成斯通博利式的喷发,这些爆发活动提供了使得地震能量沿极为松散的火山介质传播的重复的震源。我们检查了1999年12月到2000年2月持续2个月喷发活动的信号,发现在整个喷发期间,地震图的开始部分高度地重复。第一个月里,尾波部分也是如此,但大约过了一半时间,地震尾波在几天的时间内变得不相关。这表明火山散射特性的快速变化,很可能反映了用直接或单次散射地震波理论无法识别的火山顶岩浆管道系统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0.
利用太阳光度计反演渤海湾西岸大气柱水汽总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CE-318型太阳光度计936nm水汽吸收通道的太阳辐射观测值和太阳光度计在该通道的透过率与水汽量关系,采用瞬态法反演了渤海湾西岸大气柱水汽总量。结果表明:利用太阳光度计936nm通道可以反演晴空大气柱水汽总量,其局限性是要在晴空下使用;渤海湾西岸大气柱水汽含量时间分布极不均匀;不同季节晴空日的水汽含量日变化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