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467篇
海洋学   21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3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碳排放与经济、产业系统相互影响机理的研究已成为气候变化领域关注的重点.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论述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相互作用的相关内容,并对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和总结.研究内容既涉及碳排放的经济学分析、三次产业发展的碳效应、交互关系、碳减排的经济损失等基础分析,又重点关注了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国际碳流动等应用领域.研究多采用经济计量学、数理统计、情景分析、模型模拟、投入产出和碳足迹等定量方法,与定性研究相得益彰.研究内容呈现多层次性,理论不断深化,方法趋于多类型综合化,视角逐步向微观层面转向.最后指出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完善研究的方法论体系;进行方法创新,增强区域性研究,探索适合中国的研究模式和框架;扩展研究尺度,填补研究空白和薄弱之处.  相似文献   
192.
大洋富钴结壳资源调查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富钴结壳是继多金属结核资源之后被发现的又一深海沉积固体矿产资源,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底均有分布。据估算,全球三大洋海山富钴结壳干结壳资源量为(1081.1661~2162.3322)×108t。世界各国对富钴结壳的调查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截至目前,已有日本、中国、俄罗斯和巴西等4个国家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了富钴结壳勘探合同,而韩国的矿区申请也于2016年获得核准。富钴结壳按形态可分为板状结壳,砾状结壳和钴结核3种类型。富钴结壳内部结构构造在宏观上通常表现为三层构造,即底部亮煤层、中部疏松层和顶部较致密层;在微观下主要表现为柱状构造、叠层构造、斑块状构造、纹层状构造等多种类型。富钴结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自生的铁锰矿物,包括水羟锰矿、钡镁锰矿、羟铁矿、四方纤铁矿、六方纤铁矿、针铁矿等。富钴结壳富含Mn、Fe、Co、Ni、Cu、Pb、Zn等金属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和铂族元素,其中Co含量尤为显著。三大洋中,以太平洋富钴结壳的Co平均含量最高。富钴结壳的生长过程极其缓慢,平均仅几毫米每百万年。研究表明,西太平洋富钴结壳最早于始新世-早中新世开始生长。目前通常认为富钴结壳为水成成因,即Co、Fe、Mn等金属元素来源于海水。此外,有研究表明微生物在富钴结壳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富钴结壳的分布及特征受地形、水深、基岩类型、海水水文化学特征、经纬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主要分布于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上、最低含氧带以下、水深800~2500 m的海山、岛屿斜坡和海底高地上,西、中太平洋海山区被认为是全球富钴结壳的最主要产出区。  相似文献   
193.
矮堰基础附近冲刷坑的深度是矮堰设计的重要参数,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系统回顾了国内外80余年关于矮堰基础冲刷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矮堰基础冲刷的分类和机理,从物理模型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评述了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目前矮堰基础冲刷较为成熟的成果多集中于二维矮堰非淹没式清水冲刷方面,以物理模型试验方法为主,对于三维矮堰结构的动床冲刷、非冲积原状土床沙成分组成的影响、行进沙波与冲刷过程的耦合关系、浑水冲刷过程数值模拟技术等问题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94.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及地理学研究范式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李双成  刘金龙  张才玉  赵志强 《地理学报》2011,66(12):1618-1630
生态系统服务是目前国际上相关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进展、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生态学范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理学在此领域的研究范式和优先主题.研究认为,从地理学视角研究生态系统服务,应当以空间异质性和区域差异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服务-人类社会福祉这一主线,始终将"自然系统提供生态服务与社会经济系统内化消费"之间的耦合联系作为研究核心,综合集成分析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本内化的响应.通过建构生态系统服务的地理学研究范式,不仅可以拓展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有助于提升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的集成分析水平,进而推动地理学综合研究进程.同时,也为地理学的核心命题--人地关系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195.
在我国,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之前,开展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已经纳入规范的工作程序,与之相应,规划实施评价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该文首先对国外规划实施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再对国内开展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分类,并做出简要评述,以期为今后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6.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总结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动向进行了展望。在过去10余年中,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的历史气候变化研究在已有基础上,面向国际本领域研究的前缘科学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在代用资料的收集、整理与数据库建设,温度与降水变化重建以及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未来不但需要进一步利用历史文献、树轮等气候变化重建手段,加强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重建工作,加密气候变化代用资料的空间覆盖度,并结合历史气候模拟等手段,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动力学机制研究;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利用地理资源所在本领域已积累的研究优势,开展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7.
我国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近年来我国植物内生菌研究成果,综述了我国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与开发进展,主要包括内生菌的分类方法、多样性、分布、生物学作用,以及内生菌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等,并展望了我国内生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以便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植物内生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8.
199.
国内外旅游合作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业是一项开放度、关联度极高的新型产业,区域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关系。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旅游合作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收集、分析,研究表明,区域旅游合作关系形成的最重要的基础是地缘关系,或者是基于某种共同的目的,特别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旅游合作关系可以给旅游区带来很多潜在的利益,但这种关系的建立也有一定的难度。目前,国内外对区域旅游合作关系的研究主要涉及研究的进展和模式、合作的政策及实践3个方面,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主要为历史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200.
2010年1月29日"2010年中国科学院旅游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旅游研究进展与创新"。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的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